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完结+番外第38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完结+番外作者:肉书屋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完结+番外第38部分阅读

了……”声音哽咽,低泣,“却怎么舍得……人无完人,他也不过是好名声罢了……”

胤禛弘晖连连劝慰,胤禛急道:“皇阿玛自然是没错的,不过是底下那起子奴才辜负了皇阿玛的信任。皇玛嬷切不可为此伤心,不然是孙儿的大罪了。”

琬潆轻拭去泪水,“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你即位也不只三年了吧。哪怕是在你皇阿玛眼里,他们是臣子,是奴才,你是儿子,是继承人,孰重孰轻,一看可知。你待大臣们宽和,给了他们体面,他们若不尽忠报国,那也无妨……”琬潆笑得极为开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有什么东西不是你的呢?只不过暂时放在他们家而已。”

胤禛心领神会,又把自己由来已久的想法,诸如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等一一解说。琬潆仔细沉吟片刻,方才道:“大的路子是不错的。只是这几项虽是极好的国策,却牵连甚广,被触动利益的人也不少。不要急,慢慢来,要稳,不要给他们串联在一起的机会。”声音转冷,“但个别地方,杀鸡儆猴也是要的。”对胤禛道:“具体法子,你和臣下们商量着办。”

琬潆和胤禛又谈论了许久,琬潆仿佛极为担忧时日无多,想要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一番,但终归精神不济,叹一句,“明知道你是个能干的,不须我担心,却总想多替你操点心……天下的长辈大概都是如此。”斜靠在榻上撑着额头,十分疲惫,声音虚弱道:“我还记得那一年,圆明园进上来的点心不错,都是你亲自种出来的米面。胤禛你去瞧瞧膳食齐了吗?让我静静歇歇。”

琬潆缓了许久,才强撑着对留下的弘晖道:“你是你皇阿玛唯一的嫡子,又是长子,你其余兄弟很难与你相争。但正因为如此,你才更危险,更要小心。”弘晖有些怔忪,跪下道:“弘晖有些不明,老祖宗教我。”琬潆长话短,压低声音说:“你二伯为太子何其尊贵,还不是被你废了!你说,他到底是输给了你皇阿玛……还是输给了你皇玛法?”

不知道反而不担心,一旦知道头上悬挂了一把利剑,恐怕没有人能不变色。弘晖惊地跌坐在地上。琬潆低声道:“起来!皇父皇父,既是父亲,却先是皇帝。要孝顺,你要和他亲近,不要给外人离间父子的机会。要谦恭,不要让君主觉得威胁。”面色变了变,艰难地吐出几句话,“再不然,祸水东引……”眼角已有晶莹,拿手盖住,虽是挣扎,仍然道:“胤禛继位忌讳胤禩等人。若有他们在,吸引你皇阿玛的戒心,你反而是安全的。”弘晖泣不成声,“老祖宗待我的大恩,我如何能忘……”

虽然早在琬潆六十大寿的时候,玄烨就极为孝顺地修建了皇极殿等一组建筑群,作为寿礼,美轮美奂,花木相映。但琬潆最喜欢的,始终是景仁宫和养心殿。琬潆回宫,在养心殿静养,不几日,病情恶化。召佟家老幼入宫。虽说外男不得擅入后宫,但养心殿严格来说,不能算作是后宫的一部分。何况太皇太后要见娘家人,谁会阻拦?便是素来喜欢挑刺的御史们也不敢说话,毕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恐怕是太皇太后最后一次见娘家人了。

琬潆虚弱的一一看着佟家众人,佟国维在胤禛继位的第一年过世,极尽哀荣。如今和自己一辈的,就剩下琬潆一个,就连玄烨都不在了,而唯一的女儿明岚,尚且不如玄烨长寿。便是在现代,能活到十岁,也已经是长寿了。琬潆逐个思量着佟家众人的素日的品行和手段,偶尔问几个问题,最后单独留下的隆科多。没有人知道琬潆和隆科多密谈了什么,但之后并非长子的隆科多成了佟佳氏的族长。

