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作者:肉书屋
华裳第110部分阅读
了屋子,估摸着是去向袁氏复命去了。
齐箫从来不习惯有人贴身伺候自己穿衣,在语桐捧了衣服过来时,很自然的接了过去,利落的穿好。然后亲热的凑了过去:“晴儿,你穿这身衣服真漂亮。”
沈宜晴平日里爱穿素净的衣物。不过,出嫁之前备下的衣物倒是鲜亮的居多。此刻身上便穿了件银红色的春衫,配着湖水绿的曳地长裙,说不出的娇艳动人。
听着齐箫由衷的赞叹,沈宜晴抿唇轻笑,心情陡然好了起来。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还有什么比心上人的称赞更令人欢喜的呢?
第四百三十章新妇敬茶
出嫁之后,便得梳妇人发髻,再也不能像往日那般随意披散着发丝了。
兰初细心的为沈宜晴梳了个简单不失雅致大方的发髻,边笑着说道:“奴婢手艺不佳,小姐……少奶奶不要嫌弃才是。”乍一改口,还真是不适应呢
沈宜晴笑了笑:“挺好的,我很喜欢呢”往日里为她梳发的都是采梅。不过,采梅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发配嫁人了,兰初接手这一个月来,梳发手艺倒也颇有进步。
兰初得了夸赞,抿唇轻笑,在首饰盒子里挑了个镶嵌着宝石的簪子给沈宜晴戴上,再戴上一整套的耳环镯子之类的饰物。
沈宜晴顿时显得光彩照人。
许妈妈笑着说道:“少奶奶今日要去给长辈们磕头敬茶,还是再上妆施些脂粉更好些。”
沈宜晴想了想,便点头应了。
齐箫还从未见过沈宜晴梳妆打扮的样子,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沈宜晴被看的浑身不自在,瞄了齐箫一眼:“你没别的事情可做了么?”总这么盯着她看,简直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齐箫挑眉一笑:“有什么事情比看你更重要?”
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们俱是别过脸偷笑起来。
沈宜晴的脸红了红,娇嗔的白了他一眼。齐箫被瞪的浑身软绵绵的飘飘然,忍不住伸手握住沈宜晴细白柔软的小手,放在手心里轻轻的摩挲。
沈宜晴大窘,挣扎了片刻,却是敌不过齐箫的手劲,只得无奈的随了他。
一旁的语桐看着这亲昵的一幕,脸上的笑容却有些挂不住了,悄然的垂下头去,掩去眼中的那一抹苦涩。
沈宜晴眼角余光瞄到了语桐的些微一样,心里悄然一动,却也无暇深想了。早饭已经备下了,得快些吃了早饭去给长辈们敬茶请安呢
出了院子之后,齐箫很自然的拉着沈宜晴的手,笑着说道:“你别担心,不过是磕个头敬个茶而已。还能收一堆见面礼,很划算的。”
沈宜晴微微一笑,却并未出言辩驳。
这是她第一次见长辈,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说话万万不能有差错,更不能有什么不当的言行举止……
沈宜晴悄然的抽回手,脸上浮起得体端正的笑容,稍稍走在齐箫的后侧。
齐箫略有些不满的嘟哝了一句:“干嘛离我这么远。”新婚夫妻手拉手走几步也没什么吧
沈宜晴理都没理他,甚至微微垂下了头。
齐箫摸摸鼻子,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齐老太太和齐老太爷都健在,这磕头敬茶的地点自然就在他们的院子里。偌大的正厅早已收拾的干净整齐,齐家人几乎都来了。
沈宜晴抬起眼睑,悄悄打量了一眼。齐老太爷齐老太太分别坐在上首,齐礼和袁氏则依次坐在下首。齐笙和沈宜华夫妇没有入座,俱是笑吟吟的站在一旁。还有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女,怯生生的站在齐笙身后。却是齐家庶出的小姐了。
另外还有两个女子站在袁氏身后,是齐礼的两房妾室,分别是陆姨娘和张姨娘。
再加上大大小小的丫鬟婆子们,厅子里显得分外的热闹。
一对新人刚一进来,顿时把各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齐老太太笑眯眯的打量着荣光焕发的齐箫,打趣道:“箫儿从今日起可就是大人了,不能动辄就闹脾气了。”
齐箫嘻嘻一笑:“祖母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嘛,我哪天闹过脾气了。我一直都是成熟稳重顾全大体的好不好。”
众人都笑了起来。横看竖看,齐箫也和成熟稳重沾不上边吧亏得他好意思自吹自擂,也不嫌臊的慌。
袁氏笑骂了一句:“你哪里有半分成熟稳重了,分明就是个猢狲性子。看中什么要什么,何时有过半分顾全大体的?”
