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大唐御医 完第70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唐御医完作者:肉书屋

大唐御医完第70部分阅读

私。却挺让人感慨地。有着这样地性子,也难怪同样是正直地人,为何魏征做了直臣,而他萧禹则有起有伏,宦海浮沉了。

卫螭拱手道:“多谢萧大人教导。不过,晚辈也劝诫萧大人一句,人类从开天辟地发展至今,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以前只懂得在石壁上刻画到如今的有文字、有纸张可供书写,以前唯有麻布可穿,如今丝绸、白叠布、丝绢,谁穿着更舒服呢?这些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更方便人类发展,不是说所有旧的东西就都是好的、合适的,摒弃不合适地,取用更方便快捷的方法和方式,这是时代潮流所带来的发展过程,唯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东西,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身影,然后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别的更适合的代替。这是必然的,即使固执地守着也没用,反而会被时代抛弃。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前提,萧大人可不要本末倒置,为外物所限制才好。”

萧禹愣住,似乎被卫螭地话给震了一下。李二陛下所有所思的道:“子悦这话,言之有理。”

长孙无忌笑道:“是啊,平日虽有所得,但总有迷雾遮盖之感,今日子悦这么一说,才有通透的感觉,拨云见日出,莫过如是。”

孔颖达也附和道:“能以如此浅显易懂,又如何深刻地话,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理,大是不易。”

众人这一番夸赞,让卫螭心中又是一汗,话说,这些话,在后世的哲学书上那可海了去了。

因为萧禹辞职,医学丞一职空闲下来,朝廷商讨过后,决定医学丞这一职位由户部尚书唐俭兼任。大唐的六部尚书,其实是变相的勋官,算是名誉官职,实权还是掌握在侍郎手中,所以唐俭的工作并不繁忙,再兼任医学丞也很方便。

重新换了个搭档,没人给捣乱了,工作起来,效率高了不少不说,心情也愉快了,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卫螭都是笑容满面的,不再像萧禹在时那般,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愁容满面,总算是雨过天晴。

花园里隔出来做儿童乐园的地方已经完工,两间树屋建在花园里的树上。这样一来,高阳和妞妞两只小萝莉可开心了,不过,卫螭不准她们上去玩,要改天他有空的时候,找个机会,把宫里的正太、萝莉们都接出来再一起玩。

目前,这个事情还没有提上日程,现在卫螭操心的是另外的事。李二陛下要来参观印刷作坊,这个不用太多交代,本着现代人的习惯,作坊建立之初,所有制度就已经筹划完全的,一切操作管理都按照制度严格走,这没什么要调整的,卫螭头疼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正厅里,卫螭、谢、管家都在,谢面无表情的端着茶盏喝茶,卫螭则满脸的头痛表情,揉着眉心,道:“消息确定吗?”

成叔道:“应该是真实的,如果只有一户两户人家这样说。那可能还有假,但整个村子地人都逃了出来,都众口一词,那就应该没假了。”

“为什么这样凑巧的聚集到我们庄子上,而不是别家呢?”

叔道:“老爷,这个问题,我打听过。这些人离乡所有的钱粮。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全部分散去京城附近的庄子找租地。我们庄子是远近闻名的日子好过,主家又和蔼可亲,宽仁慈爱,伍老实兄弟两家先过来看了看,知道我们有田地要租,才把乡亲们都找来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村的,离乡背井之后。也想聚在一起。”

卫螭吐了口气,道:“这个事情还真是棘手,一个处理不好就麻烦上身了。夫人,你有什么看法?”

谢放下茶盏,想了想,道:“目前家里人手紧张地情况虽然稍有缓解,但春收地时候,人手不足、负担过重隐患又暴露出来。再收拢一些佃户。对家里有好处。虽说他们地身份有些疑虑,但我认为还不是声张的时候,先安排下来。有机会再说,不要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况才好。”

卫螭沉思一阵,挥挥手,道:“就按照夫人说的办吧。成叔,你盯着,交代大家,先别把蚯蚓养殖的事情说出去,其余的,可以一视同仁处理。”

“是,老爷,我明白。”

成叔应下,正要出去,卫螭突然想起来,赶紧叫住他,道:“明日陛下要来我们庄子上,稍微注意一下,不要让他们知道或是接触到。”

“我省得,老爷放心。”

成叔这才出去了。卫螭咣当一声倒床上,叹气:“夫人,你说咱俩咋这么倒霉呢?什么屁事儿都找上门来!晦气啊晦气。”

谢微微一笑,道:“也不算倒霉吧?这两年,京里各府的田产,谁家有我们涨地快?你不喜欢做官,陛下为了表示赏罚分明,投你所好的赏田地金银,你算过没有,短短三年时间,我们家的田产,加上南山的,涨了多少倍了?”

