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名医童养媳 第3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名医童养媳作者:肉书屋

名医童养媳第3部分阅读

代之。

当今太子仁厚有余,智勇不足,因慧宁公主力保,他才稳坐储君之位。沈承荣原配发妻找上门,这正是刺激打压慧宁公主的绝好机会,御亲王一定会抓住把柄,借题发挥。钱益有事求庞家,这就是他送给御亲王的一份“厚礼”。

钱益信步来到汪仪凤身边,沉思片刻,问:“敢问夫人可是汪家师妹?”

汪仪凤冲钱益浅施一礼,“小妇人汪氏见过先生,请问您是――”

“太好了,果然是汪家师妹。在下姓钱名益,永州人士,令尊汪老先生曾是我的授业恩师。恩师回永州原籍之后,我曾登门拜访,还和师妹有一面之缘,师妹当时年幼,恐怕不记得我了。今日难得一见,师妹可否借一步说话。”

汪孝贤在京城时,曾在太学院任职,回永州后,仍以教书育人为业,门下弟子不少。汪仪凤也不知道他的弟子中是不是有钱益其人,听说钱益是永州人,她倍感亲切。见钱益彬彬有礼,她放下心中戒备,随钱益到一旁说话。

“刚听师妹说要找孩子,可是要找两姐弟,他们是彬州人,姓沈。”

汪仪凤连连点头,急问:“钱师兄可知他们去了哪里?是不是在驸马府?”

钱益微笑摇头,目光别有意味,说:“师妹别急,那两姐弟很聪明,他们来求驸马爷周济,驸马爷让他们进府游玩,他们拒绝了,说是要回客栈去。”

“客栈?他们去了哪里的客栈?”

“呵呵,你们根本不住在客栈,他们又能去哪里的客栈呢?这不过是他们的小把戏而已,可驸马爷却信以为真,派人跟踪他们到了客栈。”

“他们没在驸马府就好,我要赶紧回去。”

“师妹别急,不瞒师妹,你和沈驸马的事,我先前听说过,两孩子一来,我就猜到了他们的身份,自然要派人保护,他们现在已安全回到住所了。”钱益微微摇头,轻叹一声,说:“愚兄感念恩师厚爱,无以为报,心中有愧。若师妹信得过愚兄,不防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愚兄拼死也要为师妹讨个公道。”

沈承荣娶公主身份尊贵,背后有强大的皇权势力,而汪氏家族早已没落,他们母子又身份卑微。尊卑明显,谁敢为他们母子讨公道呢?汪仪凤听钱益言语真诚,心中感动不已,却犹豫是不是要说她和沈承荣的事。

……

见沈兴匆匆进来,沈承荣知道有事,和客人应付了几句,就带沈兴去了花厅。

“驸马爷,夫、夫人找来了,就在门外。”

沈承荣捏紧茶盏,面露恼恨,“她又来了?”

“夫人以前来过?她,她说要找孩子。奴才见到她,情急之下,就说她是奴才在乡下的妻子,可这件事根本瞒不住,很快就会传开。”

“你不是说了吗?她是你乡下的妻子,本宫成全你,把她赏给你为妻。事情传开又能怎么样?你乡下的妻子不小心出了意外,难道还要本宫负责吗?”

“驸马爷,这……”

沈承荣冷哼一声,“沈兴,你跟本宫到京城,享尽荣华富贵,想失去吗?”

“不、不想。”

“不想就好,本宫也不想。”沈承荣面色阴冷,思虑片刻,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堵住众人的嘴,让合府上下都知道汪氏是你的妻子。你妻子粗野泼辣,竟然想以认亲敲诈本宫,以奴欺主可是重罪,本宫从今天起不想再见到他们,你来处理。他们在城北福兴客栈落脚,你带人去,务必要做得干净。”

------题外话------

求支持

第十二章相助

时过末正,钱益得知汪仪凤没吃过午饭,便把她带到街口的小酒馆,点了几样精致的菜肴。知道两个孩子没在驸马府,汪仪凤心中欲渐安定,又不禁伤怀愤慨。见钱益殷勤倍至,她很感动,话未开口,就泪流满面了。

