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他吼得心中一阵委屈,双眼瞬间蓄满了泪水,他见我的样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赌气的别过头去,我的泪水“叭嗒叭嗒”的落在地上,或许是我真的有些不可理喻吧。且不说这是半年前的“旧事”,就是历朝历代也没有一个条文规定皇帝宠幸过宫女就必须将那名宫女晋位的,我到底在为什么生气?是气他碰了别的女人?可这半年来他曾无数次地拥有过其她女人,怎么又不见我这么气急败坏?还是气他碰了我身边的人又不告诉我?我的脑子一团乱,只知生气,却又不知自己到底在气什么!
顺治扳着脸在原地站了一会。忽然转身朝门口走去。
“你……你做什么去!”我忍不住出声相询。
“出去转转。”他闷声道:“我不想跟你吵架!”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看着他的背影,我用力地绞着手中的帕子,胸口郁气难平,我没有错,错的是你!
正当我气得无以复加之时。见常喜又退了回来。本以为是顺治回来了,我刚想矫情一把,却发现回来地只有常喜一人。常喜打了个千道:“娘娘这回可是误会皇上了。”
我一愣,随即扳着脸道:“你不必替他抱屈,明明是他……不负责任。”
常喜上前一步道:“娘娘可想听听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我犹豫了一下,装做不在意地道:“说来听听罢。”
常喜窃笑了一下,“那晚皇上招待使节,多喝了几杯,本想到坤宁宫给娘娘一个惊喜,吩咐掌钥太监开了门,却见娘娘正站在院中。”
“胡说,我才没……”
常喜连忙道:“那自然不是娘娘,但那时天色昏暗,那人又围着娘娘地衣裳,试问在这宫中,哪个奴才胆大到敢穿着主子的衣裳?所以当时别说皇上,就连奴才这个清醒之人都以为那是娘娘,皇上吩咐奴才候在一旁,奴才自是不敢打扰,这才阴差阳错的有了此事,第二日皇上也十分懊悔,觉得对不住娘娘,躲了娘娘好几天。”
常喜说到这,我才想起,封妃那日,顺治的确是对我闪闪躲躲的,原来竟是因为这件事,我冷哼一声:“他躲着我有什么用?那秋水……”
“娘娘,”常喜打断我,“皇上虽自觉对不住娘娘,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在第二日便传下口谕,让奴才前来向秋水姑娘传旨,晋她为答应。只是秋水姑娘拒绝了。”
“竟有这样地事?”我不敢相信地看着常喜,又嘴硬道:“那他刚刚怎么不说明白!”
常喜道:“恕奴才斗胆,在皇后宫中认错了人,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尤其是在娘娘面前,皇上更不愿提起这档子事,况且刚刚娘娘言辞锋锐,皇上……也得要个面子不是?自皇上登基之日算起,宫中敢这么与皇上说话的人,娘娘您可是头一个。”他抬头看了看我地脸色,小心地道:“别说这是秋水姑娘自个儿拒绝了,就算皇上事后没有只言片语,甚至为保天颜将秋水姑娘赐死,旁人也是不敢说一个‘错’字的。”
常喜又道:“娘娘,皇上现在去了慈宁宫,娘娘要不要……”
我白了他一眼,“干什么?要我去给他道歉么?就算事情是你说的那样,他还是有错!”反正就是一把无名火,这个赖,我还耍定了!
哎?慢着!慈宁宫?乌云珠最近不正是伺候在慈宁宫么?这个死小子迟早有一天要把我气出甲亢!
“袭人!”我大声招呼着,“更衣!去慈宁宫!”
待我到了慈宁宫却慢了一步,顺治刚刚离开。我郁闷地朝太后行了个礼。太后招呼我坐到她身边,这时身旁有人递上茶碗,我顺手接过,抬眼一看,居然是乌云珠,我不禁有些疑惑,宫妃到太后身边侍疾的,虽名为“侍”,但也只是陪着太后便罢了,
女差事何时轮到她去做了?
太后淡淡地看了一眼乌云珠。挥了挥手,乌云珠乖巧地福了一福,退出屋去。
太后又看着我,“来找皇上?”
我没好意思点头,有些局促地坐在那,太后又道:“听说你因为一个宫女与皇上闹得很不愉快?”
