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千恩万谢正要进城,却听身后伴随着马蹄声忽然又响起了一阵喧闹,紧接着城门里又跑出了两队兵丁,兄弟俩也被几个好心门丁赶到了一边。人群喧闹中,已经能够听到远处鸣锣的声音了。
“这是哪个大官来了?”民不与官斗,虽然一干百姓等着入城已等了不短的时候,可是如今听到了锣响,顿时以恐怖的纪律性拖儿带女赶着牲口让在路边。那头先来开路的两骑见人群散开,立刻入城去了。
“嘿嘿,这可不是大官,看见刚才跑过的那两个骑马的没?身上穿着的那是晋王府的号衣,听说几天前王妃娘娘带着世子去飘云观进香祈福了,这八成是提早回来了。”某个消息灵通人士在人群中嚷嚷着,“不信,一会看看打在前头的旗牌!”
杨鲲鹏立刻眼睛发亮,本想着进了城还不知如何见到晋王,如今可以算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正要朝前窜,他却被冯子震一把拉住了肩头。
“公子,我去吧。”
“你以为我想自己去拼命吗?”杨鲲鹏苦笑,“你这人心细深沉,却又不会说话,去了又有什么用?说不定反而坏事。也别说什么同生共死的话,我弟弟年岁太小,要是被判个入贱籍为奴什么的,他就交给你照顾了……”语毕,也不等冯子震回答,杨鲲鹏甩开了他的手,冲进人群里去了。他身材矮小,在人缝中钻营倒是很快,眨眼就没了影子……
冯子震和其他人一样低着头跪在那,只是他膝前的黄沙地却晕湿了两点。当年为了让爹娘弟弟活命可以卖身,如今想要恩人活命,却是毫无用处。冯子震心头阵阵钝痛,英俊的面上一片狰狞,攥紧的拳头也流出了血。
杨鲲鹏已经到了前排,看着越来越近的仪仗队伍,努力寻找着銮驾的车顶,计算着自己冲出去的最好时机。
别看他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可是到了现在,紧张和恐惧一样让他浑身发抖冷汗直流!死亡,即使已经经历过一次,可却仍旧无法让他适应——当然,也没有谁能适应吧?
“真没想到,老子也有拦轿喊冤的一天。”杨鲲鹏自嘲着,同时也是给自己打气,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
“冤!枉!啊!”一个小身影窜出了两旁的人流,险险的从一个举旗仪仗的马肚子下边冲向了晋王王妃的车驾!
“冤枉啊——!”愣了一下,在杨鲲鹏嚎出第二嗓子的时候,王府亲兵已经醒悟了过来,不管这是不是孩子,有人惊驾,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杀”!
一把钢刀从杨鲲鹏的头顶划过,不过他个子矮反应灵活,挥刀的人又在马上,所以这一刀只挥落了他的发髻,披头散发着,杨鲲鹏继续朝着车驾跑去,不到五十米远的路,他却跑得肺部如同炸裂了一般,两条腿更是不住的打着哆嗦。
马车已经被一群护卫包围了起来,更有不知多少人,已经腰刀出鞘,步行追赶他而来。(其实是他过分紧张了,也就是五六个)
小孩子的腿就是短,杨鲲鹏苦笑,面对亮晃晃的钢刀,就地打滚扑在了地上:“冤枉啊!”声音已经有些打颤,杨鲲鹏连这几个懒驴打滚,披头撒发一身狼狈,活像个小疯鬼。
銮驾中,晋王王妃拍着被吵醒的世子,抬头问伺候自己的大太监刘洪义:“老刘啊,真没想到本宫也会碰上拦轿喊冤的?本宫过去还都只在唱戏的里边才见到过,听声音,这还是个孩子?”
“老奴听着,也像是个孩子。”刘洪义点点头,其实他一开始是站在马车外边的,当然知道那根本就是个孩子,可这种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一个单身的孩子竟然跑到晋王王妃的车驾前喊冤,绝对不是小事。
晋王妃也是在犹豫,现在的藩王可不比立国之初可以独揽封底的军政大权,在自己的封地上行事无所顾忌。看了看正在揉眼睛的世子,想了想外边那个也是不大的孩子,王妃最终还是软下了心肠:“老刘,带上那孩子吧。等进了王府,让他来见我。”
“是。”
杨鲲鹏缩成一团,双手抱着脑袋,闭着眼睛,咬紧了牙关,其实这几个侍卫也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他也坚持不到现在,可是……
“都住手~”
一个略微有点娘的声音响起,临身的刀锋总算是收了回去!