次日,上谕,招先帝诸皇子皇孙,为太皇太后侍疾。除了被圈禁的几个,其余俱携妻儿入宫。琬潆已经很虚弱了,靠在床头,胤禛坐在她身边,弘晖侍立在一侧。琬潆微微皱了眉头,流光立即心领神会,对胤禛道:“回皇上,太皇太后是不忍福晋们辛苦,先让她们回去吧。”胤禛立即传旨,琬潆眉头微微舒展,这种时候,她没心情去见那些毫无血缘的女人。

孙子孙女,连年纪比较小的,都被奶妈抱着,到琬潆面前让她看一看。接着是康熙的皇子们,皇女们远嫁,很多都来不及回来。最后允祉、允祺、允祐、允禩、允禟、允礻我、允裪和允祥被留下。十四阿哥允禵被贬去守陵,并不在。

琬潆示意流光取了遗诏给胤禛,强撑着坐起身,胤禛连忙扶着她。琬潆目光一一扫过众人,道:“胤禛,善待的你的兄弟们。但是若有人事君不忠,本宫也不忍心让你背上手足相残的罪名。”眼睛陡然明亮,道:“本宫是不在乎名声的。逼迫世宗皇帝妃嫔殉葬,残杀宗室,使勋贵被抄家流放……再有不敬婆母,独揽大权……还有什么妖后祸国……”

胤禛刚想说话,琬潆止住他,继续道:“这些流言和罪名,本宫都听过……”抬高声音道:“可是本宫不在乎!”大口大口喘气,等了许久,道:“那本宫也不再乎多上一条残害子孙的罪名……”胤禛惊道:“皇玛嬷!”诸王亦不可置信地抬头。琬潆道:“本宫给皇上留下了一道遗诏,是关于你们的。你们也是本宫的孙子,不要怪本宫心狠……”

允礻我粗声粗气的怒道:“皇玛嬷,四哥是你的孙子,难道我们就不是吗!”琬潆的声音逐渐柔软低了下来,“爱之则为之计深远,你们不要走上岔路,自然能报一世荣华……都好自为之吧。”不由得苦笑,自古以来,争夺皇位而不成的,有几个能得善终。如果自己不留下这道懿旨,只怕胤禛定会找机会除掉胤禩等人。琬潆只盼着,这道懿旨能给胤禛一个定心丸,让胤禩等人不成为威胁,反而能得一线生机。何况弘晖想必也会做些动作,保胤禩等人性命。

众人心情各异,皆退下去,琬潆身边最后只剩下胤禛一人。琬潆一件一件地交待身后事,胤禛且听且泣,不住点头表示记得,突然讶声道:“皇玛嬷!”琬潆使出全身的力气,握住胤禛的手,道:“我自然希望大清朝千秋万代传下去,可是说句实在话,时间最长的周朝也不过传世八百载。胤禛……我的话,你不明白不要紧,不赞同也不要紧……”

加重语气,“你一定要把这些话传给后世子孙。我留下两件东西,其一乃《诫子孙书》,有国策九,你要好好参详,不是一代两代能完成的,要秘传子孙后代。”指着一个密封的木盒道:“这是第二件东西,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诫子孙书》中,最后一条,如果有哪一代子孙明白了,就让他打开盒子,查看里面的东西。”

肃容道:“胤禛,这是我能为爱新觉罗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你可一定要答应我!嗯?”方才听到的,实在惊世骇俗,胤禛挣扎了一番,终于在琬潆锐利的目光下点了头,道:“孙儿就是不明白皇玛嬷的深意,至少会把这些东西流传给儿孙。”

琬潆送了一口气,身子软了下去,断断续续地道:“你不要太劳累……胤祥和你素来要好,可以委以重任……弘晖是好孩子……可堪造就……佟家是我母族,太过尊荣……三代之内,不可再出皇后……你的兄弟,无有大错,放他们一条生路……”想了想历史上的慈禧,突然道:“我曾左右废立……在我之后,后宫不可干政!”

