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新洋洋洒洒一大篇话说完,王学伟怒了:“我说你一天不和我吵几句日子过不下去是不是?”
“呦,你们都过起日子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也没叫上哥们庆祝庆祝?”张付兵嬉皮笑脸的说。
“滚!”王学伟也发现自己失言,恼羞成怒的骂张付兵。
“哥们,为了女人你就这样对你的兄弟呀?你忘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了?”张付兵变本加厉,连这句经典都出来了。
我想到后世对这句话的演绎,回过头说:“张兵(我习惯性的省略掉他名字中间的字),我看你才是孤陋寡闻,那句话的解释是什么你知不知道?”
“是什么?”张付兵好奇的追问。
“兄弟如蜈蚣的手足,女人如过冬的衣服;谁要是穿我的衣服,我就砍谁的手足,谁要动我的手足,我就穿谁的衣服!”我一本正经的说。
噗!他们几个认真听我说话的家伙全喷了。
“喂,你们怎么这么不注意个人形象啊?太不卫生了吧?”幸好我反应快,躲了过去,没被他们喷一脸灵芝露。
“颜玮,我今天才发现,你才是咱们几个中最狠得一个,真是佩服你!”王学伟说。
“就是,我是服的五体投地!”何阳也凑趣的说。
雷新笑的直喘气,断断续续的说:“你是从,从哪儿学来的,这些话呀?”
“别说了,老师来了。”国娆说。
“同学们,今年期末考试大家的成绩不错,尤其是抽出来的尖子生,给咱们学校也争光了。有几个同学还考到了全区的前十名,这几位同学是刘颜玮、雷鹏、王国绕、王学伟、宋芳菲,他们给咱们学校争得了荣誉,大家鼓掌!”张老师激|情四射的说。
掌声过后,张老师继续喷口水:“当然,雷新,张付兵,何阳考的也很不错,都在前二十名之内,其他几位同学成绩也很不错,都是值得我们大家为你们骄傲的。这一次考试,咱们班师年级第一,被评为优秀班级,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希望在来年的学习中,同学们能继续发扬,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我认为……”
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狂喷口水,我们在下面小声议论:“张老师不是喝多了吧?”
“……最后,我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张老师终于发完疯,进入正题:“好,下面,给大家发通知书,还有寒假作业,之后,大家就可以解散。曹德芳,杜春燕……”
天,通知书竟然是按照学号的顺序发放的,那就是说,我们要等到三十多号,无语的相互看一眼,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雷新,刘颜玮、王国绕、宋芳菲……”终于轮到我们四个。我们依次上台,把通知书拿到手里,然后回座位等老师宣布解散。
可能张老师的开场白说的太多,导致结束语没词了,仅仅寥寥数语,就把我们解放了,同学们蜂拥而出,只有我们八个人安静的坐在原位,准备召开小组会议。
“好了,现在该咱们来统计一下内部名次,找出那个要受惩罚的人了。”雷鹏说,“大家都把自己的总分报出来吧。”
他们几个你看我,我看你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还是我打破沉默,说:“那就从我先开始吧,我的总分是694分。”
“嘶!”一阵抽气声响起,看来是有人受打击了。
77、寒假
“我的总分是689。”雷鹏轻轻说。
“我685分。”国娆。
“我是682分”芳菲。
“680分。”王学伟。
“我只有674分。”雷新的声音有点不自信。
“我只有672分。”张付兵的声音。
“哈哈哈哈。我是673分,比张付兵多一分,我不是倒数第一,太好了!”何阳兴奋的尖叫。
“那好,这一次,最后一名是张付兵,那么,他就要受到惩罚,明年开学之后,咱们所有需要跑腿的事,都由他一个人承包,另外,为了帮助他进步,寒假,他的作业比别人多一份。”雷鹏淡淡的宣布。
“你们打死我算了!”张付兵哀嚎。
“打死你谁替我们跑腿呢?”雷新笑着说。
“就是,好不容易有个免费劳动力,我们怎么会轻易放过呢?”王学伟落井下石。
“谢天谢地,一分,哈哈,我爱死这一分了!”何阳还在抽风。
随后,雷鹏把他前两天制定的学习计划。分发给他们个人,我当然是不用他来监督的,又聊了几句,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散会。
“小妹,通知书领到手了吧?拿来让我看看!”刚到家,已经放假的四哥就大声说。
我把通知书给他,他看过之后,一惊一乍的叫:“呦,小妹考试成绩真好,数学、英语生物都是满分,太厉害啦!”
