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佳妻第2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佳妻作者:肉书屋

佳妻第25部分阅读

来,秦威倒是也去过几次观澜书院,连续半个月都没见着秦鉴之,自然忍不住跑来问舒宁。

舒宁当然是据实回答,李夫人失踪的事情,而秦鉴之现在一心扑在找寻母亲的事情上,哪里还有心思读书玩耍。

秦威听说李夫人离去的时候,不由得大急,虽然他也还没想好到底要怎么处理几个人的关系,可他也不想让自己已经受了那么多年苦的发妻还要再颠沛流离,他让舒宁帮忙联系秦鉴之,好帮助他一起找到李夫人。

秦鉴之听说这件事,心中总算是觉得秦威略有点人性,他现在一没财力二没人力,若是求舒宁虽然也可以有些帮助,毕竟不是太好,如今秦威送上门来倒是正好省了他不少功夫。

父子俩难得的齐心协力起来,找人,布置,追踪,一系列的事情处理下来,秦威反倒更加喜欢这个合他脾气的儿子了。

现在李夫人失踪,自然不好提认祖归宗的事,秦威只能暂时等待,他甚至都已经考虑好,要如何向公主坦白这些事情。

此事原本就是公主当年年幼跋扈造成的错,她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秦威摸着胡子,这么想着。

可是事情没有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李夫人这一次是打定主意不让别人找到,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是往哪个方向去了。

派去的大部分人手都渐渐收回来了,毕竟这样找人若是十天半月,甚至是半年一年也可以,可若是完全没有头绪的四处派人,就算是秦鉴之也知道这样不可行。

许氏快临盆的时候,文家又出了一桩事,一直醉心道术的文家三老爷因为疏忽被免了职,还被燕王上了一本,说现在世家子弟多纨绔,要么就是沉溺于一些对江山社稷百无一用的物事上,玩物丧志还算是小的,玩忽职守才是最可怕的。

奏章上还说,世家子弟无才无德,却占据了朝中大部分的重要位置,以至于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子弟无法出头,一辈子都被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们压在底下,最多就是个幕僚,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国家办事。

最后,燕王引用了当年曹操求才三令,说应该不拘门第,唯才是用,而不是太过偏重于出身。

皇帝对这本奏章十分感兴趣,还拿出来屡次对众大臣说,可却并没有像燕王所期待的那样,颁布诏令,广招贤才。

这下子,让大家都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了,若是说他觉得燕王说的不对,可却一直都在提起这份奏折,呃若是他真的觉得燕王说的对,又为什么没有采纳燕王的意见,颁布诏令求贤若渴?

唯一倒霉的大概就是文家三老爷了,因为这件事情,丢了官不说,还被皇帝当了典型,时不时的拿出来说一顿,让文家被全京城的人嘲笑。

文家被这么一折腾,顿时被推倒了风口浪尖,老太太听了这事儿,一口气没上来,厥了过去,紧接着就病倒了,在屋里躺着休养,谁都不见。

文老爷则是为了弟弟的前途跑前跑后,又因为此事,自己的职务更加难找,虽说也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人推举了几个位置给他,可那也实在和文老爷自己的预期差的远了些,眼瞅着回来已经好几个月,文老爷也苦闷起来。

“这几天只要见了人,必定会提起燕王的求贤书。”舒宁跟弟妹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忍不住提了一句,“就连吴少卿也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问我怎么看。”

“哥哥怎么看?”舒玉好奇的看着舒宁,在文家这样的重灾区,自然对此事的关注度更加高一些,舒玉这几天也没少听这类话。

“我只不过是个郎中,有什么怎么看的?”舒宁笑了笑,摇了摇头。

“哥哥妙手回春,也是一种才。”舒玉笑眯眯的回答。

“万不可这么说,我实在是惭愧,来京城这么久,进展反倒不如过去快。”舒宁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

“那是因为京城人多,事杂,俗务不断。”舒颖在旁边笑了,细声细气地道,“就连彦哥哥,这几日来一直在跟着人讨论燕王的政见,进展也变慢了。”

“我们在京城,离朝堂也就还差一步之遥,自然要考虑朝堂中每天都发生了什么,”舒彦倒是一脸的兴奋,像是觉得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就算是学富五车,将来真的进入朝堂,也还是要说这些的。”