琬潆的气息陡然微弱下去,胤禛连声唤太医,握着她的手不住道:“皇玛嬷,您再忍一忍,太医一定有办法的……你多少风浪都过去了,这一次也一定不会有事……”琬潆的声音已经很虚弱了,胤禛不得不将耳朵凑近,才能听清楚。“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一天总会来的……我和孝庄太后一样,都是没有儿子送终……但幸运的是……我有一个……一个好孙子,足矣足矣……”

琬潆陷入迷离,胤禛哀泣难止,琬潆似有心愿未了,最后交代道:“我一声争强好胜,最不喜有人压我一头。世祖身边有他正经的妻子惠安皇后,又有着他的挚爱孝献皇后。我不与世祖合葬。”胤禛见琬潆气色微微红润,连说话也顺畅多了,心里明了,这正是回光返照,越发泪流不住。

“我身后丧葬,你可以询问流光,她知道我的心意。至于谥号,我自知未曾做到贤淑宽仁,也不愿意要这样的称呼……”琬潆的目光逐渐涣散,“在我的谥号中,用‘元’字,万物之始的‘元’……”

雍正三年春,太皇太后佟佳氏崩。上力排众议,停梓宫于奉殿,不与世祖皇帝同葬,下旨于圣祖仁皇帝皇陵附近,另起新陵。下令议太皇太后之谥号。

琬潆身后引来种种争论,对于这位手腕狠辣的摄政皇太后,众大臣畏惧有之,崇敬有之,非议有之。谥号,是给一个人盖棺定论。围绕着琬潆的谥号,众人争论不休。

平郡王讷尔苏最先上奏说,太皇太后固然圣明,却于孝道之上略有不足,且曾强令世祖皇帝妃嫔殉葬,小节有失,不宜用贤、德、淑、敬、惠、诚、顺、和等字为谥号。宗室有人上书响应,同时一批恪守礼教的汉臣,认为太皇天后不与世祖合葬,很不成体统,也同样认可讷尔苏的上奏。

虽然琬潆已经言明自己不要贤淑之类的谥号,胤禛仍然怒不可遏。琬潆生前,极力打压宗室,削减宗室的权利,宗室心有怨愤,是可以预料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胤禛是琬潆抚养长大的,必不肯在谥号上让她受委屈。表面上是谥号之争,实则是部分宗室,以及不得胤禛欢喜的康熙朝宠臣,借此向新皇施压,希望能使胤禛妥协,以攫取更大的权利。

同样,胤禛的亲信,佟家的党羽,也同样被激怒,开始反击。琬潆摄政多年,并把自己的班底交给胤禛,这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这些臣子同样不能坐视讷尔苏等人达成心愿。一时之间朝廷众臣俨然分成了三派,以讷尔苏为首的一派,新皇宠信的一派,以及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表示沉默的一派。

这便是雍正四年的“谥号风波”。

后世史学家们戏称,昭敏皇后摄政之初,以一场抄家风波站稳脚跟,在她死后,由她的谥号引起另一场抄家风波,雍正皇帝从此进行了中央集权。这场博弈在半年后,以讷尔苏因贪婪罪被革爵而告终。当然,余及之处,众多宗室和大臣被抄家夺爵。讷尔苏的岳父曹寅是康熙宠臣,此时曹寅已经过世,但曹家和姻亲李家,没有避免抄家流放的命运。这是雍正年间,朝堂上第一次洗牌。

后来有人推测,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和十阿哥允礻我等人,被雍正忌讳,但却比雍正的亲弟弟允禵的下场好的太多,这于胤禩等人在雍正四年的“谥号风波”中的表现分不开。那时的胤禩等人并未推波助澜与雍正作对,而是令人吃惊地保持了沉默,而在此后胤禩等人逐渐淡出朝堂,沉寂下来。雍正虽然收回了胤禩等人在康熙朝时拥有的权利,却不曾赶尽杀绝,放任他们成了富贵闲人。弘晖即位之后,给胤禩的独子弘旺加封了亲王爵位。胤禩等人无疑比后来被夺爵的胤祉和终身被迫守陵的允禵要好太多。