卫螭嘿嘿直笑,这会儿不沮丧了,反而得瑟起来,笑道:“那是,我可是立了不少功来着,应得的,应得的。”

说完,顿了顿,道:“不过你这样一说,还真是哎,像咱家这样人力不足的,在京城还真少见。如今咱家的成药厂里,都有外庄地人来做工了。算了,先当作不知道吧,反正,咱家绝不先把事情顶出去就是了。”

“嗯!”

俩人商议妥当,说起明天李二陛下来视察要不要留人家吃饭地问题来,考虑到人数,俩人只能作罢,明天来的人,估计不会少,还是不要留为好。

说到吃的,卫螭猛然想起,如今开春,茶叶正嫩,春茶正是采摘地时候,心中一动,一骨碌从床上跳起来,扔下一句“我去南山茶园看看的话”就走人,让谢只能在后面摇头苦笑,还说要戒急戒躁,这会儿这么毛躁的跑人了,还真是让人操心。

卫螭这一趟出去,直到下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带了满满一大包鲜嫩的、刚采摘的嫩茶叶回来,谢看他满身的茶味儿,一边帮他拍去因骑马而沾上的尘土,帮他换衣服,一边问:“跑这么急,就为了采摘茶叶么?”

卫螭神神秘秘的笑道:“是也不是,这不是说起吃的吗?我想起一种美食来,和茶叶有关的,我去旅游的时候和打当地老百姓学会的,味道独特,还很好吃,等着,夫君我亲自下厨弄给你吃。”

说完,美滋滋的倾身亲了谢一口,在谢的嗔笑中闪人,一头钻进厨房,捣鼓他的美食去了。

卫螭在厨房里捣鼓了半天,端上来四道菜,一大碗饺子,足够两个人吃了。卫螭笑着把沾料摆好,道:“快尝尝看,这可是风味独特的好东西,和一般的饺子不同哦。”

谢被他哄着,夹起一个饺子,赞了下沾料,咬了一口,奇道:“这是什么馅儿的?叶子很嫩,不像菜叶,有股清香,倒像是茶叶,但又不苦不涩的,我记得好像在哪里吃过,我想想!”

又咬了一口,一边咀嚼辨别味道,一边凝眉沉思,吃下去两个饺子,又尝了其他的菜式,谢突然眼睛一亮,喜道:“是茶叶!对不对?茶叶宴?”

卫螭嘿嘿笑着道:“姐姐终于想起来了,不容易啊!”

谢欢喜道:“去,我只吃过浙杭一带的,你这个做法,味道不一样,你这个更好吃,一时没尝出来。”

卫螭呵呵笑道:“不止是做法的差异,茶叶估计也有区别。现在是大唐,没有环境污染,没有农药化肥,真正的纯绿色无污染,这茶叶啊,还是原生态的,味道当然会与现代的茶叶有区别,我采的又都是最嫩的部分,味道当然更好。喜欢吧?”

谢忙不迭的点头,很是好好的表扬了卫螭一通,美得卫螭乐的见牙不见眼,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儿了。

茶菜,其实自古就有的,用茶叶制成菜肴,既清淡爽口,增加食欲,又有降火、利尿、提神、去油腻、预防疾病的功效,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在古代,茶菜被成为茗菜、茗粥,早就作为一种健康保健食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菜肴。

不过,这种吃法,常见于富贵人家,流传的范围不广,多见于茶叶场地。卫螭还是出去逛了一圈,导游给推荐才吃到的。那厮本人又爱好美食,还能做菜,硬是缠着人家把做法教给了他。平时都给忘了,今天才想起吃。在这样的好环境下,不吃这种原生态菜肴实在是浪费,浪费是罪过,要坚决制止。

第六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第四十三章视察

陛下,请。”

轻车从简,李二陛下偕同承乾太子、房玄龄、长孙无忌、孔颖达、魏征、将作监阎立德,工部尚书、侍郎一行人,到卫府的印刷作坊视察。大清早,卫螭就领着人在庄子的路口候着,迎接大唐君臣的到来。本来还想整两列孩子在路口站着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不过,时间不允许,只能作罢。

