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隆王朝一锅炖作者:未知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21部分阅读
商输不起!”胡荣道,“你如今是家大业大,可你又曾想过其他人的生死?如果让恭王爷带着他的招商局进驻江南,远有晋商,近有徽商,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地等着我们去死?我知道你手上有什么纺织工场,你不害怕招商局,甚至那位恭王爷还要哄着你。可是其他人呢?万林,浙商盘踞江南已经数百年了,一旦我们被人挖了根,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永璇到了杭州之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接见商人。只是在浙江巡抚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处园子。每日里只是与杭州地面上的几个官员见见面,或者去拜访下名胜古迹,倒是过得极为惬意。这一来,不仅浙商们看不懂看,连杭州知府与杭州将军都看不懂了。
杭州将军李侍尧手握重兵,又是乾隆安排来节制永璇的,自然不便与永璇见面,但是杭州知府饶炜琰却避不开永璇,而且他也知道永璇对自己不能如期完成沪杭驰道而十分不满,但是既然人家已经在自己地盘上了,不去见一面也是很麻烦的。
于是饶炜琰只得带了一些杭州的土产,忐忑不安地命人安排轿子往永璇的园子而去。
其实永璇没有四处与浙商商议的重要原因是乾隆已经来信询问南洋海军的组建情况了。永璇自然是无法亲临福州组建南洋海军,于是他必须要找一个南洋海军衙门的负责人。最好是宗室,而且是与乾隆关系很好的宗室。
与乾隆关系好的宗室自然是乾隆的两个弟弟,和亲王的儿子永璧已经管着皇家北洋海军,自然南洋海军(暂时没有被乾隆钦赐“皇家”)只能从乾隆的另一个弟弟,果郡王那去找了。
果郡王弘瞻乃是雍正晚年得子,史称“圆明园阿哥”。因为年幼,所以基本没有对乾隆的皇位构成任何威胁,所以乾隆是打心眼喜欢这个弟弟,几乎是将这个弟弟当成自己儿子一般宠了。所以弘瞻的性格也非常傲娇,虽然行事古怪,但却几乎没有办错过事情。
于是永璇就想到了弘瞻的长子,自己的堂弟永瑹(因情节需要增大了年纪)似乎正闲着。跟和亲王一样,果郡王并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郡王,自然对军功是很渴望的。自己卖一个人情也是好事,何况永瑹跟自己的关系也不错,毕竟当初上书房的时候,自己跟永璔、永瑹二人的关系最好。何况永瑹跟他爹不一样,办事牢靠不说,而且身为宗室却不飞扬跋扈。更重要的是,永琪曾经的罪过永瑹,而弘瞻跟永琪不对盘已经是全京城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永瑹的确是非常好的人选。
于是永璇一面架构起南洋海军衙门的人选,一面向乾隆请旨,希望让永瑹来总理南洋海军衙门。
这边永璇将折子封好,命人朝京城递去。而此时刚好杭州知府饶炜琰已经上门了。
永璇微微皱了下眉毛,永璇心里对饶炜琰的办事能力很不看好。知府也是个非常大的官了,在后世就是市长级了,而且还是省会城市的市长居然会被一群商人拿捏住,这说出去简直就是个笑话。当然,永璇也不会将全部责任推在饶炜琰身上,既然是省会城市,那这个知府头上的“婆婆”也就不少了,随便哪个婆婆说句话,他也只能当个委屈的小媳妇了。
“臣,见过恭亲王。”饶炜琰乃是汉臣,自然不能称奴才。
“且起来吧,我这边不许如此拘礼。”永璇笑道。
“王爷亲临杭州,实乃杭州百姓的福气。”
“是么?只怕有人不想我来吧?”永璇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另外岔开话,“你也不必自称了,如今我南下乃是有皇命在身,你称我一声‘大人’便可。你是皇阿玛的臣,可不是我的‘臣’。”
“是。”饶炜琰心里暗叹这八王爷果然是做事滴水不漏。他们这些官员见到郡王、亲王自称“臣”或“奴才”乃是常规,但若是细追究起来的确是“不敬”。这恭亲王听说是对西学很在意,不曾想对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也是门儿清。
永璇看饶炜琰这般,心里也猜到他是有话说。便笑道:“饶大人上我这里,可是有事?”