“那你说说,朝堂上这几天到底在说些什么?”舒玉看着舒彦日益稳重,也微微笑了起来。

书房里几双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舒彦。

“如今朝中的那些老大人们又在争辩这些,我也听了不少。”舒彦难得收到那么多注目,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了起来,颠三倒四的将燕王的奏折背了一半,看大家一副想睡的样子,连忙打住话题,对大家道:“我看这份奏折的意思,也就是和当年的求才三令类似,说的就是才性同异。”

“什么是才性同异?”舒晴好奇的问。

“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和品性是并存的,还是不相关的。”舒玉对舒晴道,“现在朝堂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个品性纯良的人才会有才华,或者说,只有正直可靠的人才堪大用。”

“才性异就是说,”舒宁借着说,“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并无关联,诸如杀妻求荣的吴起便是如此,虽然品性并不端良,可他的确是名良将之才。”

“那到底是谁对谁错呢?”舒晴听得迷糊了,扭过脸,一双大眼亮闪闪的看着舒玉。

“才性同异,不妨倒过来看。”舒玉抿嘴笑了,低声对她道,“实际上大家的争辩并不是才华和品德是否并行或者不并行,而是政见不同,这些人争辩的实际上还是任用一个人到底是否需要此人有端良的品行。”

“那哥哥觉得是否需要才性同呢?”舒晴看着舒宁追问。

舒宁被问住了,讷讷地道:“我是不懂朝堂上的事情,可我觉得,看病问诊的大夫,一定要有好的德行。”

“只是德行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舒彦又道,“世家子弟多用德行来标榜自己,望之俨然一副才德兼备的样子,可实际则是草包一个,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反倒坏事,让德行成为阻止寒门弟子的一个幌子,似乎只有世家嫡子才能有真正的德行,这又是什么道理?”

舒宁听了舒彦这话,忍不住看过去一眼。

文家三老爷就是因此免职,舒彦说这话虽然是代表庶子发牢马蚤,可无意之间就已经说到了文家不该说的事情上。

舒彦说完刚才的话,也立刻知道自己说错了,连忙噤声,脸色也有些不对。

几个孩子正觉得有点尴尬,那边就有丫头连跑带颠的过来,对几个人道:“太太腹痛,怕是要生了。”

舒玉立刻站了起来,抓着舒晴的手就往外走。

第一一一章寻找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一一章寻找

许氏在生了两个闺女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男孩。

文老爷欣喜若狂,若不是因为家中事多,实在不适合在这种时候张扬,他恨不能在全京城都贴上海报,告诉大家他家夫人生了个儿子。

许氏经历了十个月的煎熬,生了个小子,也是身心俱疲,却也终于得偿所愿。

这小家伙来的是时候,让文家上下都精神一振,就连老太太都看着白白胖胖的小子笑得合不拢嘴。

边境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燕王大军连破敌军阵营,虽然还没能收复全部的失地,总算是挽回了一败涂地的势头,将边境的混乱局面暂时稳定住。

皇帝听了这个消息龙心大悦,总算是心中放下一块大石,他是不希望太子和五皇子任何一方起来,可更不希望天下大乱,如何平衡这件事情对皇帝而言实在是一件难事。

太子如今几乎是住在观澜书院中,潜心读书,找了一群文人研究老庄,不论国事,只谈玄老,吴少卿原本就文采斐然,如今几乎成了每次清谈盛会的主客。

倒是五皇子那边出了事,中秋的时候有人说五皇子祭祀时饮酒吃肉,不尊祖宗,又有人查出跟五皇子关系密切的江南官吏贪污了修水道的银子,一本奏到皇帝那里。

今年汛期的时候江南遭遇了大灾,朝廷拨了巨额款项专门救灾并且兴修水渠,以希望来年不要再有这样的灾祸,在这件事情上出了问题,自然引得皇帝大怒,连着贬了江南十几个官员,甚至五皇子也受了牵连,罚他闭门思过,之前的差事也都卸任。

文老爷趁着这个时机出了头,他原本想在江南捞一个肥差,又因为许氏生产完之后身体不好,最终还是一咬牙,领了一份京城的差事,虽然不如江南的那份有油水,好歹听着也算过得去。