“师妹莫哭,你先用饭,愚兄既然答应帮你讨个公道,必会说到做到。”

汪仪凤拭去泪水,随便吃了些东西,也食不甘味,边吃边哭。最初,她希望沈承荣认下两孩子,可他认下孩子就等于认下了抛妻弃子、不孝父母的重罪。如此一来,沈承荣不但不会认下他们,为保住自己,还会害他们。面对威仪尊宠的皇族显贵,她只是没落家族出身的弃妇,身份悬殊,哪有公道可讨?

“多谢师兄,不知师兄是我父亲哪一届的学生?”

“当年,恩师还在太学院任职,我从永州赴京赶考,恩师念及我是同乡,对我多有提点,那一年我未中,也感激恩师,仰慕恩师的才德。后来恩师受牵连回乡,我去拜望过几次,也见过师妹,可能师妹年幼,并不记得愚兄了。”

汪仪凤轻声长叹,说:“我随父母回永州原籍时只有十岁,最初还有父亲的门生故旧登门拜访,后来就访客鲜少了。父亲在永州授业教学,学生多数都是永州同乡。我少不经事,确实对师兄没印象,还请师兄莫怪。”

“不怪不怪,令尊并没有收我入门,我感念他的厚德,才称为恩师。”

钱益确实是永州人,家族以经商为主,资财丰厚,只出了他这么一个让家族为傲的读书人。当年,汪氏家族还威赫一时,他以举子和同乡的身份登门拜访求教。汪孝贤嫌恶钱家商人的钻营本性,对钱益多有指教,却并未深交。

汪孝贤携家眷返乡后,钱益几次登门探访,想借汪家的人脉为自己铺路。汪孝贤以人走茶凉婉拒,钱益识趣,就此再无登门。钱益到京城,仍设法结交汪氏故人,直到他考中进士,授了官职,才与那些人关系淡漠了。

沈承荣中状元、招驸马,挤身京城新贵之列。钱益以一省同乡之故登门结交,却受到冷遇,心存怨怼。偶然之间,他听来京城做生意的钱家人说起沈承荣在永州的事,他才明白沈承荣不敢结交同乡的隐衷。

汪仪凤和沈承荣私订终身本是家丑,汪孝贤并没有公然嫁女,两人的婚事知道的人很少。也该沈承荣成事,汪孝贤的弟子不少,可这十几年,永州却没有一个中举之人,而彬州本是穷乡僻壤,更鲜有寒窗苦读之辈。

钱益让在永州的家人打听沈承荣和汪仪凤的事,掌握了事情的经过。但他不动声色,还嘱咐钱家人不许乱说,最有力的把柄要留到最关键的时候。现在,汪仪凤上京寻夫,而他也有一件大事要求人,隐秘事也该见光了。

“我知道沈承荣是师妹的丈夫,是两孩子的父亲,可他现在贵为驸马,凭你一人之力难以抗衡。如师妹信任愚兄,不防把整件事情告诉愚兄,最好写一份手书。愚兄助师妹一臂之力,哪怕闹到金殿上,也要为师妹讨个公道。”

“我怕连累师兄。”汪仪凤怕累及钱益,但盛情难却,且钱益一再保证为他们母子出头申冤,她感动至极,将她和沈承荣的过往及寻亲经历和盘托出。

钱益听完,满脸怒气,拍案而起,高呵:“真是欺人太甚,还有没有公理?”

