平凡的清穿生活柳依华TXT作者:未知
平凡的清穿生活柳依华TXT第85部分阅读
是好意,说的话却总能叫人恨死。说到底,不过就是性子别扭罢了。淑宁想到往日相处的情形,嘴角微微含笑。
端宁看到妹妹的神情,却有些若有所思:“你对他倒是挺清楚么,我认识了他这么多年,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呢。看起来似乎为人散漫,其实做事很可靠。他在礼部几个月,人人都说他不错。”
淑宁听他这么一说倒被提醒了,心想自己什么时候对桐英那么了解起来?不过她没有仔细深思这种不自然的感觉,只说:“我好歹自小就认得他了,再说,这两年相处的时间也多,自然不难看出来。”
端宁安静下来,不知在想什么,淑宁有些奇怪,便只是低头吃茶,然后瞥了几眼桌上地一叠公文。端宁每天都要带公事回来做么?难道就是为了让妹妹能多休息一会儿?
“妹妹。”端宁忽然开口道,“关于选秀的事,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淑宁有些诧异:“哥哥今天是怎么了?阿玛额娘在家时咱们不是都商量过了么?”
端宁摇头道:“当时虽说有了定论,但我觉得还是太不稳当了。宫里的贵人们会怎么想,我们根本不知道。若是他们一时兴起,或是听了别人的话,便随便给你指了婚,又该怎么办?”
他看着妹妹瞪大的双眼,叹气道:“选秀不光是选容貌,还要看各人的家世背景。就算你表现得再平庸,也不会成为无盐女或河东狮。别人只看大伯父的职位和外祖家地门第,便不会忽视你。近来外头有传言,说威远伯府地三小姐是个娴静端庄的大家闺秀,已有几户人家在打听你了。”
淑宁大惊:“怎么会这样?我明明很少在外人面前露脸啊?再说,不是还有二姐姐么?”
端宁苦笑道:“二妹妹眼下差不多已算是有主的了,别人自然会关注咱们家地其他女儿。你虽然少与外人来往,但也认得几户人家,名声还是会传出去的。再说,伯父伯母、叔叔婶婶们,也会放些风声。你是府里的姑娘,日后嫁得体面,他们脸光。何况还有外祖父家。”
淑宁咬咬唇,心中暗恨。平时自己一家有什么困难,也没见这些近亲伸个援手,一到选秀,看着似乎有利可图了,就一个个忙不迭地来指手划脚了。她实在受不了这种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状况,就好象是心头的一根刺,让人难受至极。
端宁看到妹妹快要把嘴唇咬破了,忙道:“别咬了,我心里也难受得很。这两天我总想着,与其受制于人,倒不如先作好打算,无论选秀结果如何,咱们也不必担心。”
淑宁忙问:“哥哥有什么好办法?快说来听听。”
端宁道:“要是前两轮里落了选,咱们自然不必操心,但若未能落选,就要面临宫里的大挑了。这种大挑。分四拨。头两拨地皇上选妃与皇子选福晋,咱们先前都想过了,多半不会轮到妹妹头上,不必太过担心,只是这第三拨和第四拨,分别是亲王郡王和宗室子弟,这一关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人数众多,又身份尊贵。咱们实在猜不准他们的心思。甚至……若是被亲王郡王挑中。当的是正室还是……还是侧室,都没法说准……”他仿佛觉得这是难以忍受的情况,说出来时有些艰难。
淑宁这些天读了不少宫规礼札与各家王公的介绍,倒也明白他的意思。亲王侧福晋中,也有轻车都尉的女儿,这个爵位,实在不算太高。皇子们普遍封爵尚低。所以不必担心,但在这个时代,年纪较大地王爷们,仍会给自家添一两位年轻地侧室。她以往只担心数字军团,想法实在是太狭隘了。
“哥哥到底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她轻轻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端宁深吸一口气,道:“妹妹。你觉得桐英怎么样?如果说……如果说将来你被指婚给他。你……你是否愿意?”
淑宁心中顿时掀起惊涛赅浪,面上虽不露,但心跳却猛然加快了。耳边渐渐发起热来。
嫁给桐英?嫁给那个笑嘻嘻地、总是说些让人生气地话的少年?嫁给那个实际上内心很柔软的男孩子?!
她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却不知为何,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雨中的那张灿烂的笑脸。
打住打住!你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哥哥不过是提个意见,你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做什么?!
