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第22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房里是下午收拾得喜气洋洋,青桃觉得身上踢的地方疼得不行,可是今天晚上自己一定要在要张罗。等朱明出去了,跟着青桃的一个小丫头才赶快走进来扶起青桃来,也是吓得不行:“从没有见过二爷打过人。”

青桃只哭了两声,就忍泪道:“算了,我们做奴才的,只是白填在里面受罪罢了。”对着镜子照一下妆容不改,还要去张罗才行。

想想自己为了方氏也算是尽心,看二爷这样的声气,就是青杏进来了,如果没有孩子也是在这里不行,青桃只能幽幽叹一口气。

心里怒气升腾的朱明到了前面,当然是装得没事人一样,心里烦着呢,当着父母亲的面还要装高兴,好不容易把这场酒宴对付过去,没好气地回房里去了。

一件紫衣罗衫从身后盖在妙姐儿身上,朱宣洗过后出来就看到妙姐儿坐在廊下的风中,对着院子里出神。

“你想家了?”朱宣在妙姐儿身旁坐下来,伸出手来搂住妙姐儿的肩头,这一阵子莫名的夫妻之间象是烦躁,朱宣也会明白。

大家天天在一起,话说了又说,虽然事情多,可是天天这样,也是觉得没有张力,妙姐儿是心里猜测朱宣,朱宣又在心里猜测妙姐儿。

此时看到妙姐儿若有所思对着夜空里,朱宣觉得自己找到了原因:“妙姐儿想家了?”轻轻的嗯一声,妙姐儿还真的是有点儿想家,主要是受和公主生分的影响,再认真想一想,如果端慧生在现代,也是一样会有这样的困扰。

“可怜的孩子,”朱宣把妙姐儿搂到怀里拍一会儿,然后才道:“我前天会了武昌侯,”妙姐儿随意地问一句:“和他说的什么?”

朱宣的笑声在背后响起来:“你听了应该会感激表哥的吧?表哥对武昌侯说了妙姐儿的心事。”

我的心事?愣了一下的沈玉妙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心事是什么,她转过身来,在朱宣的黑眸里找了找,才失笑道:“武昌侯听了有没有觉得荒谬?”

“荒谬什么,为孩子着想不是应该的,你不用再担心了,武昌侯觉得我们提出来的也对,”朱宣笑一笑,抱着妙姐儿的手臂紧上一紧,看着她一声惊呼,然后两个人一起笑一下。

沈玉妙至此觉得心满意足,紧紧搂住朱宣:“表哥你真好。”在这样的制度下面,做父亲的肯为女儿这样的事情去同亲家说,也只有朱宣一个人了。

“再对表哥说一说你以前的事情?”朱宣抱起妙姐儿往房里走:“我记得你说过女孩子可以有事情做,也可以上学堂,妙姐儿,”朱宣认真的问出来一句:“以前有喜欢的人吗?”

沈玉妙乐颠颠地搂着朱宣:“没有,表哥,还没有来得及喜欢上别人呢,就落入你的魔掌了。”然后俏皮地加一句:“不喜欢你都不行。”

朱宣这才松一口气的样子,然后是妙姐儿认真的问了朱宣:“表哥,你这几天里象是不高兴?是不是没有出去,在家里呆不习惯?”

“或许吧,”朱宣想想这话也有点儿道理,然后反问回去:“是不是表哥天天在家里陪你,你不喜欢?”

审美疲劳?沈玉妙赖在朱宣怀里一个人乐不可去,两个人都觉得对方有些不对,都在猜测对方,夫妻一生,不就是一直在互相猜测对方的感觉和心思,做到相濡以沫的人有多少。

“没有,我喜欢。”沈玉妙决定不说,就这么下去,直到夫妻相濡以沫的那一天。看着朱宣眼睛里还有询问,妙姐儿突然觉得这几天闷闷不乐实在可笑。

一个人笑得贼兮兮的,一个人对着看只是纳闷:“说喜欢,也听不出来喜欢的样子。”今天晚上象是睡不着的样子,两个人索性在竹榻上依偎着说话,说来说去就是家里人。

“二弟早就对我说过,如果再没有孩子,要过继三房里的孩子,我肯定是不给他过继的。”朱宣对着妙姐儿窃窃私语。朱明早就有安排,只是朱辉这孩子也只一个。

“然后二弟前两天又说了,如果没有孩子,过继孙子也成。”朱宣继续低声私语:“我也不给他,倒是妙姐儿,世子年纪也快长成了,再过个几年房里就可以安排人。。。。。。”