这话若放在平时说,半点问题都没有。不过,当着刚进门的新儿媳沈宜晴的面说出这话来,可就暗示意味很浓了。
沈宜晴之前早有心里准备,只当做没听见这句刺耳的话语一般,依旧低眉顺眼的微笑着。
齐箫最是机灵,当然清楚袁氏是在故意给沈宜晴下马威,立刻笑道:“母亲,我喜欢的一定都是最好的。”
袁氏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却有意无意的多瞄了沈宜晴一眼。
沈宜晴哪里敢抬头回视。齐箫护着自己自然是好事,只不过这样的竭力维护,也太容易招来婆婆的不快了……
齐老太太咳嗽一声,笑着解围道:“好了,快些过来敬茶吧”
齐箫立刻笑着应了,和沈宜晴一起走上前去。早有丫鬟送了软软的垫子过来,两人一起跪下,恭恭敬敬的给齐老太爷齐老太太磕了头。接着,沈宜晴便从一边的托盘上端了茶,甜甜的喊了声:“祖父请用茶,祖母请用茶。”
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太笑眯眯的接了茶,各自喝了一口,便放回了桌上。齐老太太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丫鬟便笑吟吟的捧了锦盒走上前来,打开了盒子,里面顿时闪出一片柔和的光芒。
齐老太太笑道:“祖母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一套翡翠头面首饰还是我当年的嫁妆,就给了你吧”
那套翡翠头面首饰晶莹剔透,在精致奢华中,又透着厚重,显然是好东西。
沈宜晴连忙笑道:“多谢祖母”
齐箫见齐老太太给的东西贵重,显然对沈宜晴很是看重,心里早乐开了花,嘴甜如蜜的拍着马屁:“祖母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了,真是慷慨大方。对了,祖母,你可不能只顾着疼孙媳妇,我的那一份呢”
齐老太太被逗的开怀一笑:“见面礼是预备给新媳妇的,哪有你的份儿。快给我一边待着去,别添乱了。”
齐箫故作委屈的叹口气:“完了,现在祖母最疼的是晴儿不是我了。”
众人都被逗的笑了起来。沈宜华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心里升起了一丝丝唏嘘和酸意。当年她嫁入齐府的时候,齐老太太虽然也备了见面礼,可比起这套贵重的翡翠头面首饰来却是差的远了……
沈宜晴又随着齐箫一起到了齐礼和袁氏面前跪下磕头敬茶。
对于齐礼和袁氏,沈宜晴自然不陌生。
齐氏是齐家的女儿,和嫂子袁氏素来交好,走动频繁。不管沈家有什么事,齐礼和袁氏夫妇必然是最先到沈家的。反之亦然
只不过,沈宜晴平日里沉默少言,很少往长辈们面前凑。因此,基本上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
相较之下,沈宜晴见袁氏的机会略多一些,也稍微熟悉一些。平日里远远的看着,只觉得袁氏是个溺爱儿子的母亲,别的性子如何,倒也看不出来。
齐礼和沈霖年纪相若,也是仪表堂堂的伟岸男子。平日里倒还算温和,沈宜晴对他印象一直不错。可今日的齐礼,脸上虽有着笑容,那笑意却未至眼底。
沈宜晴心里暗暗叹息,心知肚明自己并不受公公的待见。却依旧维持着恭敬的笑容奉上了茶:“公公请用茶”
齐礼淡淡的嗯了一声,接过茶,象征性的抿了一口便放了下来,一句话也没多说。对一个新进门的儿媳而言,这等态度未免显得有些冷淡了。
沈宜晴早有心里准备,倒是没有气馁,撑着笑脸,又奉了茶给袁氏:“婆婆请用茶”
这次,却是等了好大一会儿工夫,举的手都要酸了,袁氏才慢悠悠的嗯了一声,将茶接了过去。却也不喝,只这么捧在手里,并不说话。
婆婆没发话,沈宜晴只能继续这么跪着,不好起身。
齐箫咳嗽一声,笑着打破尴尬凝滞的气氛:“母亲,这可是上好的碧螺春,味道很好的,你尝尝看嘛”只有袁氏象征性的喝了一口,再给了见面礼,沈宜晴才算过了这一关啊
袁氏瞄了齐箫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我什么时候说我不喝了?只是早上吃的多了些,现在实在喝不下,等会儿再喝也就是了。让你媳妇多等会儿,你就心疼了。倒没见你这么心疼我”
这顶大帽子一压下来,齐箫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笑着站到了一旁。看着跪在地上迟迟没起身的沈宜晴,简直心疼的不得了。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袁氏此刻倒是笑盈盈的,亲切的吩咐道:“晴儿,你如今嫁到了我们齐家来,成了箫儿的妻子,日后就得好好的伺候夫君,早日为我们齐家开枝散叶。知道了么?”