杨鲲鹏大口大口喘着气,缓缓的睁开眼,汗水刺激得他双眼生疼。“咯吱咯吱”的车轮声响起,王妃的车驾再次朝着大同城门而去。一双靴子停在了杨鲲鹏眼前,他有些懵懂的抬头,看见了一个陌生而且略微有点别扭的老人。
“能起来吗?”还是那个娘娘的声音,杨鲲鹏猛然意识到这是古代的特产——太监!(宦官全世界古代都有==不止中国)
杨鲲鹏皱眉甩甩脑袋,强迫自己的浑身零件恢复运转:“能。”低低的沙哑的声音,原来刚才不知不觉竟然喊倒了嗓子。不过现在第一步总算是达成了,杨鲲鹏顿时又有了力气,用最快的速度从地上爬起来,可是刚起身就是一个踉跄,他的右脚脚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崴了一下。刚才不觉得疼,现在却是用不上力。
刘洪义下意识的服了他一下,杨鲲鹏站稳后,礼节性的朝着刘洪义感激一笑:“多谢叔叔。”
“叔叔?”
“草民……叫错了?”这可是把杨鲲鹏吓坏了,他完全是依着礼多人不怪的想法才加了这句话,又因为不知道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到底该怎么称呼,所以才根据年纪叫了句“叔叔”(总不能叫阿姨吧?),可,看对方惊奇的反应,难不成自己犯了什么忌讳?!明白这人多半是王妃身边近侍,这要是他看自己不顺眼,那可是够他吃一壶的。
“呵呵,没事,没事。就是还没人叫过杂家叔叔呢。”刘洪义露出了一个可以算是有些享受的笑容。这让杨鲲鹏原本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对于第一次看见实物的太监,也有了些迥异于过去电视剧里“厂公”的怜悯。
太监大多是年幼时被父母卖入宫中的,剩下的少部分有些是官奴,有些则是自己活不下去为了一口活命饭这才入宫。否则,在这个男权的社会,无论是父母还是太监本人,有谁会想去当个没卵子的阴阳人?
不过怜悯归怜悯,杨鲲鹏可不会傻到把怜悯表现在脸上的,与众不同的人群,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平等待之。上辈子的杨鲲鹏也是个别分子,所以,他很能够理解这一点……
“叔叔不怪小子唐突就好。”
“哟!哈哈哈哈!”刘洪义这下可以算是开怀大笑了,“你这小子到还是真机灵,怪不得有胆子来銮驾前喊冤!”一拍杨鲲鹏脑袋,刘洪义招手,过来了一个多牵了一匹马的侍卫。
刘洪义利索的上了马,一伸手把杨鲲鹏也拉了上去坐在他身前。
“忘了问,你是哪家的小子?”
“家父山西行都司大同都卫世袭千户杨八福。”杨鲲鹏一边说一边有些紧张,他爹的事已经过去几天了,按理说晋王也已经得了风声,就是不知道,这个便宜叔叔等级是否够了解情况。
“哦,原来是他……”
“叔叔……知道家父?”
“嗯?说你机灵还真是不假,怎么,不但顺杆爬,如今竟然还套起杂家的话来了?”
杨鲲鹏心中顿时一寒,暗道自己太心急。可谁知刘洪义接下来把手放在他的小肩膀上拍了两下:“孩子就该是孩子,聪明可以,但是不要太聪明了,特别是在贵人面前。不过,这几声叔叔杂家却也不能让你白叫……”
含糊不清的两句话,却让杨鲲鹏有些感动,前半句,对方看似威胁警告,实际上却是提点他稍后见了晋王王妃甚至是晋王该如何说话进退,后半句,却是老太监明显的回护和关心了。当然,对方的示好,也说明自己老爹的事情并非事不可为,反而前景不错,否则萍水相逢又是必死的人,人家又何必示好?