“快拿过来让我看看!”三哥闻声而至,从四哥手中抢走通知书。
“咱们家总算出了一个会念书的!小妹,以后一定要考大学,给咱们家争口气。”三哥兴奋的说。
我无语的翻个白眼,说:“你们太夸张了吧?我才上初一哎,想那么远干嘛?”
“咋了?刚才你们那么大声嚷嚷啥呢?”老妈在前面没听清我们说话的内容,赶过来问。
“没啥,刚你儿子抽风了。”我抢先回答。
“你才抽风呢!妈,你女儿学习可真好,你要好好奖励奖励她。”三哥顺着我的话说。
老妈笑的合不拢嘴,说:“真的?小妹出息了,等着,中午给你做好吃的。”
“切,一顿饭就想把我打发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不屑的说。
“呦,那你还想要啥嘛?”老妈惊奇的问。
“嘿嘿,这不是过年嘛,多给我点压岁钱就行了。”我恬着脸说。“不只老妈你要给,我三哥四哥都工作那么长时间了,也要表示表示吧?”
三哥笑着拍我一下,骂:“小财迷!少不了你的!”
“你们别在后面说话了,过来个人,前面忙着呢!”老爹不耐烦的喊。
老妈忙说:“小三,小四,你们俩到前面帮忙去,我收拾收拾,准备做饭。”
老妈一声令下,我们三个立即行动,我和三哥四哥一起到前面帮忙,顷刻间就只剩下老妈一个人还站在院子里。
小孩子都爱过年,因为过年代表着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有压岁钱花,还可以不用上学,就算做错事,也不会受到惩罚,简直就像天堂。我们这里有一种说法,叫过年就是过的孩子。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似乎年龄增长之后,要的越来越多,快乐就越来越少,再也没有单纯的期盼一个节日的快乐。
想不明白,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互相谦让,为什么年龄越长,就越做不到了呢?就比如说前几天村上还发生了一起兄弟阖墙事件,起因不过是分家的时候,老2家比老大家多分得一棵老树,老大家就闹得天翻地覆。那棵树在老2家的院子里,老大家的意思,非要平均分配,为了争得这棵树的所有权,老大媳妇和老2媳妇两个人从村东头吵到村西头,搞得好多人像看戏一样追着看,最后闹得没办法,把好好的一棵杨树给砍了,木材两家平分,才算解决了纠纷。想想真是好笑,那棵树卖掉,充其量不过值个两三百块钱,就为这么点蝇头小利,两兄弟基本上算是闹翻了,现在见面连招呼都不打,真不知道值不值。
呃,好吧,我提到这一家人,是因为刚刚好这家的老大媳妇来我们店里买东西。
“小四。看见没有,这就是老陈家那个败家娘们,我跟你说,你要是以后取个媳妇跟她一样,我非把你腿打断不可。一家人都让她丢完了。”三哥指着宋大嫂的背影恶狠狠的对四哥说。
“去!指不定谁是妻管严呢,咱们现在啥也别说,等以后看实际行动。”四哥撇着嘴说。
“你别跟我犟嘴,你三嫂咋说也是城里人,受教育水平高,绝不会像村里那些老妇女那样斤斤计较。你现在也没有对象,说不定咱妈过完年就找人在咱这十里八村的给你踅摸一个母夜叉,我看你到时候咋办。”三哥嘲笑四哥。
“小三,你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凭啥说城里姑娘都是知书达理,乡下姑娘都是母夜叉?你今儿要是不把话说明白,我可不依。”在三哥大放厥词之时就站在他背后的二嫂挤兑三哥。
“二嫂,我不是说你!我说的是小四,你别误会……”三哥手忙脚乱的解释。
看三哥被二嫂逼问的满脸通红,我和四哥以及老爹都笑的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二嫂,我错了,你就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以后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三哥求饶道。
“呵呵。这次就放你一马,在让我听到你瞧不起我们乡下姑娘,我可决不饶你。”二嫂一挥手,算是揭过这一章,“爹,这是我跟红生今年养的猪,今儿才杀掉,我们留一点,这些给你跟我妈送过来,今年也不用割肉了。”
我们这才看见,二嫂来的时候提了一个大筐。里面放了足有五六十斤猪肉。
