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样美妙的一段音乐啊,清丽,婉转,力度十足,声声投落在听者心间,引起一阵阵自然的共鸣。内心的某处被触动着,跟随着呐喊着……
行云流水般的音乐还在继续,心儿随着乐曲的走向越荡越高,内心深藏的情感决堤而下,直冲心房而去,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此时,人们已无法读懂自己的心了。他们,到底是被音乐里的情感感动着,还是被单纯的被乐音感动着?只知道当最后一个音符消失的时候,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不能自拔。
沉浸在琴声营造出来的美妙氛围里,众人的心思都不在台上。但突然的,琴声缶声戛然而止,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紧随而来的一声沉闷的鼓响,犹如远古传来的神灵的声音,又重重的敲打在众人心上,使得人心再次为之一震。围坐四周的人都禁不住惊讶的向台上看去。
只见大红的幕布被缓缓拉开,一个紫色娇小的身影跃然而起,每一个翻转,每一个落下,灵巧的双手和赤裸小巧的双脚都在身下的巨型大鼓上打出一声声扣人心弦的野性节奏。随着那一声声坚实沉闷的鼓响,那个一身紫衣面覆紫纱的女子旁若无人的在大鼓上轻舞跃动。
鼓点一声声响起,渐渐的由缓至急。一声急似一声,一声重似一声。细密如六月的暴雨的鼓声排山倒海而来,连绵不绝,令人窒息。震天动地的鼓声,不停跃动的身体,仿佛在演绎着一个挣扎的灵魂,一个渴望救赎的灵魂。悲壮肃穆的鼓点,把人们的心卷进了一个埋藏千古的神话里……
空气仿佛冻结了。众人深深感受到它正在逐渐得变得不安。火光摇曳中,那紫色的身影,义无返顾的纵身一跳,悲壮异常,豪情异常,绝美异常,动情异常……
一头黑亮的长发,没有任何点缀,随着身体的跃动,翻转,在空中自由舞动,自成一道风景。
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如被唤醒的灵魂,在火一般的炼狱里苏醒,挣扎着,忍受着,坚持着。无比震撼的粗犷雄浑,撼动人心,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名女子击出来的。
突然间,那在巨鼓上狂舞的少女一个飞跃,手脚并用,在巨鼓上击出最最震撼人心的一记重响,然后纵身一跃,从鼓上跳下,结束了表演。
第二章紫恋
碧城,位于建祥国中南部。它是建祥第三大城市,排名紧跟在南城北城之后。
这里山清水秀,建祥的母亲河云江在此横穿而过;这里盛产美人,青楼林立,是建祥有名的风月之地,是男人的温柔乡,伊甸园;这里是故国都城遗址,是文人马蚤客卖弄才华的好地方。每年春试前后,都有大批的寒窗学子聚集在此,舞文弄墨。
春风楼,碧城最大的青楼。相传,这里美女如云,就连随手抓到的一个伺候的小丫头,也是长得清秀可人。
春风楼的头牌,当仁不让的就是碧城最美的女子。
三天前,若有人问碧城第一美女是谁,都会回答:春风楼头牌清燕。但,从今以后,大家都不确定了。
还记得从雅间传出的细密鼓点,还记得那个浅紫色的玲珑身影,还记得那些个大人们失魂落魄的从春风楼里走出来的样子。
一夜之间,紫恋这个名字,红遍了碧城。
但,细说起来,竟无一人将她的面容看个仔细。在众人的印象里,只有一抹浅紫的影子,和着沉闷的鼓点,一直在脑海中盘旋舞动着。自始至终,那个姑娘连脸都没露出过一下,幕布就已落下。等他们回过神来,一切已经恢复原样。那位姑娘,似乎从未出现过。接连三天,都是这样。
向其他姑娘打听,只知道她名叫紫恋,是春风楼新来的姑娘,才来半个月不到。她常穿紫衣,面覆紫色面纱,善舞。据说,这位姑娘行踪极为神秘,她不见外客,不与楼里姑娘私下来往,只是每月献舞一次。因现在是开头,连献三天。她住在凤凰楼,春风楼历代花魁居住的地方,她在还未登台之前便搬过去了。除了老鸨,无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在春风楼,她也一直戴着紫色面纱,在舞台上也是一样。
单看她的身姿,已是妖娆动人,料想那面纱下的脸庞,应也是不俗的。
有人去问老鸨,要求见她一面,若能春风一度,自是更好。老鸨婉言拒绝。
能在碧城把春风楼做到最大,光靠碧城的这些主顾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老鸨背后有人。这人,是当今皇太后的侄子,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从一品的官位,又是皇亲国戚,没人惹得起。连带的,老鸨和她的春风楼也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当下,老鸨明摆着护着这个紫恋姑娘,自是没人再敢提出过分的要求。
但越是这样,众人对这个紫恋的好奇心便越重了。众人猜想,到底是怎样的姑娘,能令老鸨关爱至此?为何她要覆着面纱?为何她一月只献舞一次?她的舞技如此惊人,为何以前就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位姑娘的大名?