沈玉妙只能是无奈了:“表哥,你。。。。。。儿子还是个孩子,亲事你挑来挑去,这都不说了,不让文昊房里有人,儿子房里有人,怎么见公主?”有不少时候,是不明白朱宣心里是怎么想的。

“是吗?”朱宣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对妙姐儿道:“别的儿子们如果亲家有说法,我可以接受,世子不行,世子房里一定要有人。”

妙姐儿只能提醒一下朱宣:“表哥,你以前的姨娘都不是事先安排的,”都是朱宣自己外面弄来的。

提起来这件事情,朱宣更加的振振有词:“可是你来以前也是有人吧。”觉得再绕下去,迟早自己先晕掉的妙姐儿只是笑着结束这个话题:“文昊房里没有,儿子们房里也不能有,再说世子的亲事,表哥你倒底要挑到什么时候?”

一想起来恨死人,妙姐儿用自己尖尖的指甲在朱宣胸膛上点出一个小小的白印子:“你再挑不好,我就自己订一个媳妇,我也等着抱孙子呢。”

儿子还没有长大,就想着抱孙子,天底下最着急的父母不知道朱宣和妙姐儿算不算一个。

正文第五百七十八章,温情(十三)

第五百七十八章,温情(十三)

天空中一抹微明出现,方氏就起来了,还是青桃进来帮方氏梳妆,两个人对着镜子里虽然不是太高兴,也不是不高兴。

“快点儿帮我梳头,二爷是这个点起来,让他等我就不好了。”今天是朱明进人的第二天,方氏一早就起来准备受新姨娘的礼。

不过方氏还是有情绪,看着青桃在首饰匣子里挑簪环,方氏忍不住说了一句:“一会儿二爷看到我,总是要有些喜色才是吧,想想他昨天让你说的话,”

青桃如实地把朱明的话学给方氏听:“二爷不高兴,说只到秀柳房里去。”听到方氏又在提这件事情,青桃怕朱明一会儿过来听到,在身后对着方氏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方氏把话咽下去,换了一句别的话出来:“青杏昨天冷清一夜,也是难为她。”

昨天到半夜时分,方氏都没有睡着,让人去打探,朱明进了秀柳房里而且已经熄灯。虽然没有指望朱明一个晚上两个姨娘房里都去,至少方氏想一想,也应该到青杏房里坐一坐再在秀柳房里歇,人都娶进门,有傻爷们会不去的吗?只是新人进门,总要去看一看吧。

不想朱明一回来直接进了秀柳的房间,然后没有过多久,房里的灯全都熄光光。有的人爱点着小灯睡觉,也有人觉得黑一点儿睡得香,朱明也是房里习惯点一盏小灯,可是昨天夜里想到方氏一定会让人在外面看,进了秀柳房里不久,大灯小灯全部熄光光。

反而害得方氏一会儿让人去看一下,一会儿又让人再探一下,心里七上八下的。朱明不在方氏,青桃房里时,方氏和青桃就一起做伴,方氏一夜没有睡好,青桃也是知道的。

“戴这个喜字儿簪子吧。”青桃挑了半天,挑出一对红宝石喜字金对簪,方氏看了就想笑:“我倒比她们还要喜庆呢。”

青桃端详过后,把喜字金对簪对方氏插在头上,这才道:“夫人做主给二爷进了人,这本来就是夫人的喜庆事儿才去。太夫人那里又说进姨娘不用去叩头,就夫人受这个头,当然是要郑重一下,不是为二爷上了这么多的心。”

方氏更有兴头起来,自己看着镜子里这个人,也是三十以上的人了,还是青春容颜,只是青春容颜在家里全然抵不上一个孩子。

直到梳妆后,丫头们送上来红枣茶,方氏接在手里喝两口这才奇怪了:“二爷怎么还起来,让个人去催一下吧,昨儿进新人,今天就起晚了,父亲知道又是一顿好听。”