但不管为何,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多谢叔叔。”又是一谢,这次却不是客气也并非刻意讨好的功利了,而是杨鲲鹏实心实意……
006显名
进了王府,早有府中的医药供奉外加几个仆妇侯着,刷马一样把杨鲲鹏浑身上下洗刷干净,然后大概处理了他身上的伤口,紧赶着告诉了他些基本的规矩,杨鲲鹏就被带到一间园子外边侯着了。
一路上,杨鲲鹏一直低头看着脚下,仆役们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多嘴不张望,谨守着分寸。等到站在园门外的时候,正是他的右脚脚踝发面馒头一样肿起来的时候,那供奉只给他大概包扎了一下,免得二次损伤,时间紧急,来不及进一步治疗,当他到了园外原本只局限在踝部的疼痛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右腿。
还好,那位晋王王妃并没有让他站多久,可是要走进屋,这对他来说更是折磨。杨鲲鹏不愿意一瘸一拐,那固然可能博取对方的同情,可也容易让人小看了去。绷着劲,忍着疼,杨鲲鹏跟着出来叫他的刘洪义进了屋。
这是个会客的大厅,中间隔着水晶帘子,里边坐了什么人,从外边是看不见的,杨鲲鹏也没那个好奇心去看。
“草民……”
“免礼……呵呵,你这孩子可是真够倔强的,我知道你受伤了,老刘,端把凳子给他坐着吧。”
一进屋,王妃就说了免礼,可是杨鲲鹏仍旧恭恭敬敬的朝着帘子行了礼——不是杨鲲鹏自己犯贱,毕竟从另一个世界来的灵魂谁愿意无端端的矮人一截?可是这个时代,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下鲜明,对方是长、是尊、是上!自己如今还有求于人,那这礼最好是守,被当成小古板,总比当成轻浮浪荡子好。毕竟,“凡是大人物都喜欢个性分子”那只是电视剧。
更多的时候,作为享有特权的上位者,大多对遵守规则的下位者更有好感。如今看王妃的表现就知道,虽然嘴上批评,可是语调倒是有几分喜欢。
行礼之后就座,却是不用坐半个屁股,毕竟这不是某朝,礼制还没到那么虚伪的地步。
“你拦轿喊冤,可有状纸?”
“有!”杨鲲鹏从怀里掏出一条白布,正要跪着呈上,肩旁却被一压,又刘洪义被压回了凳子。手上的白布也接了过去。
王妃接过白布,展开之后也是一愣,只因为她手中捧的竟是一卷血书!
“这是,你自己写的?”
“是。”
“谁教你的?”
“没人教,无笔无墨,满腔冤屈也只能以血写就。”
“……”王妃轻叹了一声,这白布大概是从某件衣裳上撕下来的,上边的字迹初一看不算差,仔细查看便能看出仍旧稚嫩少了时日的淬炼,可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已经是异常难得了。低头看看正探头也朝血书上看的儿子,王妃不由得起了个心思,“你今年多大了?”
“八岁。”
“你放心,你这状纸我收下了。剩下的日子,你便在王府中安心住下吧。”
“谢王妃娘娘……”
杨鲲鹏被人带走了,与母妃约定旁听绝不开口的世子赵璞朝着王妃吐了吐舌头:“好多的血,一定很疼吧?”
“这孩子,也算是神童了。为父申冤,为家奔波,璞儿你可是要和人家学学。”
“我是晋王世子!以后有谁能欺负我家?”
看着儿子,晋王王妃苦夏摇头,儿子天真烂漫是好,可是生在藩王家,如果长大了还是这般天真烂漫就是祸了!
王妃在城外的时候还在犹豫是是否接下杨鲲鹏的冤情,如何到了王府就这么干脆利索呢?
原因自然是晋王已经事先与王妃商量过了。
这个“千户叛国”一案的起因,其实不过是一个想升官发财想疯了的二百五擅自做主而已!