“下官失职。”饶炜琰跪下道,“沪杭驰道因为藩司的人阻着,总是无法完工。但这事被该由下官负责,但是下官没有做好,让王爷操心了。”
“原来是这事。”永璇没有生气,毕竟饶炜琰指出了事情的关键,藩司的人拦着。“你也不用担心这事了,这事横竖与你无干。——你回去吧,告诉他们一声,该做的我就一定会去做,拦着也是无用。大家只求发财,何必伤了和气?”
饶炜琰明白,这是永璇让自己带话。他忙道:“下官知道了。”
永璇挥挥手,于是饶炜琰便退下了。跟自己进来的时候相比,饶炜琰只觉得舒坦了许多。既然八王爷没有在意自己,那么自己日后就不会被使绊子了。
而这边永璇却在沉思,藩司居然会出手?这代表了什么?是藩司自己的意思,还是整个浙江的官场都是如此?永璇知道自己的经济改革必定惹来很多人不满,但是自己还是没有魄力面对整个省。毕竟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也不想将一省的官员连根拔起。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风景旧曾谙(四)
作者有话要说:
第67章第69章有修改,请看过的同学再看一次。永璇抵达杭州之后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终日里不过是带着自己的福晋在西湖边散步,或者就是在西湖泛舟。仿佛这次出行并不是代天巡守,而是出来度假而已。
但是无论浙商还受杭州府衙都对平湖山庄盯得非常严,但是每日里只见得王府的仆人上街采购蔬果粮食罢了。虽然频繁了点,但是王府给出的解释就是咱们府里的那位爷好“新鲜”,只吃每日现摘的蔬果。仿佛一个骄奢的王爷而已。
事实上,永璇每日让人上街采购蔬果粮食就是为了了解每日的物价。每天金镛都会将物价汇总起来,按照品种制成折线图悬挂于书房。望着由于米价的带动,整个杭州城的消费物价是节节攀升。就算是金镛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寻常。
“王爷,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监控了杭州城物价已经一个多月,大部分的价格乃是平稳上涨,但是米价却是直线上扬。如今米价已经逼近二两五钱,也就是500元一石米。而往年最贵也不过一两七钱,也就是340元一石。而且属下也特意寻了庄子的老农来问,今年怕是会歉收三成。”
永璇眉头一皱,“米票的发行量跟售价有什么变化?”
“米票发行量上涨了两倍,但是价格却只涨了一成。”金镛也有些诧异,如果米价价格上去了,那么米票的价格也应该同比上涨才对。
“兴隆的老板还真是个胆大之人!”永璇怒极反笑,“这趁着物价上涨捞一笔的手段可是大损阴德,也不怕老百姓掘了他家的祖坟。”
听着永璇的诛心之语,金镛也觉得事情变得有些不可控制了。金镛忙道:“可要请吴阳辉进来?“
永璇想了许久,挥挥手,“让他进来。——你拿我的名帖,差个妥当的人给李万林送去,就说我明日请他过府一叙。”
金镛领了命令便出去了,不多会一直在前面伺候着的吴阳辉赶了过来。一见永璇面色不虞,忙请安道:“奴才参见王爷!”
“且起来吧,我这里无须多礼。”永璇将吴阳辉唤起,然后指着墙上的折线图,道,“你且看看那米价图。”
吴阳辉本就是商人,自然晓得最近米价上涨的事情,但是经过折线图这么一对比,吴阳辉才发现现时的米价似乎有些离谱。“王爷可是忧心米价之事?”
“米价倒还好。”永璇摆摆手,“如今天下富庶,湖广之地所产米粮足够天下人食用。——本王忧心的乃是这个!”永璇将一张米票丢到吴阳辉眼前。
吴阳辉自然见过这个,在浙江商业银行的炒作下,这米票买卖端的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如今工商银行也大有进军米票市场的划算。如今瞧着永璇不喜,只怕是这米票买卖惹怒了王爷。吴阳辉讪讪道:“王爷可是担心咱们下手太慢?”
“下手太慢?”永璇横着眼睛,“吴阳辉,你倒是说说,你手上囤了多少米票?工商银行可有涉足米票买卖?”
“不曾!”吴阳辉已经是满头大汗,自己乃是永璇门下的奴才,永璇捏死自己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麻烦多少。
“往日里这米价不过200元一石罢了,这一石米票也就是等于200元罢了。而如今米价已经是500元,只怕是再过几个月突破600元也不是难事,但是这米票价格却不过还是300元不到的样子。而往年那些积攒米票的价格才多少?平均下来,一石米票就接近300元的差价。你认为兴隆米行能赔得起这个差价?”