我继续沉默着。“你们哪,都不让我省心!”声。“一个宫女,你若不喜欢自行处置了便是,何苦为了这点小事便与皇上吵闹?他始终是皇上,凡事你得给他留些面子,皇上现在的心思在你身上。所以他宠着你。忍着你,但你也要适可而止,难不成你也想落得像孟古青那样的结局吗?”
太后越说越恼。看得出,静妃被废地事情一直都让太后耿耿于怀,太后长叹一声,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我眨着眼愣愣地看着太后,她缓缓地道:“正因如此,我才不得先帝喜爱。”
“皇额娘……”
“先帝在我身边,刚开始还觉得新鲜,可时间一长,他便受不了了,不只他受不了,是个帝王都受不了,因为他们是皇帝,皇帝不需要平凡夫妻间的嬉笑怒骂,皇帝需要的,是绝对的顺从!”太后用下巴点了点门口的方向,“看看人家,她对皇上就没有怨言么?皇上有错她就看不出来么?为何她就能忍而不发呢?”
“这……大概是性格不同罢。”
太后摇摇头,“那是因为你还是没看清眼前的人,而她却看得清清楚楚。我与你说得再多,你也不见得听的下去,我只希望有朝一日你不会后悔现在的率性而为。”
我低下头去,心中十分不服,我也没做什么,只是与顺治顶了两句便叫“率性而为”?难不成我也要像乌云珠那样处处隐忍么?
太后看着我的样子,轻叹道:“算了,你们年轻人的事你们自行解决吧,我也不愿再掺和了,过几天我打算去南苑静养,你自己在宫中要多加小心,妃虽可牵制住董鄂氏,但她本身也不是什么善与地主儿,皇上那边,你还得多用些心思才是。”
我点头答应,眼见太后有些疲倦,我也不再久留,起身告辞。
回到坤宁宫,听说秋水竟然悬了梁,若不是小林子恰巧有事情去寻她,恐怕她此时早已香消玉殒。这一闹腾,我心中再没有初时的那份恼怒,全身被浓重的无力感笼罩,知道的是秋水她自觉对不起我,又见我与顺治闹翻,这才寻了短见,不知道的,不得认为是皇后所逼?还好她没死成,否则这一条人命,也要加到我的身上吧。
三日后,太后起程前往南苑,我前去慈宁宫送行,顺治这三天都没露面,许是还在与我置气,又或许是在等我前去道歉。
太后地凤辇渐渐远去,看了一眼身边的顺治,却看见他正扭着头与乌云珠说话,我知道他这是做给我看,如果我不主动道歉,他会一直这么别扭下去么?我不动声色地与身旁的妃换了个位置,带着袭人悄悄离去,虽然这种做法又算是对皇帝的一种“不敬”,但我好像从未对他“敬”过,不是么?
“袭人,咱们去瞧瞧来喜罢,这么久没见他,不知道他又练了什么绝技了。”
袭人听我一说自是答应,刚绕过慈宁宫的正殿,便见到一个小太监手中捧着一厚摞的书,急急忙忙地朝正殿方向跑,冷不防见到我脚下一停,忙着下拜,这一忙,手中地书便有几本散落在地,袭人皱着眉道:“做什么慌慌张张的?”
那小太监慌道:“禀娘娘,这些书都是朝中大人们呈给太后的佛经佛录,奴才一时糊涂,忘了将这些书呈给太后,这才急着前去呈上。”
袭人道:“你现在急也没用了,太后已经启程了。”
那小太监差点哭出来,“这……这可怎么办?若让福公公知道,必定打死奴才。”
我笑道:“你不用害怕,几本佛经而己,等太后回来不是一样能看?”说着我地视线不自觉的落在散落在地上的书上,被一本吸引住了注意力,袭人察觉到我的心思,上前将那本书拾起,交在我的手中,深蓝图色的封面上写着三个大字:道德经。
我哭笑不得的朝那小太监道:“你的确是不尽责,太后喜欢佛经,你便见着‘经’字的就往上呈,这道德经也是佛经么?还好没让太后见着,不然你定会挨罚。”
那小太监眨眨眼睛,眼中一片茫然地道:“这……这个经,不是佛经么?陈大人交给奴才时,还再三叮嘱一定要交到太后手中,奴才还以为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孤本呢。”
听他一说我倒有些奇怪,宫中太监几乎都是贫苦出身,能识字的不多,出现这种错误也在所难免,只是那个什么陈大人,难道他也不识字?我好奇地翻开那本道德经,第一句便是那众所周知的“道可道,非常道”,下面还密密麻麻的写了不少注解。果然是一本“货真价实”的道德经,只是把道德经当成佛经呈给太后,他就不怕有戏耍之嫌?