见过她的舞姿的人,把她夸得是有如天女下凡,夸得没见过的人口水直流,蠢蠢欲动。
不久,女子的阳刚之舞在建祥流行起来。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与正文无关。
第三章紫恋其人
这就是作为全国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好处。除却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北城和作为经济中心的南城,碧城,依江而立,是建祥的水陆交通枢纽。这里人员往来繁多复杂,也是传播交换消息的一大据点。
几天后,紫恋这个名字被来往船只马匹带到建祥各个角落。而当紫恋这个名字传遍大半个建祥,连远在千里之外的纨绔子弟以及舞蹈爱好者也摩拳擦掌备车备轿准备前来一睹她传说中的惊世舞蹈之时,他们的热门话题紫恋姑娘,正带着贴身丫头在碧城的大街小巷闲晃悠。
“蝶依,你看,这个珠花好不好看?”走在前面的女子顺手从路边的小摊上捡起一只素雅的朱钗,往头上胡乱一插,便回头问起一直紧跟在她身后的女子。
“好看。”被唤作蝶依的女子应道,面无表情。
“是吗?那就买了吧!”前面的女子闻言露出一个微笑,接着转身便走,边走边对被她抛在身后的小贩说道,“我身上没带钱,你找那位蝶依姑娘吧,她是我的钱袋!”
“多谢姑娘,那只朱钗值一两银子。”小贩对着剩下的女子讨好的笑道,伸出手来。交钱吧!
“小姐——”女子望着主子戴着朱钗远去的方向,欲哭无泪。无法,只得拿出钱袋,掏钱,然后飞奔向渐行渐远的女子。她的动作熟练无比,像是演练了千百遍。
好不容易追上前面的女子,蝶依拦下她又伸向可爱糖人的魔爪,苦着一张脸道:“小姐,不能再买了。每次出门你都买一堆东西,吃的玩的,回去堆在那里又不用,好多我都送给楼里的丫头们了,现在你房间里还堆着一堆。再买,就真的要请丽妈妈专门给你整理出一间房子来堆放这些杂物了。”
“啊?有这么严重吗?”女子回头,看到蝶依手上捧着的大盒小盒,像是被吓到了。她从未注意过!她只是每次上街,看到什么好玩就买了,也没想太多。
“有。”蝶依点头,苦口婆心劝道,“小姐,再说你也不能乱花钱呀。钱的来之不易,你深有体会的,还记得一个月前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吗?粗布衣衫,粗茶淡饭……”
“蝶依,我错了。”女子垂下手,顺带的垂下眼皮。完蛋了,蝶依的老婆婆性子复发了!
“小姐,你知错就好”,蝶依话里的严厉减轻了些,抱着东西继续说道,“我们要忆苦思甜,不能才刚过上好日子就忘了过去……”
她错了!她真的错了!她不该因为长时间没逛过街就拉着丫头出来闲逛的!她怎么忘了,蝶依教训起她来从不嘴软,她最怕的,就是她的教训啊!
逛街的兴致被蝶依的喋喋不休敲得粉碎,女子耷拉着脑袋在丫头的教育声声中回到凤凰楼。
不错,这一对主仆,正是前日在春风楼献舞的女子——紫恋,和她的贴身侍婢蝶依,也是从李家出走的李家大少夫人司徒明镜和她的丫头小蝶。
第四章沦落风尘
要弄清楚她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还得从她们离开李家的那天开始说起。
尤记得那天傍晚,她们以多么潇洒的姿态走出李府,走向广阔的世界,两人的心中都是喜悦异常,豪情无限。
但她们的喜悦,她们的豪情,在下一刻被当头一盆冷水浇得只剩下一点星星之火——她们没有带钱!