她努力按捺住心情,有些艰难地开口道:“哥哥为什么会这么说?桐英哥……不是一直与我情同兄妹地么?”
端宁仔细端详着妹妹的神色,心下微叹,道:“他身份够高,又有圣眷,相貌才学人品都是好的,而且又和我们自小相识,彼此知根知底。最重要的,是他立志只娶一位妻子,不愿纳妾,要一生一世一双人,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哥哥在宗学三年,认得的宗室王公子弟众多,其中好的已是少了,就算才学出众,性情直爽,也不是会一心一意待妻子的人,象桐英这样的,实在算是凤毛麟角。若是别人,我还不放心,但若是他……倒也算配得上妹妹。”
淑宁还是头一次知道桐英不愿纳妾地事,心不禁跳得更快了,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道:“哥哥地想法,固然有道理,只是不知桐英哥怎么想?”
“这……”端宁有些犹豫,“我还不曾问过他。”
淑宁闻言苦笑道:“原来只是哥哥一厢情愿。其实从小到大,我与桐英哥都只是象兄妹一样相处,并没有男女之情。只是,他既然只想一夫一妻,必然希望那是他心爱的女子。若哥哥真的向他提出请求,或许他会看在素日地情份上,答应去求指婚。若我真的嫁给他,他也会待我很好。但如果将来他遇上真心相爱的女子,却又该如何是好?以他的为人,必然不会坏了自己的原则,可那样不是就太苦了么?”
端宁张了张口,良久无言,好一会儿后才黯然道:“是我想得不周全,光是考虑妹妹的终身幸福,却忽略了桐英的想法。我真是愧为人友。”
淑宁忙道:“哥哥也是为了我着想,桐英哥性子豁达,绝不会怪罪的。何况你又不是要害他。”端宁笑笑,面上仍有些愧色。
淑宁看到他眼中的血丝,以及面上的倦色,不禁有些心疼。她瞄了一眼桌上的公文,搀住哥哥的手臂,微笑道:“好哥哥,为了妹妹的事,叫你这般费尽心神,都是我的罪过。我有那么好的父亲、母亲、哥哥、弟弟,一定会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离选秀还有好几个月呢,咱们一定能想到办法的。你别太担心了,也别为了我,耽误了公事。”
她为什么要埋怨那么多呢?有那么好的家人给她当后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努力克服的。
端宁摸摸她的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中却暗暗下了决定。
~~~
~~~我是转换场景的分割线~~~~~~~~~~~~
淑宁与端宁谈起选秀地事,不小心忘了时间。等砚香在门外提醒时,她才发现与崔嬷嬷约好的时间已过了近半刻钟,忙匆匆告别兄长,踩着花盆底急步走回槐院,途中几次想要脱掉鞋子跑步,终究因为一路上都有人来往而作罢。
回到槐院,崔嬷嬷坐在院中,冷冷地望着她。淑宁忙走过去向她请罪。崔嬷嬷却只是淡淡地道:“今儿姑娘是初犯。倒也罢了。只是往后别再忘了才好。今天迟了半刻。就多练两刻钟吧。”淑宁差点咬碎一口银牙,却只能作出受教的样子,行礼应了声是。
迟了7、8分钟就要多练半小时,这惩罚够厉害的。其实这位嬷嬷并没有那么好说话,虽然端宁哄得她松口,给了淑宁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一但超过界限。她还是会半点情面都不讲。淑宁暗暗提醒自己,再不能犯同样的错了。
到了晚上,她躺在床上,忍不住回想起今天哥哥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乱成一团麻。
她时而想到,相对于自己两辈子的年龄,桐英只能算是个小屁孩。自己怎么可以嫁给他?!但转念又想。自己是穿越者,若按两辈子地年纪算,难道要嫁大叔么?!她忽而想起桐英在房山别院地几次恶作剧。还有那叫人恨得牙痒痒地笑;忽而又想起雨天里的那一把伞、那一件斗篷,还有那幅精心画就的广州风情……
她想了半天,忍不住捶起自己的脑袋:大冬天的,发什么春啊?不要再想了!若是纵容自己的心思发展下去,等选秀结果出来的时候,只会落个伤心而已,无论如何,不能再想了!