沈宜晴恭敬的应了声“是”。
袁氏又笑道:“你是沈家的女儿,本来称呼我一声舅母。现在既是改了口,以后就得守着我们齐家的规矩。不过,蕙娘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赞过你孝顺听话,想来也能很快的适应我们齐家的生活吧”
沈宜晴只得又微笑着点头称是。
袁氏继续笑着叮嘱了几句,脸上的笑容实在是和蔼可亲,怎么看都是个和气的婆婆。只不过,她偏偏没喝手里的那口茶,更只字不提让沈宜晴起身。
因此,沈宜晴也只能一直这么跪着听训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下马威否?
袁氏看似亲切温和,实则在不动声色的给她下马威。这一点,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
婆媳关系本就是天底下最最难言的复杂,一个“孝”字压在头上,婆婆想怎么为难儿媳,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新妇进门的这杯媳妇茶,做婆婆的当然要喝,不过,借机打压几句倒也不稀奇。当年郭海棠嫁进沈家的时候,齐氏也没少为难郭海棠呢
不过,袁氏若是想用下跪这一招来整治沈宜晴,却是打错了主意了。
沈宜晴前世里是个伺候人的丫鬟,动辄下跪。做错了事情被罚跪一两个时辰也是常有的。眼前的这点小阵仗又能算什么?更何况,膝盖底下还有软绵绵的垫子呢
沈宜晴苦中作乐的开解自己,脸上的笑容一直未曾停过。不管袁氏说什么样若有所指意味深长含沙射影的话,她都一律笑着应了。
齐箫的手悄然的握紧,松开,又握紧。终于实在忍不住了,正要说话,却见沈宜晴的眼眸瞄了过来。
不要轻举妄动,我自己能应付的。
相识多年,这点默契自然不在话下。齐箫立刻看懂了沈宜晴眼神中的意思,犹豫了片刻,终于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是她嫁过来的第一天,若是他一味护着她,只怕袁氏心里更不痛快。倒不如让袁氏一逞威风,消了心头这口气……
齐箫在心里反复的说服自己,可心底的心疼和懊恼却是挥之不去。
这是她嫁过来的第一天,昨夜刚经过女爱之事,此刻身子一定很虚弱。偏偏又一直跪在那儿低眉顺眼的听训……
他曾暗暗立誓要让她过的幸福安乐,却没曾想第一天就受了这一顿下马威
约莫是跪的时间确实有些久了,再跪下去着实不像话了。袁氏终于笑着喝了手中的茶,然后送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
不管对沈宜晴这个儿媳妇是否满意,总之不能在场面的事情上失礼于人。袁氏给出的见面礼倒是慷慨大方,竟是一处田庄的地契。
沈宜晴连忙双手接了过来,恭恭敬敬的道了谢,缓缓的起了身。
齐箫眼疾手快的搀扶了一把,生怕沈宜晴脚步不稳摔倒似的。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动作,看在袁氏的眼底又不顺眼了。生养儿子这么多年,他对自己还没那么体贴周到过呢哼
袁氏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将目光移了开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齐府里的其他人等都是熟悉的,一一寒暄打了招呼也就是了。各人都备了见面礼,沈宜晴果然是大有收获。
沈宜华等了半天,总算等到了说话的机会,笑盈盈的走上前去,亲热的称呼道:“弟妹,今后我们可又是一家人了。”两人原本是堂姐妹,如今又成了妯娌,自然是亲上加亲。
沈宜晴笑着应对了几句。心里却在暗暗唏嘘。
沈宜华嫁入齐府也有几年了,可至今也没能生个一子半女。反倒是柳儿在去年生了个女儿,名正言顺的做了姨娘。听说袁氏又将身边的丫鬟紫苑赏给了齐笙做通房。这么一来,齐笙和沈宜华之间的感情就愈发的稀薄了。
沈宜华正值风华正茂,本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可夫妻感情长期不睦,她的眼角眉梢不自觉的沾染了些许落寞,就算笑着,那笑容也不甚明朗。
沈宜晴心里浮起一丝怜惜,脸上却丝毫不露,依旧和沈宜华低声的说笑了几句。
正说着话,就听得丫鬟进来禀报,原来是齐家的亲友们登门拜访了。
袁氏和齐礼忙一起迎了出去,齐箫和沈宜晴自然紧随其后。