司徒明镜作为掌管内权之人,手头是从不带钱的。她想要什么,直接跟旁边的人说一声,自有人去府库领了银子买来给她,她没有带钱的必要;而小蝶,每天府里大把大把的银子从她手中流淌而过,为了避免假公济私的嫌疑,她是不会把钱放在身上的。而那天,主仆二人走得太过爽快,也没回去收拾收拾东西,挥一挥衣袖,告别了李府的人们,就这样——走了,身上一个子儿都没带。
这个现象,还是在司徒明镜豪情万丈的对小蝶说出她的游遍五湖四海的计划后,主仆二人前去雇马车时小蝶才发现的。
司徒明镜那个悔呀!她怎么就忘了带些盘缠呢?怎么说她嫁过来的时候也带了六十箱嫁妆,只比五姐姐的少六箱,而且细算起里面东西的价值,远比五姐姐这个嫡女的嫁妆还要贵重许多。司徒南瑞真是大出血了,什么贵重首饰精致衣料什的几乎都给她备了一份,这也是李融君认定她是司徒南瑞最宠爱的女儿,对她处处通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但已经走过路过错过,她才不吃回头草,便与小蝶大眼瞪小眼一刻钟,无奈的叹口气,拔下头上的首饰,卸了臂上的镯子,脱了身上的华贵衣服,统统拿去当铺当了,换了二十来两银子。再去买了几件粗布衣裳,打扮成走亲戚的两姐妹,她们雇了一辆马车,开始在国内漫无目的的溜达,哪里景致好往哪去。
等到钱用得差不多了,她们刚好来到碧城。
当然,这其实都是司徒明镜计划好了的。她的目的是逛遍建祥名山大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需要不少钱。可是钱怎么来呢?只能自己去赚了。自己怎么赚呢?她一路赏景一路思考。终于,在车夫提到碧城这个男人的天堂时,她一拍大腿大叫道:“我怎么忘了,穿越必到的地方之一——青楼啊!那可是个赚钱的好地方!”
然后,本着赚钱要趁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的宗旨,她找到了春风楼的老鸨,丽妈妈。
舞上一曲,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两人达成协议:她在春风楼卖艺,得到的钱五五分帐;卖艺不卖身,什么时候见客,见什么客,她说了算;老鸨保她平安,她免费为春风楼训练一支舞蹈队伍;大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自觉赚够钱了,她想走便放她走,不许阻拦。
那老鸨也是见过不少大世面的,她见司徒明镜气度不凡,舞技精湛,说话不卑不吭,便断定她不是青楼出身,再加上这通身浑然天成的高贵气派,肯定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姐,只是不知是家道中落还是什的。但不管怎样,这一定是个赚钱的主,先留下她再做打算不迟。
两个各怀鬼胎的女人签字画押按了手印。
于是,便有了那晚的一幕以及日后的精彩生活。
第五章藤王阁
云江边上有一座楼阁,名唤藤王阁。
此藤非彼滕,它不是现代的滕王阁。
相传,这位藤王是建祥的开国功臣,随祖帝起兵前是个卖草鞋的,最爱与藤蔓为伍。等建了国,先帝便封了他一个藤王的名号,又赏给他碧城这块封地。拖家带口来到碧城,他这个爱好还是一直没有改过。他特地命人在云江边上建了这座楼阁,又在阁外种了许多了爬山虎之类的葡萄科植物。夏天他便携全家来此避暑消夏,没事的时候,他还常常编两双草鞋来玩玩。
不过,应了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话。他的子孙耽于享乐,不思进取,还常常仗着祖先的威名欺压民女,抢夺民产,行为及其影响极其恶劣。有人一纸诉状告到北城,皇帝大怒,把藤王子孙悉数贬为庶民,家产充公。一时人心大快。
时至今日,藤王阁,已成了碧城几大必看的景点之一,文人路过,定是要题字留念的。
这个藤王阁,至少还有一点和现代的滕王阁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是文人志士缅怀古今的场所。
当紫恋听说这个故事后,马上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害得丽妈妈心惊不已,一度以为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唯有随儿不动如山。