吴阳辉心中一盘算,便明白兴隆米行的米票已经快要拖死自己了。如果要维持自己的运作,只能加大发行量来套现。但是这样一进一出,等于是卖得多赔得也就越多。浙江商业银行当然不害怕什么,只要稍微降低点价格抛售便会有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来抢购。一旦米票市场饱和,兴隆米行无法兑现,自然就是米行倒闭,米票成了废纸一张。银行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而老百姓因此破产得却不知道有多少人。而这些破产百姓一旦聚集在一起,对于杭州城就是大麻烦。
“王爷,还请您救杭州百姓一救。”吴阳辉也不是傻瓜,为了与浙商一较高低。现在徽商与皖商早就进军了杭州城,如果杭州一乱,只怕徽商与皖商也不得善了。
“你且不用忧心,横竖天塌下来还有本王撑着。”永璇对浙商这一套一点都不陌生,当年陈老总进上海的时候,也曾被同样的局面为难过,但是只要手上握着足够多的资本物资,谁怕谁啊?说到底,资本战争比的就是谁的资金充足。永璇手上握着招商局,身后站着内务府,还有徽商与晋商两个盟友,如果这样还玩不过浙商,永璇觉得自己也算白穿越了。
这边不提永璇正在为解决杭州城滥发债券而烦心,那边李万林看到小厮送来的请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那恭亲王在杭州城沉寂了一个多月,忽然开门迎客,而第一个上门的客人居然是自己。这说出去是莫大的体面,也怕是一个莫大的烫手山芋。
“东家若是觉得头痛,不若称病?”有幕僚提议道。
“那岂不是驳了那位爷的面子?只怕日后我在杭州城会里外不是人了。”
次日,李万林还是如约而至。如今浙商都认为他是永璇的门人,若是再得罪了永璇,这商界就只怕是再也没有他李万林的立足之地。况且永璇待人还算宽厚,就算真成了永璇门人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于李万林,永璇还是拿出了极大的诚意,不过李万林也猜到筵无好筵,只能安静地陪永璇吃饭。不多时,饭毕,便有人撤下宴席,端上了茶水。
“不知道万林兄对米票可有研究?”
“当不起王爷如此称呼,切莫折杀奴才了。”李万林忙起身道,“这米票之事素来是胡荣等人的生意,奴才不过是做做丝绸买卖,这空手套白狼的方法,奴才学不来。”
这李万林倒是个老实人,一心一意做实业。虽然金融乃是国家的命脉,但是投机分子多了,也是件烦心的事情,但是投机收益之高又让商人们趋之若鹜,永璇不忍心将这个泡沫给戳破,但是若不戳破的话,日后带来的麻烦反而会更大。
“那你对这米票可有什么看法?”
“好,也有不好。”
“?”永璇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万林一眼,“不妨你详细跟本王说说。”
“这米票对于商户来说那是筹措资金的好手段,比起高利贷的利息要低,比起银行贷款要方便,只要商户信誉够高,老百姓自然愿意购买。这样一来,商户资金短缺的事情就会少许多。只是,若是商户多发了米票,只怕最后老百姓要受苦,这竭泽而渔的事情,对商人来说是禁忌。把老百姓弄穷了,我们商人吃什么去?”
“万林兄果然有眼界!”永璇对李万林再度高看一眼,能知道不“竭泽而渔”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中国的商人追求所谓的“儒商”境界,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二字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米票,或者我们叫他有价证券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永璇笑道,“只是这些事物一旦失去控制就有了一些麻烦,就好比钱塘江一般。如果没有钱塘江,杭州百姓要靠什么生活呢?但如果没有堤坝的束缚,那钱塘江一旦泛滥,只怕杭州百姓也要难过。本王并不会去查禁米票,本王只是想修建一条‘堤坝’约束这条资金之河。”
“奴才洗耳恭听王爷的大计。”
“首先我们要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不能由衙门的人来管理,因为这‘外行领导内行’迟早就会出事。我觉得应该由杭州商户代表组组建。其次,不是所有的商户都能发布债券,只有具有资格的商户才能向委员会递交申请,由委员会评估商户的资本能力,允许其发行债券的金额,同时商户必须想委员会提供资产担保证明,保证其有能力偿还。保证金必须不低于债券总额的一半。最后,债券交易不是为了生死之搏,而是为了互惠互利。”
虽然永璇提出的建议只有寥寥三条,但是对于日后华夏的债券市场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他关于债券交易必须“互惠互利”的原则对日后世界债券市场规则的制定都有着指导意义,史称这三条建议为“平湖山庄建议”。
“王爷高见!”