汪仪凤低声饮泣,“我是他的原配发妻,可他娶了公主,金枝玉叶不可能为妾,他可以不要我,我只求他认下两孩子,可没想到他竟然连骨肉情都不顾。”

“他派人跟踪两孩子,估计是起了杀心,师妹小心为妙。”

“那、那我怎么办?我的孩子……”

“师妹莫急,我先送你回住处,还会派人保护你们。我晚些时候再去联络至交好友和御史言官,明天太子殿下就会收到许多弹劾沈承荣的折子。”

“事情闹大,不会……”

钱益一脸义愤之色,“师妹放心,惹下的麻烦由愚兄一力承担。”

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汪仪凤对钱益的感激之情,她哽咽叹息几声,同钱益一起离开酒馆。看到沈妍匆匆跑来,汪仪风忙迎上去询问,得知沈妍姐弟无事,她才放心。她让沈妍给钱益行礼,并简单说了钱益要为他们讨公道的事。

沈妍在驸马府门口见过钱益,对他并无好感,也不相信钱益会帮他们。她给钱益行了礼,婉拒钱益要送她们回破庙的美意,叫了一辆马车送她跟汪仪凤回去了。她们的马车走出一段距离,钱益才使眼色示意随从跟上她们。

……

沈承荣正跟沈兴说话,听到心腹门人报汪仪凤跟钱益去了酒馆,他又惊又气。

“驸马爷,钱益是永州人,与夫人同乡,他知道那件事就麻烦了。”

“还用你说吗?”沈承荣掐着额头挪了几步,吩咐门人,“去请张先生。”

“驸、驸马爷,怎么办?”沈兴很着急,主子有过,奴才会性命不保。

“你去小客栈,先抓住他们,囚禁起来,等我的吩咐行事。”

“是,驸马爷。”

门人报张先生来了,沈承荣迎上去,谴退门人,犹豫片刻,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张先生。张先生虽是读书人,因受过沈承荣的大恩,遇此事早无是非标准。

沈承荣见张先生皱眉,忙问:“先生认为这件事如何处理?”

“钱益与御亲王一派交好,御亲王由锦乡侯庞家撑腰,与太子角逐激烈。若御亲王得知此事,定会大做文章,打压慧宁公主和太子殿下。”

“这个贱人,这时候寻亲,想害死我吗?”沈承荣咬牙切齿,恨汪仪凤入骨。

“此事虽是驸马爷的家事,可皇家事即是天下事,公主与太子声名和前程更重要。依学生之见,驸马爷应保护汪氏母子安危,他们出事,会被有心人利用。”

沈承荣暗哼一声,挪动脚步,拧眉思虑。张先生是他的心腹幕僚,为他在朝堂皇家立足献计颇多,很得他信任。可这次,他不想听张先生的,御亲王一派利用汪仪凤母子会激起来轩然大波,可让他们活着,对他更是后患无穷。

他来到门外,招来门人,说:“告诉沈兴,抓住人,立刻处决,不留后患。”

第十三章刺杀

钱益来到御亲王府大门外,刚递上贴子,御亲王的心腹孙长史就亲自迎出来了。钱益知道这件事很合御亲王的心思,大事将成,异常兴奋。

钱家几代经商,财力丰厚,却因是商贾而被人看不起。钱益读书很争气,童生、秀才、举人皆是一试即中,钱氏一族皆以他为傲。最后一关,他就没那么顺利了,足足考了四次,他才有机会上金殿,名列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考中进士不容易,能得一个肥缺更难,钱益学问并不突出,中了进士十来年,一直在京城晃荡,却始终没得到可心的官职。钱家为他花了大把的银子,终于搭上御亲王和锦乡侯庞氏一派,虽说只是提鞋的小角色,却也撞到了大运。

皇上和慧宁公主二月离京去了江东,名为踏青游玩,实则考核官员政绩。听说江东有许多官员落马,腾出了很多肥缺,钱益就想谋个外放的肥差。吏部由御亲王和庞家把持,钱益送了成堆的银子,正琢磨近距离讨好,机会就来了。

御亲王听钱益说了沈承荣和汪仪凤的事,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只淡淡一笑,问:“钱大人,听说你想得一份外放的差事?可有谱了?”

钱益忙施礼,说:“回王爷,学生无才,还请王爷开恩抬爱”

“你现在是几品?任何官职?”