秦鉴之到底还是没能找到李夫人,他找了整整一年,却一无所获,最终还是秦威劝了他,才让他没有再继续这样找下去。

秦威对秦鉴之说,李夫人既然存心躲藏,是怎么也找不到的,当年他也曾经派人找过李夫人,她当年有了身孕还躲了十几年,如今更是没办法知道她去了哪儿,秦鉴之虽然年纪还小,但是毕竟有很多事情还要去做,若是将一生的时光都浪费在漫无目的的寻找上,估计此生就算是毁了,想必李夫人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秦鉴之对秦威这样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他原本就是为了李夫人才努力振作并且奋斗,如今李夫人不在,他一切努力的动力都没有了,不去找寻母亲,难道要做那些劳什子的事情?

到底还是秦威了解李夫人,他对秦鉴之说,这样没有目的的寻找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只需要将军府里不断派出去人寻找就够了,不必非得秦鉴之亲自去找。

“你小时候有没有跟你母亲逛过庙会?”秦威微微一笑,看着秦鉴之问。

“很小的时候,曾经有一年的上元灯会,母亲带着我一起去了。”秦鉴之陷入回忆,唇角微微的扬起,又转瞬重新平板了面孔道。

“你母亲有没有教过你,若是跟她走失了,要如何找到她?”秦威看着秦鉴之,越看越满意,不由得摸了摸胡子。

“母亲说让我留在原地等待。”秦鉴之低声道。

“可是上元灯节那么多的人,你一个小孩子,站在路当中等待也不是个好的办法。”秦威耐心地循循善诱。

“是。”秦威点了点头,继续道,“我当年没有听从母亲的话,而是爬到唱戏的高台上,母亲看到了我,才连忙带我回去了。”

也是因为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的几年里,李夫人都没有再带秦鉴之出来玩了,那一年的上元灯节几乎是承载了秦鉴之所有的幼年记忆。

“你做得对。”秦威赞许的看了一眼秦鉴之,点了点头道,“灯会原本就人多,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找起人来实在不容易,你知道跑到高处,你母亲自然就会看到,并且过来找你,这很不错。”

“你是说,这一次,也让母亲自己来找我?”秦鉴之何许人也,到这会儿自然也听懂了秦威说的是什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可当初和现在并不一样,这一次是母亲自己要走,并且不想露面,就算我站得再高,又能如何?”

“你母亲生性高傲,绝对不是忍气吞声的人,”秦威摇了摇头,对秦鉴之笑了笑道,“她只是太聪明,很多事情看的比别人都透彻,才会在我们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行动。”

“我没懂你的意思。”秦鉴之摇了摇头。

“当年你母亲就是因为看出来秦家对公主无法交代,若真是直面而对,万一一个不好,怕是就要家破人亡,因此她决定先行离开。而这一次,又是同样的问题,她是怕你因为她,没办法认祖归宗,这才决定离去,可母子天性,她又怎么可能不挂念你,你得把消息传到她耳朵里去。”

“传到了又能如何?”秦鉴之叹了一口气,整个人都变得无精打采,颓然的坐在桌旁。

“所以我说你要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去,让她看个明白。”秦威笑了,拍了拍秦鉴之的肩膀,“你若是站得比我还高,自然也就不需要将军府的庇护,可以独自开府出去住,这时候,你把消息传递出去,李夫人自然知道你的心意,也就有可能会回来了。”

秦鉴之愣了一下,半天才道:“她真的会如此?”

“我跟她也算是从小认识,又曾做过夫妻,她的想法,我再明白不过。”秦威对秦鉴之笑了笑,“你现在也找了一年,再找下去也是白费力气,不妨试试看我说的对不对,他若真有一天,站得足够高,就算你母亲不来找你,你也能有更多的能力去找你母亲,而不是用将军府的人手,或是求助他人之手。”

秦鉴之被秦威说动,陷入深思,半天才对他点了点头。

秦威说服了秦鉴之,到底还是将他带回将军府里去,从此之后,将军府多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大少爷。