随儿是小蝶在春风楼的化名。在外,她是佟镜遥的丫头蝶依;在内,她是紫恋姑娘的丫头随儿。世上已不存在小蝶这个人,她早已为不治而亡的司徒明镜殉葬去了。(司徒明镜走后,李泽玉对外宣布,荣华夫人身患重病,药石罔医。两个月后,噩耗传来,荣华夫人不治身亡,丫头小蝶,悲痛欲绝,在司徒明镜断气的当晚,悬梁自尽。李泽玉感其忠诚,将其葬于司徒明镜墓地旁。)
既然这个藤王阁这么有名,怀抱游遍建祥名山大川的伟大志向的紫恋又怎肯放过这个机会,便简单收拾一番,与蝶依出发了。
眼见为实。
紫恋不由的发出感慨:藤王阁,果然是名不虚传。
远远看去,一座高阁耸立江边,碧色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气势恢宏。其屋顶四角高高翘起,宛如鸟儿大张的翅膀。俯瞰滕王阁,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
近看,其形式古朴,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入口处有汉白玉长卷式石碑一幅,碑上刻有藤王生平。两级高台踏步和踏步以及楼阁外围栏杆皆为花岗石打凿而成,古朴厚重。阁内二十四根朱漆大柱支撑起楼阁的全部重量。走进阁内,迎面墙壁上画有藤王画像,因年代久远,已不易辨识。其它各处墙壁、围栏、柱子上都刻有来往人物的诗作画作,已是伤痕累累。很有历史价值。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远处街道迂回曲折,错落有致,云江浩浩往天际流去,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第六章调戏
藤王阁里游客不少,大都是从四面八方来到的文人雅士。大家聚在一起,品诗作画,好不热闹。
相较来说,紫恋主仆二人,则像两个异类。不为别的,只为她们都是女儿身。
说起女的,这里其实也有不少,但都是被男人带来的,要么是作为丫鬟在一旁帮忙磨墨铺纸,要么是作为青楼名妓被邀赏景。她们刚好两样都不是。
其实,最初紫恋也想着女扮男装来着。但怎奈在李府好吃好喝养尊处优了一年,又是她成长发育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她的第二性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就算穿上男装梳起男士发型,细细的眉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粉嫩嫩的小脸,加上纤细又娇小的身躯,怎么看怎么是个娇滴滴的女娃娃,半点儿也不像个男孩子。
努力半天,她宣布放弃,决定还是用本来面目出去见人好了,这样也自在许多。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她们的格格不入。但管她入不入,紫恋不管别人,她自己玩得开心就好了。
不过,她不管别人,不代表别人不会管她。两个衣着素雅的俏丽女子,在没有眼光纨绔子弟眼里,就是被调戏的最佳对象。很自然的,倚在栏杆上凭栏远眺的主仆二人被一群恶奴团团围住了。
很俗套的镜头出现:一到个打扮得极其夸张的男子,摇着一把画着猛虎下山的扇子,以自认为潇洒的姿态走到她们面前,再拿出一张自以为迷倒众女人的笑脸,道:“在下罗平,父亲不才正是碧城运盐司运判,不知可否请姑娘府上一叙?”
这就是被调戏,用现代化来说,就是搭讪啊?感觉嘛,还不赖,要是搭讪之人衣着打扮再正常些就好了,他长得还是不错的。
“原来公子就是运盐司运判之子啊,失敬失敬。”运盐司运判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应该是跟盐务有关。
紫恋也摆出一张虚伪的笑脸,福一福身,道:“奴家对公子敬仰已久。”
“是吗?”又有人发觉到自己的男性魅力了,罗平笑逐颜开。
“是啊。”紫恋睁着眼睛说瞎话,趁着他心情好又道,“只是——奴家姐妹今天是专程来赏景瞻仰名家诗作的,才刚来呢,什么都没看到,就走了,错过了多可惜!”
“你们可以明天再来嘛!”罗平道,摇扇子,摆造型。姑娘动摇了,有戏!
“可是,奴家是随父亲去给北
穿越:爱?飘摇第19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