“回王爷,学生现为正七品典簿。”

御亲王笑了笑,说:“不错,你先回去吧!孙长史代本王送钱大人。”

钱益见御亲王对他很客气,也很淡漠,显然没把他当自己人。兴致勃勃来王府,没想到热脸蹭冷臀,他有些不知所以,看到孙长史给他使眼色,他才给御亲王行礼出来。孙长史边走边跟他低语,到了王府门口,钱益的脸就笑开了花。

孙长史送钱益回来,见御亲王正在书房独坐,脸上表情阴涩森然,忙问:“王爷,那件事如何处理?请王爷明示,奴才去安排。”

“钱益不错,擅长钻营,本王很需要这样的人。”御亲王答非所问。

“王爷慧眼识人,这是钱益的福气。”

“你知道先皇怎么评价太子和慧宁公主吗?”御亲王自问自答:“先皇说慧宁公主文韬武略,是旷世奇才,如果她是男孩,肯定立她为皇太孙。而太子仁厚鲁直,若是个女孩,嫁人要嫁人口简单的家族,怕名门旺族内宅争斗太复杂,他会吃亏。先皇总说他们投胎的时候一定弄错了,应该换一换。”

“先皇英明。”

“慧宁公主巾帼还胜须眉,本事那么大,可惜命不好,哈哈……她被困在边郡五六年,清白已失、闺名尽毁,不得不匆匆忙忙嫁给寒门出身的沈承荣。她心高气傲,以为低嫁万无一失,谁能想到沈承荣有妻有子,堂堂公主,竟要与乡野之人做妾,这可是天大的笑话,本王想不笑都不行,哈哈……”

御亲王纵声大笑,眼里充满兴灾乐祸的刻毒,肢体随着他的笑声颤抖。他比慧宁公主仅小三个月,自幼活在慧宁公主强大的阴影里,嫉妒令他心神欲摧。

“孙长史,你派可靠的人进宫,把这件事告诉母妃,让她也大笑一场。”

“王爷至孝,奴才这就去吩咐。”

孙长史很快就回来了,御亲王让他传来两个心腹幕僚,几人低声密议。

“王爷,不如马上找御史言官上折子,弹劾沈承荣,让慧宁公主下不来台。”

御亲王挥了挥手,说:“不用,弹劾折子明天再上,今天主要是挖坑。”

孙长史和两幕僚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御亲王所指,但知道他专长制造阴谋。

“沈承荣起了杀心,我们就请君入瓮,多用几种酷刑,不怕他的奴才不交待。孙长史,你亲自督办这件事,还有,马上传令庞家死士进府备用。”

“是,王爷。”

御亲王思虑片刻,又说:“皇上和慧宁公主正在回京途中,太子监国,正无聊呢。这么有趣的事不让他们知道怎么行?他们都在本王的王府里布有眼线,这些眼线也该发挥作用了,好消息一定往外传。皇上听说此事会龙颜大怒,而慧宁公主也会暴跳如雷,我们仁厚的太子殿下怕胞姐声名受损,肯定会派杀手杀掉汪氏母子,再欲盖弥彰掩饰此事,或许还会推到本王身上。”

“王爷英明,早知他们的反映,还怕太子嫁祸不成?”

“本王不怕太子嫁祸,本王还要助他一臂之力,汪氏母子不死,这场戏就唱不起来。汪氏母子本是乡野贱民,本王、太子和沈驸马都对他们起了杀心,等他们死后,本王还要替他们讨个公道,你说这是他们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一幕僚抱拳奉承,说:“王爷英明,汪氏母子一死,若查出指使刺杀他们的人是太子,事情闹开,御史言官的折子就会满天飞。他为一己之私草菅人命的罪名坐定,会失宠于皇上,又失去民心,还要被臣子非议,定然焦头烂额。”

另一慕僚恭维御亲王一番,说:“慧宁公主颜面尽失,还有背负伙同太子指使杀害汪氏母子的嫌疑,她有苦说不出,自顾不瑕,还顾得上太子吗?没慧宁公主硬保,到时候王爷只需小使计谋,太子的储君之位就坐不稳了。”

“哈哈……承先生吉言,你们各自依计行事,事成后,本王决不亏待你们。”