雍正四年十月,胤禛下旨为已故太皇太后加谥号为,孝康章昭敏武德仁宣懿纯靖育天翊圣元皇后。后世史学家常成其为昭敏皇后,或者昭敏圣元皇太后,在少量情况下也称孝康章皇后。

这个谥号其实已经僭越了应有的礼数。按照清朝上谥号的一贯规定,昭敏皇后应该跟随自己丈夫的谥号被称为章皇后。然而,昭敏皇后不但没有遵循这个规定,反而在并不是世祖皇帝发妻的情况下,被尊为元皇后。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哪个大臣敢因此而上书反对了。

雍正帝给出的解释是,皇玛嬷乃有清以来皇后摄政之第一人,实可配“元”字。何况皇玛嬷的谥号中已经有了代表世祖皇帝的“章”字,不必在顺序上多做计较。

昭敏皇后的寝陵,从雍正年间开始修建,足足花费了十多年,一直到雍正帝的儿子即位时,才完工。其中放入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此后,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向皇陵内倾倒大量水银,直至整个地宫皆填满水银,清朝皇室往寝陵中灌入水银的习惯,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清史稿中有关于昭敏皇后谥号由来的记载和解释,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孝”是一贯作为我朝皇后谥号中的第一个字,“康”是说她的长寿与多福,“章”是代表她是世祖的皇后。

“昭”是皇皇其华、功照千古的意思。“敏”者,锐也。既是在赞美她敏于政事,又在暗示她的手段锋利。“武德”是在赞美皇后平定三藩的功绩,“懿纯”二子,皆是指女子的美好。

“靖”者,定也。是在赞美她能使天下安稳,河清海晏。“育天翊圣”是说,她既是圣祖仁皇帝的生母,又抚养教化了世宗宪皇帝。而“元”,不说是昭敏皇后僭越,而说是世宗皇帝孝顺,这就是为尊者讳了。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番外3少年天子上

番外3少年天子上

朕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从来没有人想到,最后继承大统的竟然会是年幼的朕,即使皇阿玛给朕起了福临这个名字。在朕之前,有太宗长子,军功卓著的豪格,有在皇阿玛万分期待中盼来,宸妃所出八阿哥,在朕之后,也有着生母尊贵的博穆果尔。当朕被多尔衮报上龙椅的时候,朕还是懵懵懂懂,但是所有的叔伯兄弟大臣都在那时向朕跪下,三呼万岁,满洲的男儿,在骨子里就是热爱战功和权利的。

也许朕曾经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但当朕慢慢长大,却渐渐明白,自己能登上皇位,不过再也“巧合”二字。只是巧合,朕甚至不能确定,那算不算一种幸运?又或者,如果朕不是大清的皇帝,会不会过着另一种更幸福的生活。

同样,多尔衮,那个把朕扶上皇位的男子,对他,朕终究分不清是何种感情,幼时的感激和慕孺之情,朕一度把他当做阿玛一样崇拜,长达后的厌恶和恐惧。尤其是他和皇额娘之间的事情始终风风雨雨,难辨清楚之后,这种厌恶逐渐转变为憎恨。朕和皇额娘的关系,也是在那时开始变得很恶劣。或者……朕和皇额娘,究竟有没有过母慈子孝的日子?也许,在皇阿玛还未驾崩之前,是有过的吧。可是那短短的几年时光,早已经淹没在记忆里,连画面都已经模糊了,最后只剩下无休无止的争吵,从不曾褪色和忘却。

朕才是大清的皇帝,朕绝不容忍有人凌驾在朕之上,皇额娘不可以,多尔衮更不可以!多尔衮死了,可是朕却没有一丝的高兴。朕甚至更希望他再多活几年,到朕成长,足够打败他。可是,他死了,他不是死在朕的手里。朕的心里空落落的,长久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陡然消失了。朕始终不能忘记,到头来朕都不曾打败他。多尔衮死了,还留下一个大麻烦,一件婚约,朕和科尔沁亲王之女的婚约。