“那个陈大人是什么人?”
“回娘娘的话,是监察御史陈萧大人。”
“监察御史?”我轻笑,“他将这本书递上来想必使了不少银子吧?”监察御史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在这天天与朝中重臣打交道的太监眼中自是不值一提,没有银子开路,又怎能一路将这本书递到慈宁宫来。
那小太监咽了咽口水道:“奴才不知……”
我摆了摆手,“行了,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个陈萧他为什么要花着银子,冒着大不敬的危险将这本书递上来呢?莫非是想引起太后的注意好对他另眼相看?不嫌太冒险了么?
“那个陈大人交给你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别的?”
那小太监连道:“娘娘圣明,陈大人的确说了,他说,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全在开头,要太后娘娘从头看起。”
第三卷第一百一十六章此情无计可消除
更迷糊了,这书不从头看难道要从后面开始看?这个搞什么名堂?
我又将注意力放回到那本书上,怎么看,都是普通的道德经,又翻了两页,也没见什么出奇的地方,可下边的注解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注解注解,就是将正文逐句解释清楚,可他的每句正式的注解前都加了一些词句。比如说第一句注解前,他就加了句“吾以为”,第二页注解的头一句话便是“皇天在上”,头几页的还大多解释得通,但越到后来,前面加的语句越是莫明其妙,前言不搭后语,这个陈萧,将道德经冒充经书呈上也就罢了,现在还写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注解,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么?
想是这么想,可我又隐隐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从头看起……头?我似乎抓住了一些什么,重新翻了几页,猛然间的发现让我皱紧了眉头,每页注解的第一个字连起来,竟成了“吾皇容禀”几字,这……难道是巧合么?
我定了定心神,合上那本书,朝着那小太监道:“这本书先让本宫看两天。”见他一副为难的样子我又道:“若是谁问起,你如实说了便是。”
那小太监这才放了心的样子,又赶忙收拾了书,愁眉苦脸的顺着原路回去。此时我再没心思去看来喜了,与袭人回了坤宁宫,细细翻看起那本道德经来。
这一看,让我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什么道德经,分明就是一本弹劾朝臣的奏折。
“吾皇容禀。今查苏州一带瘟疫四起。百姓结伴北行,以谋生路,然有朝中重臣不顾圣上爱民之心,圈禁疫区及谋生百姓至死,天怒人怨!理应伐诛!”
短短数十字,却让我越看越心惊,早听说在古代突发传染病的时候,为缩小病毒扩散范围将整个疫区监管起来,不予治疗,看着他们活生生的饿死。这件事如果是真地。那么下达命令地朝中重臣,会是谁呢?陈萧将这份折子以如此奇特的方式呈上,是想让太后出面制止此事,他为什么不直接向顺治上奏?难道出这主意的会是……顺治么?
想来想去都没有头绪,我有些心烦的闭上眼睛假寐,不觉间竟真的倚在软垫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只觉得有件东西轻搭在我的身上,定是袭人。迷茫的睁开眼,不由愣住,竟是顺治,他见我醒来,略有尴尬的收回手。我低头看了看盖在身上的衣裳。轻轻笑了笑,身子向前靠在他的身上,伸手搂住他地腰身。
他愣了一下。看着我半睡半醒那渴睡的样子,也勾了勾嘴角,坐到暖炕上来,半抱着我倚在软垫上,我舒服的轻叹一声,往他怀中钻了钻,他的怀里好温暖呢。
他随手拿起我放在一旁的那本“道德经”,轻声道:“我记得你一向不喜欢看这种书的。”
“是啊,”我没有睁开眼睛,我向来只喜欢看人物传记、野史小说之类地书籍。“这本有点特别。”我补上一句。
“特别?”他翻了两页,“哪里特别?”