“是,王爷。”

幕僚退出行事之后,御亲王闭目思虑,事关皇权争斗,他要小心为上,还要给自己留下退路。理清整件事情的纹路,查漏补缺,觉得万无一失,他阴测测一笑。这件事或许打不倒太子和慧宁公主,但他不放过任何有可能的机会。

半晌,御亲王冷哼一声,转动机关,门打开了,他进到书房的内间,拍了拍手掌,即刻便有四个黑衣死士从暗道出来行礼,等候他的吩咐。

“伪装成太子的人,到城南破庙,杀死汪氏母子,嫁祸给太子的人。”

“是,王爷。”

任沈妍活了两辈子,也想不到身份卑微如他们母子,已卷入朝堂争储夺嫡的暗流之中,成为皇族两大实权人物竟相刺杀的对象。

------题外话------

求支持

第十四章救星

星光稀疏,弯月昏暗,凉风习习吹拂,夜色如泼墨一般欲渐浓郁。

富丽巍峨的太子东宫灯火辉煌,静谧沉寂,仆从护卫穿梭往来,步代细碎谨密。夜风吹起昏黄的灯笼,树枝花叶影影绰绰,繁华中弥散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四条黑影从太子的书房腾空而起,划破夜色,飞弛而去。书房后面,一颗高大的桂花树上,青枝嫩叶间,白衣少年悠然而坐。看到四条黑影离开东宫,他冷哼一声,脸上罩了一方白色的面巾,跟随黑影,凌厉飞去。

书房内,太子时快时慢挪步,他揪着眉峰,脸上密布气恼之色。

刚才,御亲王府的眼线传来消息,说沈承荣在原籍有发妻和一双儿女,事关慧宁公主的声誉和皇家体面,御亲王已派杀手去暗杀汪氏母子。听说此事,太子恼羞成怒,立即安排杀手,让他们务必赶在前面取了汪氏母子的性命。

这些年,太子与御亲王明争暗斗,有慧宁公主为他出谋划策、造势立威,他才稳坐太子之位。他与慧宁公主一母所出,姐弟自幼亲密,他仰慕慧宁公主的谋略才智,对亲姐尊崇有加。出于无奈,慧宁公主不得不明珠暗投,嫁给毫无背景家势的沈承荣,不成想沈承荣竟隐瞒婚史妻儿,骗娶慧宁公主。

听说此事,他恨不得将沈承荣千刀万剐,将汪氏母子杀而后快。可沈承荣毕竟是驸马,不能一杀了之,只能先把汪氏母子除掉,再挽回皇家颜面。

“殿下,庞良娣求见。”

“快请进来。”太子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庞良娣是锦乡侯世子的嫡长女,庞淑妃的亲侄女,嫁给太子十几年,比太子妃先生下长子,很快又生了女儿,也比太子妃更得太子欢心宠爱。

锦乡侯庞家是御亲王的外祖家族,也是御亲王夺嫡争储的坚实后盾,一直与太子一派争斗激烈。太子初见庞良娣,惊若天人,不顾两派矛盾重重,求皇上皇后赐婚。皇上乐得见朝堂党派表面和睦,互相牵制,欣然同意,把庞良娣赐给太子做侧妃。庞良娣颇有手段,又好生养,不管多少美人进东宫,她都盛宠不衰。

“殿下操劳国事辛苦,妾身亲手炖了银耳莲子羹,送来给殿下品尝。”

“辛苦你了。”太子将庞良娣揽在怀中,软语温存。

庞良娣说了一堆体贴亲昵的话,刚想让太子去休息,就见管事太监匆匆进来。

太子皱了皱眉,问:“什么事?”

“奴才……”太监扫了庞良娣一眼,欲言又止。

庞良娣撇嘴,满脸委屈,说:“想必是家国大事,不想让妾身听,妾身告退。”

“你别走。”太子搂住庞良娣安慰,又怒视太监,厉呵:“狗奴才,有话快说。”

“是,是慧宁公主派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