话间刚落,方氏的脸色已经沉下来,因为看到打扮好的秀柳和青杏身后各跟着一个小丫头,一起往房里进来。

秀柳进来给方氏行过礼后,才道:“二爷一早就出门了,说是今天外面有事情。”再不会察颜观色的人,看看方氏的表情也就知道在等朱明。

“好,”方氏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压住心里突然升起的火气来,勉强让自己说话平静一些,看着另外两位姨娘进来,别别扭扭地一个人受了两位新姨娘的头。

早饭送上来的时候,方氏平时是让青桃陪着吃,想让青杏也坐下来,秀柳也要坐下来,索性方氏大大方方地道:“你们都回房去吧,我这里平时也不要人站规矩的,各自用早饭吧。以后二爷歇在哪一个屋里,哪一个早上就不用来了。”

这里才和青桃坐下来吃早饭,不时拿着丝帕在脸上擦拭汗珠,方氏只是道:“八月里,又没到中午,怎么天气还是这样热呢?”

青桃就没有怎么觉得热,想来方氏总是心情的原因,就笑着回话:“吃饭的时候是会热着一点儿,总要过了中秋节,夜里才渐渐暖和起来。”

这才无话的方氏继续吃饭,依然是过一会儿擦拭一下汗珠,吃过饭才对青桃道:“去让人看一看,二爷一早有什么事情?”

青桃只是站着不动,笑着劝解道:“这有什么可看的,或许临时又没有事情了,咱们在家里哪里管得到这些事情去,坐一会儿到不如再出去走走散散闷,池子里今天家下人清水草呢,去看看她们采菱角多好。”

房外有风吹进来,竹帘是高打起来并没有放下来,外头日头一点一点儿起来,方氏突然想起来:“去喊青杏来,出去转也带上她一起,”看着青桃有几分为难的神色,方氏掩口笑道:“有我呢,你不用担心,秀柳原先就是家里人,路都熟悉不用我带,以后我去了太夫人,大嫂房里,让人找我去,也让青杏熟悉一下路才好。”

青桃勉强笑一下还是说一句:“陈姨娘也一起带去吧。”秀柳娘家倒是姓陈。院子里秋风送爽,方氏对着这秋风只是摇头,对青桃道:“不用,只是带着去认认路罢了,再说太夫人说姨娘不必来叩头,咱们家的规矩还是大,再一起带出去,不是象是去要赏的。”方氏对于这个规矩还是觉得满意。

这才没得说的青桃喊了青杏出来,既然姨娘第二天不必各处去叩头,青桃亲自帮青杏挑了一件青绫裙子,水红色罗衫,也不好打扮得粉光脂滑得跟新媳妇一样,早上见方氏的郑重妆束,青桃又帮着修整一下,这才带着青杏一起走出来,跟着方氏出房门往院子外面散闷去。

觉得这里新奇的青杏在空气中嗅一下,道:“真香,这里桂花一定多。”空气里一阵甜甜的桂花香气,若有若无地不时萦绕在鼻间。

看着青杏贪花香的样子,方氏笑了一声,青桃指给青杏看:“多呢,以后别这么说话,咱们家就是花多,王妃最爱花。”

尚在稚嫩的青杏就不说话了,跟在后面只是贪看两边的景致,一会儿又要说话了:“今天是特意来我出来玩的吗?来了这些天,还没有好好玩过。”路边有一架不认识的花朵,青杏又拉着姐姐问:“这是什么花?”

说花也方氏的景致也勾上来,前面就是申氏的院子,方氏漫打着手里的绣美人芭蕉的团扇,道:“去看看三弟妹去,不知道她在作什么?”

在院子门口问过三爷也是早早出去,方氏心里才舒服一点儿,进来先不急着往申氏房里去,站在院子里看那一架紫藤花,对青桃青杏道:“就是只有叶子,也是好看的。”竹架子和紫色垂垂花朵,和竹子架和生机活泼的绿叶,看着都好看。

迎出廊下的申氏笑吟吟接了话:“二嫂喜欢,明天院子里别种葡萄才是,葡萄虽然好,种那么一架子能结多少。”

“我是想着你去年有学哥儿,要吃酸的青果子,为你才种的,”方氏用团扇掩口,笑着不忘打趣一句,这才微提起裙裾走上台阶,和申氏一同走到房里去,青桃青杏跟在身后进来。

丫头送茶上来,申氏才对丫头吩咐道:“取我备的礼来,新姨娘上门了不能空着手不给人。”丫头答应一声进房里去了。

方氏这才“呀”地一声,对申氏客套道:“太夫人不让去叩头,我只说在散闷,随便带她出来认路,不是来要东西的。”

再走出来的丫头手上是拿着两个首饰,都是打开盒子盖捧在手上,申氏让给青杏,含笑道:“一个是给陈姨娘的,帮忙带去,别笑话不好吧,看二嫂说的,我也是随便备着的,本来是准备过去看看的,不想就来了,倒省的我走路。”

方氏这才笑一下:“是吗?既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让青杏给申氏叩头道谢,方氏心里好笑,我们不来,申氏弟妹还打算移步过来赏我房里的姨娘吗?