我睁眼看了看他,从他怀中坐起,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最特别地地方,是这本书要‘从头看起’。”
“又搞什么名堂?”他轻笑,“哪本书不是要从头看的?”
我伸手指了指那些注解,“从头看起!”我加重了语气。
顺治满脸狐疑地看下去,翻了几页,忽地皱起眉头,又翻回来重新看,他飞快地看完,重重地将书合上,“这本书从哪里来的?”他的语气中好似带着一丝怒意。
我老老实实地将得书经过说了一遍,顺治将书“啪”的一摔,怒道:“这个陈萧,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被我斥责了一通,居然又打起太后地主意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问道:“书上所说地可是实情?”
顺治怒道:“若是实情,我岂会斥责于他!早在一月前他就上朝直奏,我立即派人调查,可查回的结果与他所奏完全不附,我本念他一心为国,并未追究,可前几日他竟变本加厉说是朝中有重臣指使地方官员封锁消息,扰乱天听,再查之下,居然又是谎报,从北京到苏杭一路,根本未发现任何灾民流民,更别提什么圈民致死了。”
我莫名其妙地道:“那他为何……”
顺治气道:“自古以来御史个个难缠,为求清名不惜代价,陈萧做了四年御史,并无突出之处,想必是急了,如今竟然毫无理据的指责朝中大臣,已经被我勒令回家面壁,不必上朝了。”
“竟然会有这种人?”我还是有些怀疑,“他所指地‘朝中重臣’到底是谁?”
顺治哧笑一声,“你想想,现时朝中最不被汉臣待见,又堪称重臣的,还能有谁?”
“是……鳌拜?”
顺治叹了一声,“满汉之争,怎能拿国家大事来开玩笑!”
我迟疑道:“他上朝时可拿出什么证据?”
“坏就坏在他一点证据也拿不出,当众诬陷朝中重臣,你叫我怎么下台!”
我皱着眉道:“我总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别提他了,想着都叫人心烦。”顺治一伸手将我拉回怀中,“有人可是还欠着我一个道歉呢。”
“做皇帝的可是都像你这样小气么?”
他一瞪眼,“我小气?我小气便不来了。”
我笑了笑,随即轻叹一声,“或许我真的
。”
他闻言眼睛笑成了两只月芽,我又道:“我错在不该总想着要独占你。”
顺治听后怔了好一会,我说道:“其实皇额娘说的不错,你是皇上,天下是你的。后宫也是你的。我虽然明白,甚至还劝你去宠幸别人,但你若真地这么做了,我又忍不住拈酸吃醋。秋水那件事,不怪你,毕竟她也算是你后宫中地一员,我先前那样恼怒,咎其原因,大概还是吃醋吧。”
顺治听罢皱起眉头道:“惠儿……”
“别打断我,”我轻声道:“让我说完。或许以后我再没有勇气说这些了。”我深吸口气,“当初我完全有选择的机会,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你身边。”
“什么机会……”他有些迷惑。
“嘘……”我用指头点住他的唇,“听我说完。”
“你是皇帝,这是个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还有你的后宫佳丽。也是事实,不管你是喜欢她们也好。还是为了某些目的而亲近她们也好,她们终究都还是你的妻子,我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做好这个准备,我不应指责你。也没有立场责怪你。只是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日后你还是在乾清宫多翻翻牌子吧,在我习惯独自占有你之前。彻底打破我的幻想,那么我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后了。”
他地脸色渐渐沉了下去,我抚着他的面颊,轻声道:“你不可能一辈子都住在坤宁宫,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对她们置之不理的,不是么?”在御史上谏,权贵声讨的情形下,他还能为我“守身”多久呢?
他深深的看着我,忽然吻上我的唇,沿着颈子向下,挑开我地衣襟,就在我做好准备接受他的热情之时,他却停下了动作,他将脸埋进我地颈侧,紧紧的、紧紧的抱住我,几乎让我窒息,“如果……我不是皇帝,你也不是皇后,就好了。”
“是啊,那样……就好了……”我随着他轻喃,如果他不是皇帝,或许我们此时正在浪迹天涯,笑傲慢江湖,如果我不是皇后,或许就可以不理众人对他的看法,安心的做一个宠妃便好,哪用得着管什么御史
帝后第3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