“这是详细的文本,你带给他们看看。”永璇让人取来一沓文件,“若是他们同意,咱们便按此行事;若是不同意……”
李万林很想知道下文,但是永璇却是端起一杯茶来,只是不喝。李万林知道这便是端茶送人,忙告辞离了平湖山庄。
只是过了几日,永璇没有等来浙商们的答复却看到米价终于不可抑制地突破600元一石的大关,与此同时相关的物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怎么这几日里,蔬菜肉食就上涨了快一倍?”虽然偌大的一个王府不用静贞亲力亲为地去算账,但是每个月的王府支出她还是必须有个总账的。
由于永璇的推广,自王府到招商局都是采用复式记账法算账,虽然静贞初次看账单觉得非常繁琐,但是细细一看,这账目比传统的单式记账要清楚明了许多。而且账目清晰,哪里出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
“启禀福晋,这杭州城的物价早就上涨了许多,只是咱们乃是大客户,几个采办才抗住没有涨价。但是如今杭州城里早就价格飞涨,几个采办都抗不住了,于是就统一涨价了。”管事嬷嬷小声答复着。
“那边紧着些吧,王爷那里的饮食断不可少,若是钱粮不够,便从我这里减一些去罢。”
“钱粮不够?”永璇忽然走了进来,笑道,“若是外人听你这般说,非得笑你苛刻了。”
“旁人笑话就笑话去。”静贞忙起身,替永璇解了外面的衣服,又差人将家常的衣服取来。“爷的钱无非就是皇阿玛所赐,或自己赚来,哪一样都不容易?既然妾身当着这个家,就断没有乱花之理。”
“说不过你。”永璇道,“那涨价是怎么回事?”
于是静贞就将府里采办统一涨价的事情说了,永璇微微一皱眉,道:“涨价便让他们涨吧,一时半会咱们府里还吃得消,你也别辛苦自己,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只管打发人去买。若是杭州没有的,便找吴阳辉去外地采买好了。”
既然永璇到了福晋这里,自然王爷的午饭也摆了过来。吃完饭后,永璇略微陪着静贞在园子里走动了一下,便去书房,命人将金镛唤了过来。
二人还没有商议多久,便听到有人进来,将话告诉秦高。秦高眉头一皱,让人下去了,自己则赶到书房里报信。
“启禀王爷,今日里杭州城的百姓将杭州府衙围住了,杭州知府熊良晔向杭州将军求助,杭州将军李侍尧带兵进了杭州城,如今浙江巡抚也赶了过去,只怕是要出大事情了。”
“王爷!”金镛一听就暗叫不好,老百姓围了府衙可不是善了之事,不仅围衙的百姓会有麻烦,杭州知府乃至浙江巡抚都怕是要将官当到头了。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永璇苦笑道,“只是这地方事务,我是无权插手的。况且这杭州府里还有位杭州织造了,若是他将我插手地方政务的事情禀了上去,只怕是皇阿玛那里我就不好交代了。”
没多久,又有一条消息传了过来:杭州民乱,浙江巡抚受伤。
而此时的宝月楼里,含香得到了一个消息,她的蒙丹就在京城,五阿哥许诺会让他们团聚的。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风景旧曾谙(五)
听到“杭州民乱”,金镛跟永璇对视了一眼,连秦高都知道这回事情大为不妙了。但是永璇心底却大大地舒了一口气,既然有“民乱”,他一个钦差阿哥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地方事务。但是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自己轻则撸掉职位,重则怕是再也不能在朝堂立足。
“秦高,吩咐下去,禁闭门户,任何人不得出门。福晋那多排些人手守着,你留在书房,若有不妙,你知道怎么处理。”永璇看了看书房,这里的东西若有不测只能付之一炬了,“德克济克,让庄子里的侍卫把招子放亮一些,有人闹上门只管给我打杀了事。你带着人手,护着我跟金先生。金先生,咱们往杭州府衙走上一遭吧。”
平湖山庄与杭州府衙刚好一南一北,在前往杭州府衙的路上,永璇只瞧见人是越来越多,而且似乎老百姓的情绪也被煽动了起来。在几条支路上绕了许久之久,德克济克道:“王爷,再这么绕下去,只怕到了晚上咱也近不了府衙。不若让大家伙将仪仗拿出来,好震慑下。”
永璇也知道怕是大半个杭州城的老百姓都集中到府衙附近,如果不用仪仗驱赶下,自己也只能在外面干着急。永璇道:“让侍卫们小心着些,别伤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