齐家旁支众多,真正的嫡系一脉,便是齐老太爷这一门。
齐老太爷那一辈的兄弟姐妹暂且不说,单说齐老太爷,便有五个孩子。齐芸娘和齐蕙娘分别嫁入冯家沈家,齐礼还有两个庶出的弟弟,早已分家单过。今天是沈宜晴嫁入齐家的第一天,他们自然都上门来道贺顺便见见侄儿媳妇。
再加上各房的男男女,来的人着实不少。
沈宜晴对这些长辈们并不熟悉,最多有过几面之缘罢了。如今这么一股脑的都来了,简直不知该怎么称呼才好。
袁氏本该领着沈宜晴一一寒暄招呼,顺便介绍一下各位长辈,可偏偏笑吟吟的什么也不说。
齐箫正被几个堂兄弟之类的人拉到一边挤眉弄眼的盘问“新婚感受”,自然也无暇顾及沈宜晴的窘境。
沈宜晴却是不慌不忙,先是报以礼貌的微笑,再留意各人之间的称呼,然后顺着沈宜华一一拜见了长辈,亏得她一心两用,竟是一个也没称呼错。
袁氏一直留意着沈宜晴的动静,见状略有些讶然的挑眉。看来,之前倒是自己太过小看沈宜晴了。
往日里接触不多,只觉得沈宜晴是个乖巧听话的女孩子,容貌确实出挑,可也没看出有什么别的特别之处。也因此,袁氏一直觉得宝贝儿子娶了一个庶出的小姐做妻子未免有些憋屈。早打定了主意等沈宜晴一过门,就给点“颜色”让她看看。
没想到,沈宜晴年纪不大,涵养却极好。应对之间更是极有分寸,愣是挑不出半点毛病呢
袁氏心里掠过一连串的念头,脸上却一直维持着笑容。
弟媳方氏上下打量沈宜晴两眼,笑着赞道:“瞧瞧侄儿媳妇,生的真是标致。性子又是贞静娴雅,难怪箫哥儿闹腾着非要娶进门不可呢”
另一个弟媳常氏也连连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大嫂真是好福气呢”明明是夸赞的话语,不知怎么的,竟是隐隐的有丝嘲弄。
袁氏笑容微微一僵,旋即若无其事的笑道:“是啊,能和沈家亲上加亲,确实是件好事呢”话虽说的漂亮,心里却暗暗咬牙起来。
按理来说,一家人本该同住在一起。只是齐老太太不乐见庶子们在眼前晃悠,索性另外置了两个宅院,让齐礼庶出的两个弟弟们搬了出去。方氏和常氏虽然免了晨昏定省的繁琐规矩,心里却都暗暗憋着一股闷气。
这么一来,方氏和常氏之间走动的反而频繁些,和袁氏倒是谈不上如何亲近。只要一有机会,难免交锋几句。
刚才那些话,表面是在夸赞沈宜晴,实则暗含讥讽之意。
齐箫不肯娶出身高贵的郡主赵明珠,闹腾着非要娶沈家的庶出小姐为妻,还为此离家出逃了一个多月。早已成了人尽皆知的笑话了。
想及此,袁氏心里更是窝火了。忍不住将所有的怨气都堆积到了沈宜晴的头上。说来说去,都怪沈宜晴。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把齐箫迷的失魂落魄的,不管不顾的娶进了门来。害的她在两个庶出的弟媳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沈宜晴很乖巧的站在袁氏身后,静静的听长辈们絮叨说话。忍不住悄悄打量起这两位婶娘来。
方氏略有几分姿色,眼神不定,一张嘴总说个不停。常氏相貌出众,眼角生了颗小小的黑痣,一笑便如花枝乱颤。相较而言,养尊处优的袁氏,在衣着打扮和气度上明显的更胜一筹。
齐氏和袁氏交好,和方氏常氏来往却少的多。因此,沈宜晴只见过她们几面而已,连句话都未曾说过。可从今天起,她就得和这些妇人们打交道了
沈宜晴的心底流过一丝淡淡的怅然和唏嘘,旋即振作起来。人生本就如此,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
既然嫁给了齐箫,就要适应在齐府的生活,不要让齐箫总为她烦心才是。
哪怕……齐礼和袁氏都不待见她,她也不能气馁。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他们总不会是铁石心肠,只要她以诚相待,尽好做媳妇的孝道和本分。时间久了,他们总会接受她的。
沈宜晴的脑子里掠过一连串的念头,脸上却极为平静,嘴角浮着淡淡的笑容。
和齐箫站在一起的几个少年,不停的往这边张望。那几张面孔倒是有些眼熟,基本上昨天晚上都在新房里出现过。
沈宜晴眼角余光早已留意到了他们的频频注目,却克制着回视的冲动,只微微侧过了头,和沈宜华低声说起话来。
那几个少年都是齐家的儿郎,和齐箫都是堂兄弟。见状都挤眉弄眼的笑了起来。其中最小的那一个只有十一岁,叫做齐勉。是常氏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