她不停地告诫自己,终于慢慢地冷静下来,直到四更天,她才浅浅地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她顶着一对黑眼圈出现在崔嬷嬷跟前,后者轻轻皱了皱眉:“姑娘昨晚没睡好么?莫非是火气太大了?回头叫丫头到我那里拿点药丸吧,顺道抄个方子回去。现在倒罢了,选秀时万不可再这样。”
淑宁心中一动,忽然有了个想法。
又过了几日,已是腊月中旬了,保定那边送了信回来,张保一切顺利,公事都上了手,再过些日子,氏将会先行回京。淑宁与端宁得知,都很高兴。
这天下午淑宁正在练习走路,因昨夜里下了雪,她便在廊下走。如今她踩着两寸地花盆底,已经走得很自然了,崔嬷嬷正打算再给她加半寸,目标是在新年时能穿上那两对三寸高的花盆底。
茶香忽然跑过来道:“姑娘,桐英小公爷来了,可四爷还没回来呢,请姑娘过去陪着说说话吧。”
淑宁停下脚步,望向崔嬷嬷,见她眉头轻皱,忙道:“这位小公爷,是哥哥的至交,平日里也是常见的。他有好些天没来了,既然哥哥不在,我该过去陪陪才是。正好时间差不多了,我顺便过去瞧瞧新院子里布置得怎么样了。”
崔嬷嬷道:“年轻女孩儿怎么好单独见男客?我让人跟着你去吧。”于是便吩咐身边那婆子随淑宁过去。淑宁无法,只好应了。
一进新院子门,她便看到一身灰白素服的桐英正站在新种的梅花边上。好些日子没见了,他似乎瘦了些,但精神却很好。听到脚步声,他回头一看,笑着喊了声:“淑妹妹……”他发现了淑宁身后的婆子,愣了愣。
淑宁回想起前几日的心思,微微有些不自然,面上掩过去了,笑着行礼道:“桐英哥真是稀客,听说你最近贵人事忙,今儿怎么有空光临寒舍?”
桐英摸摸头,笑道:“昨儿见过你哥哥,说是新院子建好了,叫我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忙弄几幅画挂挂。他还没回来么?”
淑宁道:“平日这个时辰他该回来了,今天可能是有事耽搁,想必也不用等很久,桐英哥屋里坐吧,外头冷。”说罢便要迎他进门,却被那婆子拦住道:“姑娘,怎么好跟男客单独进屋?”
淑宁皱皱眉,道:“你跟进来侍候就是了,难不成这天寒地冻地,要客人待在外头不成?”那婆子住了嘴,低眉顺眼地垂首应是。淑宁不理她,把桐英迎进了新书房。
桐英悄悄问了句:“那婆子是谁啊?怎么管得这样宽?”
淑宁撇撇嘴:“我外祖母派来地嬷嬷身边侍候地人。”便不再多说了。
“哦?”桐英用眼角瞥了那婆子一眼,轻轻冷哼一声,“原来如此。”
本文由书包网“蝶恋红尘”整理收藏
欢迎光临派派下载小说
请勿将本文用于商业传播!
一七四、梅思
书房里坐下后,淑宁叫砚香奉茶,而茶香则按往日做槐院陪崔嬷嬷,那婆子进了屋,便守在离门口不远处,砚香退下去时,瞟了她一眼,在门外站定,听候差遣。
淑宁问:“桐英哥最近可好?我听说你忙得很,看着连人都瘦了一圈,可要多保重身体。”桐英笑道:“没事,就是累了些,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如今已经许了我,等明年开春就调我到兵部去呢。不过现在要继续办礼部的差事,时不时地还要到兵部去帮点忙,因此十分忙碌。”
“咦?那你可是得偿所愿了。只是桐英哥为什么要调到兵部去呢?”
“在兵部容易立功啊,我总不能光吃老本吧?”桐英微微一笑,“如果我在皇上面前更有份量,想求什么事也容易心想事成啊。”
咦?淑宁忽然觉得桐英的目光中有些别样的含义,但一时又捉摸不定。
“而且礼部的活虽然体面,却琐碎得紧。”桐英很快诉起了苦,“你说这些王公大臣怎么就那么奇怪呢?秋天的时候,扎堆似地娶妻纳妾,到了冬天,却又扎堆似地办丧事。我这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在穿素服。”
淑宁认真看去,果然他这身衣服与平日见的白衣服不同,完全没有装饰花纹之类的东西,连荷包也只戴了一个蓝色的:“可是有哪位贵人了么?”