“猪杀了就卖吧,送过来干啥?我们还能买不来点肉?”老爹真是不善言辞,好好地话被他一说,好像在怪罪二嫂看不起他一样,幸好二嫂对老爹的为人也知之甚深,当下不以为意的说:“爹你说这叫啥话,我们明明有,还能叫你跟我妈去买不成?让别人知道了,还不得戳我跟红生的脊梁骨呀!给你拿过来你就接着,红生一个人在店里也忙不过来,我先走了啊!”
“啧啧,瞧瞧咱二嫂多回事。三哥,你敢保证你媳妇以后能比咱二嫂强?”二嫂走远之后,四哥揶揄的问三哥。
“她要是敢对咱爹咱妈不好,你看我不修理她。”三哥很有气势的说。
四哥冲我挤眉弄眼的说:“小妹,去,把你的录音机拿来,把咱三哥刚说的话录下来,留着以后做个证据啥的,要是他以后不认账了,咱还能拿着笑话笑话他。”
“刘长生你不要蹬鼻子上脸!几年不修理你,你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三哥恼羞成怒,追着要修理四哥,四哥就在满屋子商品中间来回躲,两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竟然玩起了老鹰找小鸡,真是无聊的可以。
“你们俩消停一会儿吧!”老爹看不下去了,开口呵斥他们,俩人这才乖乖的坐下来忙,还是不是你冲我挥一下拳头,我冲你做个鬼脸,像孩子似的。
“咦,爹,啥时候这儿多个牌子?”我指着一块上书“过年不赊账”几个大字的牌子,惊讶的问,前几天还没见有呢。
“昨天刚弄的。”老爹回答。
“过年不赊账?爹,现在还有人赊账买东西呀?”三哥也奇怪的问。
“咋没有?好些人买东西都是先赊账,等有钱在还。”老爹说。
“没钱买啥东西呀?爹你不会不给他们呀?”四哥说。
“都是熟人。那好说那么死?反正也只是晚两天,也没人欠账不还的。”老爹以老好人的心态说。
三哥和四哥在市内生活了几年,思想自然和一直呆在农村的老爹不一样,很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这是农村的普遍状况,他们对视几眼,终究没有在说什么反对的话,正好店里来了一拨客人,我们开始忙起来,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转眼间,又是一年大年三十,我们按照惯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大年初一早上,老妈和三哥四哥果然如他们所说,每个人都给我发了一个红包,连赶过拜年的二哥和二嫂都临时找张红纸,包了个红包给我,二嫂由于是第一年到我们家的新人,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老妈同样给她一个大红包。
其实大年初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打屁混日子,没有其他的活动,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三叔一家人过年也没有回来,现在想看到他们,还真是件困难事,只有我们一家人和伯父一家,中午在伯父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休闲的时间好打发,二哥三哥四哥加二嫂,刚好凑一桌麻将,他们玩的不亦说乎,我也搬一个小板凳在旁边观战,我们在东屋打麻将,老爹老妈在西屋看电视,大家互不干扰,其乐融融。
到了大年初二,各家各户开始忙着走亲戚,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是到舅舅家的,今年要先等二嫂回过娘家之后,才能去,所以,初二我们就又在家玩了一天,呵呵,三哥和四哥打麻将打上瘾了,没有其他人,我和老爹也被他们拉上桌,老爹对各种规则并不是很熟悉,闹了不少笑话。
初三,我们一行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到大舅家,把大舅和大舅妈忙的手忙脚乱,大姨家的表哥们不约而同的也在同一天过来,加上他们的九个人(四哥表哥,四个表嫂,一个表姐),这下真是闹翻天了,我家的哥哥们,遇到大姨家的表哥们,那是从来不认输的,不管是各方各面,都要比较一番,尤其是酒量。于是,我的哥哥们忘记了今年人家可是比我们多了五个人的残酷事实,非要和别人比拼酒量,结果一顿饭没吃完,除了二嫂,其余的人全军覆没,全部躺倒在床上,老妈无奈的对表哥们说:“看看你们干的好事,这叫我们咋回家呀!”