大同府千户所千户冯真去年取了一房小妾,耐不住小妾的耳边风,正好坎儿堡所属坪沟县的王百户得罪了这位冯千户,他就把王百户降为总旗,将自己原来是世袭总旗的妻弟升为了百户。
诚然他也知道他的这位妻弟本身没什么本事,没有还喜欢搞小动作外加是个官迷,所以特意将他放在了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很长时间王百户没被降职的原因,那地方没什么人愿意去。
可谁知道这位百户刚上任就接到了县衙里那边来的通知,说是知县英明,查出了一个鞑子的密探——
有功劳,武人是不能独占的,特别还是杨八福这样一个品级不算高的千户。而且密探这种事情大多是牵扯甚广,杨八福也不敢隐瞒,谁知道今后什么地方拔出萝卜带出泥,把王半仙折腾出来?那时候,不管他知不知道,单就隐瞒不报来说,已经是死罪了,所以现在还不如将这事砸实了,一了百了!
本来按照惯例,应该是各方面联合报上去,当然,在上报的过程中少不了功劳又被自己的上司截留,可是这最大的一份当地的驻军、文官、锦衣卫绝对是拿到了。可是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功劳,这位张百户却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应该”~
不是他看出了什么破绽,而是他觉得这功劳太小了!要是不止抓到了j细,而是有人勾结,那这案子可就大了,案子大了,他的功劳自然也就大了!
当天晚上,张百户就把杨八福一群人给抓了,而赵勇则是原本那位王百户吩咐仍旧和他一条心的手下暗地里做的。
紧接着,杨八福自然是被下了大狱,严刑拷打,就是为了让他供认“通敌的事实”,外加“招供同党”!
这位张百户在兴致勃勃的构陷大案,并且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全都一级一级呈递上去的同时,却不知道他件事引发的动荡,比他想象的要大的多!
当今的朝堂上,正是东厂和锦衣卫互相争斗夺权的时候。东厂原本处于优势,可朝中文武虽然对这两方都看着别扭,但终归锦衣卫指挥使是个三品将军,是个正常男人,相对来说还能容忍一些,所以行事之时也就不免偏向了一些。无形中,让双方形成了僵局。
但是这封密折,以及之后山西铺天盖地发来的奏章,却顿时让形势逆转!
锦衣卫指挥使谢峦,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拿刀劈了那个张溫(张百户名)!不但这种时候挑起事端,而且行事不秘,处事不周,现在距离他抓人才过了多久?可是已经天下皆知了!
谢峦现在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立刻下命令拘了张溫,然后上谢罪折。不过,要是他这么做了,锦衣卫就彻底败给东厂了。所以他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力挺张溫!要是真的最后坐实了这是个惊天大案,为圣上挖出一群通敌卖国的“毒瘤”,那不但得了生路,反而能得圣上信任!
于是谢峦一梗脖子,在朝堂上咬定了张溫不是诬陷。连续几天的早朝,都是以掐架结束……
这些晋王当然都清楚,谢峦这次做的实在太过,要是真让他办成了,不但武将死一片,文臣倒一片,就是他这个藩王说不得也要跟着倒霉。这种事情,他就算是要抽身事外也不行了。正好杨鲲鹏送上门来,他固然是来求晋王申冤的,晋王又何尝不想利用他?
当今皇上先天病弱,耳根子也就软,要是他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孩子千辛万苦替父申冤,还刺血明志,说不得他这位摇摆不定的堂兄就要偏上一偏了!
颢永顺十六年秋八月十六日,晋王上书,书中无字,却附一白卷血书。次日,锦衣卫指挥使谢峦罢职入狱。
这也是“杨鲲鹏”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上……
007无题
颢永顺十八年春四月,晋王府
两年前的那次变故之后,杨鲲鹏反而被晋王府聘为了伴读。可以说杨鲲鹏要是当了伴读,那就等于是提前进入仕途了。不管世子什么时候继承王位,只要是杨鲲鹏一成年,就能在王府里某个差事,品轶的高低还在其次,在王府里当差就算是个旗牌也是比当个厢军千户强啊。
可这要是入了王府,杨鲲鹏身上就刻上了藩王的印记,他以后就别想在仕途上有什么作为了。
历劫归来,总算是因为有人帮衬没丢了老命的杨八福并不知道上边那些弯
盛世华章第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