一旁的小桌子上是一个针线筐,里面放着未做成的男人腰带,上面掐金挖银的纹路,却是朱明的。申氏拿过来给方氏看:“这样子好看不?亲戚们来说,是今年的新样式,我看着好,就学着做一条出来给三爷。”

方氏也觉得做的好看,对申氏道:“花样儿也好看,学哥儿不在你房里,你倒有不少空儿做自己的体已活。以后我们有了孩子,想来也是不用自己上心的。”

看着实在是喜爱,拿在手里细细地看一回:“我也给二爷也做一条去。”申氏就看看青杏:“这不是有人做,我现在也懒了,做半天活控半天头,就觉得不舒服,二嫂家里巴巴地送来这个人,总是有别的好处?”

好奇的申氏喊过“千里迢迢”送到京里的青杏问她:“必是针线好?”看着方氏只是摇头笑,申氏再问低下头不好意思的青杏:“那就是厨艺好?”一个丫头抬成的姨娘,肯定是说不到德言容功这几条上。

“都不是,你全都猜错了,”方氏抿着嘴儿笑,对申氏道:“自己家里的干净人儿,总比人牙子手里出来的强,那一年我上京,”就是和朱明成亲那一年,方氏跟着想起来朱明初成亲时,也还算是温存。

看着申氏还在等自己说话,收回思绪的方氏往下道:“在瓜洲停船歇了一晚上,隔壁停着一条船上都是女孩子,就是人牙子外地买了人往京里送,船头上就可以看到搂着抱着嬉闹,这样的人进来,不是要出事情吗?”

话是这样说,可是申氏也分辨两句:“咱们家里买人总来不要这样的,都是提前和人说,大多都是这京里或是京郊附近的,怕她们想父母只是哭,也有个根底知道。二门外面新进来的一个妇人,上次我们说白净的新面孔,原来家里也是个小官儿,在家是小姐,出了门子也是奶奶一样,不想婆家娘家一起犯了事,这才到咱们家里来。咱们家的管事的,都会刨根问底呢。”

青杏只是忽闪着眼睫听进去了,王府里进个人原来这么麻烦,想想老爷太太不放心,自己陪着送上京里来,青杏觉得自己肩膀上的责任象是重大,一定要生个孩子出来才行。

“二嫂房里一下子进了两个人,”申氏手拈着针线,还是笑吟吟地对方氏道:“太夫人房里也赏了丫头,我也想着母亲赏我们一个呢。”

方氏脸色寒了一下,重新浮上笑容来,看着申氏停一下,象是在想怎么说,才继续道:“养孩子看着小小的真不错,只是生太疼了,怀胎又是几个月,昨儿晚上二嫂这里接新姨娘,我去求太夫人,有好丫头也赏我们一个才是。”

然后抿着嘴儿看着方氏只是笑:“王爷是不要,二爷房里给了,三爷房里也应该给一个不是。”方氏笑着说一声“是”,心里却嘀咕着,又不是金子银子,一个丫头我们有了,三弟妹也要争一下公平,好在大嫂房里是不要,不然的话房里都进姨娘,这倒热闹了。

此时的申氏又是一声叹息:“想想男人真舒服,不生孩子也不用管,高兴的时候去看一看这就完事了。”

朱辉就是这样,学哥儿养在太夫人那里,朱辉就是去给太夫人请安的时候去看一看,学哥儿太小了,身子软绵绵的,朱辉抱过一次觉得不好抱,打算等大了再和儿子多亲近。但是让申氏看起来是一心的抱怨。

“王爷那个时候可不是这样的,”申氏每每想起来朱宣在小王爷们小时候总不是这个样子,也有怨言。

方?br/gt;

古代幸福生活一个木头第224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