大表哥笑嘻嘻的说:“姨,看你说的,兄弟们一年不见,不是亲热嘛,多喝几杯算啥。喝醉了,就在我老舅这儿住一天,怕啥嘛!”
初四,老爹带着我和二哥二嫂,会同伯父和大堂哥,我们一起到姑奶家走亲戚。姑奶家有四个表叔,姑爷姓宋,所以四个表叔就分别是宋大叔到宋四叔,我们家和这几位表叔家关系很好,前两年,宋四叔还在我家住了三年,在我们学校读高中。宋三叔是个哑巴,现在四十好几了,仍没有娶妻,我们都叫他哑巴叔,可能有缺陷的人才更令人心疼吧,老爹和伯父对哑巴叔都要比其他几位表叔要好的多。大叔二叔四叔都已经分家出去单过,只有哑巴叔跟着姑爷和姑奶。
说实话,姑奶家使我们兄妹几个最喜欢的亲戚,因为表叔们都很随和而且很细心,每次来,我们都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午做饭时,还会顾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口味,我们最喜欢吃的菜他们都知道,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我们是他们自己家的小孩一样。
中午一顿饭,我们吃到…多钟,要走的时候,我们几个都不愿意,因为,我们正在看《射雕英雄传》,我们不想走,表叔们又在一直留,伯父和老爹没办法,只好随我们一直把三集看完,时间已经到五点钟了。
今年我们偷了个懒,没有自己骑车来,而是坐的公交车,大过年的,公交下班也早,估计最后一班车也早回家了,宋大叔正好年前才买了一辆电动三轮,拉着我们一车人,坐的满满当当的,把我们送回家,到家门口时,天都黑了,但是宋大叔不顾老爹和伯父的盛情挽留,执意又开着车,一溜烟跑了。
初五,老妈带着我给她的干女儿,我的干姐姐家回礼,初二的时候,干姐就已经来看过老妈;二哥带着二嫂去大姑家,三哥和四哥被安排着去极品外婆的弟弟我们的舅爷家,顺便说一句,舅爷家就在我们老院子的隔壁,我一直怀疑,老妈和老爹肯定是从小就认识,你想啊,每次外婆回娘家,不就是到我们家隔壁了吗?不过,我的这一怀疑,老妈从来没有做出正面回应,所以,一直只是怀疑。
这些离家很近的亲戚,一般都是到家里坐一会儿,就回家了,中午不会留在人家家里的。和老妈从干姐家出来,遇到一个邻居对老妈说,我们家里来亲戚了,我和老妈都在猜测,不知道是舅舅家来人了还是大姨家来人,没想到回到家一看,竟然是以昨天晚上把我们送回来的宋大叔一行人,正在和伯父老爹说话。
“你看,昨天让你住一夜吧,你非要走,今天又来了,你也不嫌累的慌。”伯父打趣说。
“嘿嘿,本来想着明天才来的,后来我们兄弟几个一商量,今儿反正也没啥事,就一块儿过来了。早知道今儿还得跑一趟,我昨天才不回去呢,住一夜等今儿他们来了,一块儿回去多好。”宋大叔笑着说。
“哈哈,谁让你不听劝呢,该你多跑一趟。”伯父大笑着说,“走吧,中午还是老样子,到我那儿吃饭吧。”
“大哥,今年就在二哥这儿吃吧,年年上你呢,二哥该有意见了。”宋二叔打岔道。
“就是,哥,等一会儿,你把嫂子他们也都喊过来,今儿中午就在这儿吃饭,谁也不准走。”老妈接口说。
“那好吧,我回家喊他们去。”伯父拗不过我们的坚持,同意了。
“伯父,你坐着吧,我回去喊。”看伯父要起身走人,我忙说。
“好,颜玮真有眼色,那你快点去吧。”伯父高兴的说。老爹老妈也觉得倍儿有面子,赞许的看着我。汗,家长们就是这么容易满足,孩子为他们做一点小事,都能让他们感动好久。