桐英有些诧异:“你不知道?宫里的贵妃娘娘没了,就是钮祜禄家那位。”不过他很快就醒悟过来:“是了。你最近都在家里学规矩,外头地事都不知道吧?”他瞥了一眼门口那婆子,悄声道:“是不是很辛苦?我听你哥哥说,你受了大罪了。”
淑宁微微笑道:“还好,刚开始有些难受,但现在已经习惯了,就是有些累。”
桐英摸摸头,吱唔了几声。从袖里掏出一个小匣子来。递给淑宁道:“这里头有个小瓶。装的是特制的药水,滴两三滴进一盆热水里,晚上泡泡脚,第二天会松快许多。还有这个……”他从另一只袖子里掏出一个蓝色绸包来:“这个也是我们家的秘方,里头的药丸,你每晚取一粒,用热水化开服下。可以减轻疲劳。”
淑宁有些吃惊:“这……这可太感谢你了,这药很珍贵么?”
“呃……”桐英笑笑,“没什么,你用完了再问我要。其实我早该送过来的,先前我光顾着忙自己的事了,竟然疏忽了你这边。”
淑宁心下感激,其实现在自己已经习惯了,除了累些。也没什么难受的地方。不过桐英地一番心意,她还是会收下地。她再次向桐英道谢,桐英只是摇手说不必。
淑宁想到彼此地交情。觉得也不必太客气了,便大大方方收下,然后请桐英参观新院子,顺便给点意见。
虽说她每日过来半个时辰,是端宁的借口,大多数布置新房的工作仍由长福二嫫夫妻负责,但她既顶了这个名头,也不好不出一点力,因此还会给些意见。除去正房不归她管,几个仆役住的屋子交给长福负责外,其他地方她都插了手,尤其是书房。这里的所有布局摆设都是她负责的,因此才会收拾得格外清雅,连用的茶具与文房四宝也与众不同。
除了书房,她最得意地便是院子里种的几丛梅花。那是特意请了极有经验的老师傅出马,分别从房山别院和伯爵府花园里移植过来的,多数是红梅,也有几株粉的白的黄的。她亲自选择了栽种地点,让那梅花看起来仿佛布满整个院子似的。加上昨天刚下了雪,有几株红梅开得格外鲜艳,映着白雪好不精神。
她早盘算好了,府里地几个院子,包括自家地槐院,大房的竹院,四房的菊院,以及现在庆宁住地桃院和顺宁住的杏院,都是以院中所种的植物命名。如今哥哥的新院子种了梅花,就该叫梅院了。
桐英似乎也很欣赏院里的梅花,笑着说:“看那红梅开得这么好,这院子干脆叫梅院算了。”淑宁怔了怔,也笑了,看来桐英也有一样的想法呢。
“哎呀!”桐英忽然叫出声来,吓了淑宁一跳,只听得他说:“怎么办?我手痒了。淑妹妹你不知道,我自入冬以来便一直练画梅花,天天都要画上几幅,是老师布置的功课。结果现在我一见梅花,就忍不住想画了。这里可有画具?我想画两笔。”
“自然是有的。”淑宁道,“哥哥虽然不爱画,可即将过门的嫂子却是学过的,因此我在这书房里添了全套画具颜料呢。”她找出一叠大幅的夹江纸,铺了一张在案上,又把几样画具一一摆开,见桐英正盯着屋前那丛梅花细瞧,便索性到屋后的水缸里舀了水,亲自帮桐英磨起墨来。
不一会儿,桐英有了腹案,走到案前执笔,因见那画笔是新的,便取了端宁平日用的旧笔,蘸了墨,看了看笔头,在纸上刷刷画了几笔。起初看不出是什么,后来渐渐显了山石的模样,可以认出那是梅花底下堆的几颗怪石,只是比实物更有气势些。然后他又从下到上画了曲折的粗枝,渐渐变细,最后用笔尖收了顶端,又再从底部开始画另一枝。
淑宁看着他画出了一丛梅枝,又另换了细笔画起了旁枝,看样子是幅水墨写意。她瞧了眼屋外那丛红梅,忽然觉得桐英或许需要红色颜料,便寻了朱砂和几个白瓷碟子来,斟酌了一下份量,调出半碟红色来。
桐英画完了梅枝,手上的笔在空中略晃了晃,似乎只是无意识的动作。淑宁看见,猜想他会不会是需要清水,便把那青瓷莲叶水丞往他右手边挪了挪。不一会儿。桐英果然将笔往水丞里沾了沾,瞧见旁边有白碟子,便在那碟子上头调了点淡些的墨色,画了几枝远些地枝干,然后端详片刻,才用另一枝笔沾了朱砂,点起梅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