那是朕的表妹,朕母亲的嫡亲侄女。这门婚约无疑可以增加蒙古对朕的支持,但是,朕不能不想,多尔衮他怎么会这么好心,去为朕选择一门有利的亲事。何况,对这门亲事对满意的,应该是朕的皇额娘吧!皇额娘的面子真不小,多尔衮在心里可是把她这个做嫂子的看得比朕这个亲侄儿还要重。

无论朕有多么不情愿,娜木钟还是被娶进了门,无子又善妒,频频和朕争吵。而皇额娘,她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和朕说,满蒙联姻是历来国策,为了大清的江山,朕应该善待皇后。真不知道,这是为了朕大清江山,还是为了蒙古!可是,皇额娘她忘了!这已经不是满洲要依靠蒙古的时候了!朕满洲入主中原,成了锦绣河山的主人,而蒙古依旧龟缩一隅。从山海关被打开的时候,就注定满洲和蒙古自己的关系,必然会改变。

朕和娜木钟关系不睦,后宫也多是蒙古妃嫔,皇额娘为朕所选的,来自蒙古的贵女,骄矜而高大的蒙古女人。大婚以后的日子很苦闷,加之多尔衮死了,但有很多国事朕都还没有上手,处理朝政十分艰难。于是,朕常去找玉林秀求教佛法,佛法总能让朕静下心来。

在广济寺,朕遇到了一个女子,那时朕并没有想到,这个女子和朕之间会有这样深的羁绊。她身量尚未长开,但是气质太盛,太过明艳,只要一眼,就让人难忘。而且眼波流转一件,带着些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淡淡风情和嫣华。朕第一次见到,有女子能这样特别,带着自相矛盾的,与生俱来的雍容凌厉和入骨妖娆。在她以前,朕一直以为蒙古的女子粗鲁无知,只有汉家细心教导出来的闺秀才是。

玉林秀的说,她抽到的签文非常难得,主夫君子嗣贵不可言。贵不可言?京城这样到处是贵人的地方,还有是怎样的尊贵,才算是不可言?朕爱读汉家的史书,曾经看到过一段文字,隋朝文帝让相士给自己的几个儿子看相,相士单单说杨广贵不可言,后来杨广成了炀帝。

贵不可言,从来都是用来隐晦的指天子之贵,九五之尊呀!得到这样签文的女子,换做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可能放她别嫁他人吧,何况朕本是一个极信佛法信因果的人。还好,她是满洲的格格,先要经过选秀,才能论及婚嫁的。

在选秀的时候,朕果然又见到了她,原来她是佟图赖的女儿,便将她封为了佟贵人。这一次的选秀很不痛快,皇后拦着将秀女的位份压得很低,连皇额娘也偏帮着她。难道朕满洲的贵女竟比不上蒙古的女人吗?再次见到佟贵人是在御花园,她在和其他刚入宫的贵人们比赛骑马,姿态翩跹,似莺似燕。;离她入宫已经两个月了。

虽然朕心里清楚,后宫的女子好几年都见不到圣颜是不奇怪的事情,但心里仍有些觉得对不起她。那天晚上,朕去了景仁宫。她叫琬潆,很好听的名字。真是一个惊喜!琬潆不但容貌极美,难得的是才情出众,不像后宫很多女子那样看不起汉学,相反,她对诗文典籍广知深见。朕是否可以期待,这就是朕等到的,相知相守的眷侣。

这以后朕就常去琬潆那里。或是来景仁宫用膳,或是找她探讨汉学,下一盘棋,听一支曲子,又是干脆只是为了稍微睡上一会,或者让琬潆给朕泡一杯茶。那一年,朝廷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都很不乐观,朕和皇后关系日趋紧张,朕不愿意向皇额娘诉说困惑,因为她总是找机会告诫朕要和皇后和睦相处,早日生下皇子。于是,琬潆的景仁宫,成了一处温馨的所在。朕无意中发现,精通汉文和各地地理民风的琬潆能够弥补自己由于语言素养而在朝政上出现的不足时,只是她并不愿意插嘴,反而提醒朕去询问太后和皇后,还为此和朕闹了几回便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