大年初五,又称破五,据说过了这一天,做生意的就可以开门营业了,要干活的也可以出门找事做了,关系比较近的亲戚也都要在初六之前走完,走不完的,就要等到元宵节才能再去,不然,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所以,初六开始,我们家就开张迎客了,也代表着,热热闹闹的新年也接近尾声。
我们的破学校,每年大年初七就开学了。其实我们这里有些现象也是蛮奇怪的,比如说,市里的学校都是过了十五才开学,当乡下的学校大多都是在初七;市里的学校是安排早读晚读,乡下的学校则是早晚自习,我们比起市内的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只多不少,但是,总体的成绩总是没有市内的学生高,这也许就是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造成的吧。
当然了,不管我们是如何不愿意回到学校,也只能顺从学校的安排,好多同学都是拖着不情愿的步子迈进学校,开始新一学期的学习。
78、女生宿舍的盗窃事件
新学期开学,同学们半个月没见。都很亲热的在一起聊天,女同学大都在诉说彼此的思念之情,男同学则在讲述各自过年期间的趣事,也有个别势力一点的同学,攀比起彼此的压岁钱,或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比如刘晶晶和李保华。
“李保华,你过年一共得到了多少压岁钱呀?我可是有一百多块呢!”刘晶晶骄傲的说。
“我?没你多,只有八九十,不过,我舅妈从北京给我带回来一套衣服,听说要一两百才能买到呢,而且,在咱们这儿,根本就没的卖的。”李保华不甘示弱的说。
“是吗?怎么没见你穿呢?”刘晶晶怀疑的问。
“哼,我在宿舍放着呢,等晚上放学,我穿给你看,让你见识一下。”李保华说。
“切,真幼稚!”王学伟小声说,“整天就会比吃比穿。除了这些,还会干嘛!”
“哎,王学伟,你怎么好像对后面的两位有意见?”我好奇的问,平时王学伟也不是个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呀,这是怎么了?
“你不知道,就那两个,一个整天就会装出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在男孩子面前撒娇什么的,另一个就见不得有人比她好,对谁都是用鼻孔看人,不就是长得好看点吗,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朵花呀,你们几个那个不比她漂亮,也没有像她那样目中无人,讨人嫌!”王学伟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串抱怨。
“就是,我也看那两个不顺眼。”张付兵也凑过来说。
“呵呵,我还以为你们男孩子都会喜欢像李保华那种女生呢。”我笑着说。
“谁说的,我就不喜欢!”王学伟立即反驳。
两天后,我和芳菲刚进教室,就感觉气氛有点不正常,那几个人都盯着我们俩看。现在,几乎每天都是我和芳菲最后进教室,我们一般都是踩着铃声踏入教室,所以,王学伟
平淡的重生生活第19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