迎着人直接去印刷作坊。目前,卫府的印刷作坊只是私人性质的,规模小,印刷能力弱,目前全力赶工孙思邈著作的医书以及医学院需要的,卫螭夫妻编纂的教材,还有些吃力。幸好第一批学生人数少,不然,还真是个大工程。

李二陛下这是第二次到卫府庄子上,举目远眺,扫视一圈后,道:“子悦啊,看来你的夫人管理家业能力不错,短短三年时间,这庄子已经大变样了。”

随着玉米、大白菜、番茄的引种,还有蚯蚓养殖的展开,卫府庄子确实已经大变样了,中国的老百姓嘛,观念都比较朴素,日子好过了,第一件事就反映在住房上。家的观念,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不然,现代中国的房地产哪会那么红火,老百姓也不会拼死拼活的就为了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债台高筑了。

卫螭呵呵笑道:“谢谢陛下夸奖,这不是微臣在司农寺做过几天官嘛,学了不少农事上的东西,这日子。只要肯干,肯下苦力,总会慢慢转好地,也是乡亲们勤劳,不然,我们夫妻做再好也没用。”

李二陛下笑笑,没说话,领着众人朝印刷作坊去。到了作坊。师傅们正热火朝天的赶工中。为了医学院的教学需要。仅有的十来个工人还分厂三班倒。日夜赶工。按照平时的话,清早正是上晚班的刚下工,到职工食堂吃饭,上白班的刚刚来接手的时候。因为有李二陛下来参观,昨天晚上破例没有开工,早上地也还没开始,等着迎接李二陛下。

“参见陛下。”

作坊地老老少少们。一起给李二陛下行礼。李二陛下道:“平身。子悦,让他们开始吧,朕要看看活字印刷究竟是如何操作地。”

卫螭“嗯”了一声,道:“师傅们,准备一下开工吧。陛下,准备需要花费一点儿时间,请稍待片刻。”

“无妨。朕稍等片刻就是。”

印刷作坊的工人,都是周木匠介绍的。还有些是阎立德给介绍的。当初卫螭说想请几户工匠,自家建一个印刷作坊。很多大户人家都有,阎立德也不以为意。还真给他介绍了好几个技艺娴熟的印刷师傅,再加上周木匠给介绍的,凑到一起,拼成了这个印刷作坊。

这些匠户的户籍已经迁到了卫府,家也搬了过来,如今,家里地男人们都在印刷作坊上工,女子们在家蓄养家禽,小日子,过的也算有声有色,都很庆幸当初能迁到卫府庄子来,不然,他们还在过着贫穷日子呢。这时代的匠户,没地位不说,还很贫穷,得到的收入堪堪够糊口,饿不到肚子而已。

匠户们的房子距离印刷作坊不远,上工方便,因为今天李二陛下要来视察,家眷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偶尔有个小娃子探头探脑的伸出来偷看,也被他娘在脑袋上敲了一下给拉了回去。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一人分发一个口罩,遮挡刺鼻的墨汁味道,才领着人进入工作间。印刷作坊的工人们,都穿着统一地长袍,戴着口罩和袖套、皮手套,不露出一点儿皮肤,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李二陛下等人,一路工序看下来,看着一张张纸张上被印满字体,裁剪、装订,流水线作业,又快又有效率,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孔颖达老爷子定定地站在负责印刷的工人旁边,看着他动作流畅的把一页页书纸印刷出来,神情专注,眼中满是喜气。

李二陛下则是拿着几张印制好地书页看了看,问道:“子悦,为何这里空缺了一块?”

卫螭伸头看了看,道:“陛下,那个空白是留着印刷图案的。我们现在印刷的是医书,随书附带有药材的形状、图案,以方便学生辨识。”

李二陛下点点头。待转了一圈出来,见识了一番活字印刷术的神奇之处出来后,李二陛下感叹道:“果真是个好方法,只要纸张、人工能跟上,想要多少本书,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随着书籍越来越多,我大唐识字的人也会更多,有才学的有才之士也会更多,到时候,朕又何愁人才不够!哈哈……”

李二陛下朗声大笑,群臣连连恭贺。卫螭跟着祝贺,心中嘀咕着,话说,活字印刷还是他家的东西吧,还没变成李二陛下家的吧,咋就一个二个的语气就像是一切都是李二陛下家的一样呢!