秦鉴之到底不喜欢将军府的气氛,加上边境原本就有战事,他便离开将军府,奔赴战场去了。

秦威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秦鉴之在家中身份尴尬,又没有公主撑腰,将来想要有个好前程只能靠自己去拼搏,军功只能从战场上得到,此时不去,将来就更没有机会,便也没有阻止他,只是将自己多年的经验都收集成册,交给秦鉴之,并且嘱咐他不要去太危险的地方,不要不顾生死的冲锋陷阵,更不要意气用事。

秦鉴之一一答应下来,就带着他的一只箱子,出发去了边境。

文家的小少爷活泼可爱,不到一岁就已经俘获了一家人的心,这也让秦威更加不爽起来,他忍不住招了舒宁过来问话。

“你那个继母生了一个儿子,你有什么打算?”秦威说话一向开门见山,见了舒宁之后立刻问。

“没有什么打算。”舒宁傻乎乎的回答,他摸了摸脑袋,完全不知道自家舅舅在问什么,笑着道,“小弟活泼可爱,又讨人喜欢,就连家中老太太都经常让抱过去看,实在是件喜事。”

“对他们才是喜事。”秦威冷哼了一声,撇撇嘴道,“对你可未必是喜事。”

“舅舅何出此言?”舒宁摇了摇头,对秦威笑道,“我本来就无心仕途,再者跟弟弟年龄差距如此悬殊,他又如何能影响到我?”

“你别看他今天不过是个粉团子,捏一捏掐出水来很有趣。”秦威再哼了一声,似乎对舒宁的轻描淡写很不满意,“时间过得快着呢,粉团子长大了就是你的敌人了。”

“又不是带兵上战场,”舒宁失笑着摇头,“再者文家家底浑厚,就算真不好,总能吃得上饭,怎么可能有舅舅说的那样严重?”

“有什么不可能?”秦威虎目含威,嘿嘿一笑,居然带出几分凛然的味道,“你看皇家的家底厚不厚?就算做一个逍遥王也能锦衣玉食一辈子,可如今太子、五皇子、甚至还有远在边境的燕王,哪一个不是虎视眈蓄势待发?你家还算是小的。”

“那,那要我怎么办?”舒宁被秦威逼得没法,无奈的看向秦威。

这么一反问,倒是让秦威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他原本只觉得说服舒宁是第一要紧的事,之后要如何处理,他还真没有仔细想过。

“此事你既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交给我,我来帮你。”秦威站起来,拍了拍舒宁的肩膀,“我一会儿还要跟他们几个研究边境局势,回头再跟你说话。”

舒宁连忙应了,恭恭敬敬的将秦威送出门口。

临走的时候,秦威突然问了一句:“你是还有一个比你小一点的妹妹?许氏所出?”

“太太现在有两个姑娘,都比我小。”舒宁虽然有点疑惑,到底还是没说出来。

秦威一点头,转身大步走了。

第一一二章三年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一二章三年

转眼就是三年过去,又是一年初春,草长莺飞的季节,院子里的树枝都探出嫩绿的枝桠,给一冬以来的满院子灰暗添了几分活泼的色调,舒玉的心情也变得稍好。

秦威说的一点都没错,文家的三少爷舒鸿从小就聪明伶俐,加上许氏在这个孩子身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一直都带在身边教养,每天又被许氏抱去书房耳濡目染之下,居然才三岁就能朗朗上口的背诵百十篇诗作,甚至还出了一件奇事。

去年中秋家宴,文老爷难得有了雅兴,带着孩子们一起逛家中的院子,连带着大房的几个,还并着二房三房的几个子女都在,文老爷手里抱着小舒鸿,让几个孩子即时做诗,舒宁早就不谙诗作,早早服输,坐在旁边逗小舒鸿玩。

小舒鸿好奇的看着其他沉吟皱眉的哥哥姐姐,只有平日里温柔爱笑的大哥哥过来陪自己玩,就好奇的问:“哥哥为何不皱眉头?”

“知难而退而已。”舒宁笑着看舒鸿,摸了摸他粉嫩的小脸。

舒鸿反倒皱起了小眉头,看着舒宁,老气横秋地对他道:“知不可为而为之,方是君子。”

一句话说得文老爷和舒宁都呆了一下,文老爷是又惊又喜,舒鸿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平日里在书房里听到文老爷训诫子女时说过这些,虽然并不是他自己所想,小小年纪能够用对句子就已经足够让大家惊喜交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