卫螭略一沉思,道:“陛下,这个活字印刷术,微臣以前也只是听说过,知道其中的原理,具体操作,都是作坊里的师傅们研究出来的,因为谁也没具体弄过这个东西,耗时很长。微臣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找来这些师傅,最近才研制成功,可谓历尽艰难。我们卫府家小业小,印刷作坊只能自己用,人力不足,无法承接外面的活计,如果陛下有意,请派将作监或是工部的师傅们来学,到时,想印制什么,都有朝廷说了算。”

李二陛下瞟了卫螭一眼,笑骂道:“你这滑头的贪财小子,不用和朕强调其中的艰难,朕不会白要你的东西!”

卫螭嘿嘿憨笑,道:“陛下是谁啊,当然不会讹臣民的东西。臣只是说明情况罢了,陛下。诸位大人,已到午饭时间,如不嫌弃,就在敝府用顿便饭如何?我派人去采摘了不少新鲜茶叶,准备了一桌茗菜宴。”

李二陛下一奇,问道:“茗菜?!这是何物?”

房玄龄老爷子也摸着胡须笑道:“陛下,《晏子春秋》上曾记载,晏相齐景公时。食脱栗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子悦说的茗菜。应该就是此物,对否?子悦。”

卫螭笑道:“房相说地对,就是那个茗菜。不过,我家的这个,种类多一些,

别人学来的,也算是一道雅食。请陛下和诸公品尝。

孔颖达笑道:“晋时名士常有嫩茶叶入粥的吃法,雅称茗粥,如今,卫子悦有茗菜宴,确实当尝。”

众人说说笑笑中,回转卫府。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在卫府那偌大的饭厅里,茶叶馅儿饺子。还有若干菜式。不太多,一桌茶叶宴,卫螭只捣鼓出二十一道菜式。加上饺子二十二道,最多就还有一个茶水泡饭,好在分量足,不怕不够吃。

李二陛下笑道:“这里不是朝堂,诸公无须拘礼,来来,都坐下,一起尝尝这卫府的茗菜宴。”

当下,李二陛下做了首位,各自坐下,欢欢喜喜的尝了卫府的茗菜宴。待一桌菜吃完,看表情,人人都吃得很满意。卫螭又大吹特吹了一番茗菜地保健作用和好处,且做法也不难,听得众人一阵点头,表示以后要经常吃。

李二陛下带人来参观过后,第二天将作监、工部地工匠就来了,与卫府地师傅们一起,学习活字印刷术,甚至还有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在学会后,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案,让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加趋于完善、便捷。

为此,李二陛下好好奖励了卫螭一番,金子那是成斤算的,一次给了五斤,食邑又给加了五十户,田产也相应有了增加。可怜滴卫螭,刚刚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马上又有问题来了,还真是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了。不过,这些小烦恼,比起收获来,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卫螭赶紧谢恩。

孔颖达道:“亏得子悦的奇思妙想,今后,我大唐地读书人都应该感谢你才是。”

卫螭连忙道:“孔大人过誉了。这功劳,说全部属于我,那是谬赞,其实,功劳大部分应该属于那些匠人师傅们。我不过是听说过这种印刷方法,大概知道怎么一回事儿,要具体的实现,还是靠匠人师傅们兢兢业业的去努力,如果不是他们认真严谨,愿意花心思去思考,去研究,这个方法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毕竟,我也只是懂得医术,并不懂得印刷技术,说来,子悦只是门外汉,没有内行人实际操作,活字印刷是做不出来的,不敢居功,起码也不敢居全功。”

这话说的众人一愣。看来这些达官贵人们,还是不习惯没认识到匠人的重要性啊。这是一个时代的观念,没办法。卫螭在心中微微叹息,旋即一笑,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努力不是么?

李二陛下大有深意的看了卫螭一眼,笑道:“这话说地也算中肯。就像你说地一般,汝不过医生尔,以你的年纪,能精通医术,懂得种地,已是不凡,如果再连印刷术这种与你本行截然不同的东西也能懂得,那朕真要好好想一番了。”

卫螭嘿嘿干笑。现在心里挺佩服那些穿越前辈,天文地理精通,物理化学精通,又能造纸,又能造船,还能造火炮,几乎什么都懂,只不知,他们是如何说通地,没被人关进小黑屋剖开脑袋研究么?凡事反常即为妖啊。

卫螭想了想,道:“陛下,臣在海外的国家,见过一种制度,臣以为,或许有我们大唐可以借鉴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