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茶言观色作者:肉书屋
穿越之茶言观色第11部分阅读
里很是难过。周小琴虽然年纪小,刘青却极喜欢她活泼而有灵性的性格,她也算是刘青的半个学生半个朋友。周小琴对她的关心和依赖常也让刘青倍觉温暖。现在周小琴一走,刘青在村里除了刘大春一家,再没什么人可以说得上话了。感觉孤独之余,刘青开始有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然而,刘青知道,现在还不是走出大山的时候。明朝初年发生的几件大事,让刘青对这段历史记得尤为清楚。她穿越来这儿的时候是洪武二十九年,而现在是洪武三十一年。正好这一年,朱元璋薨,皇孙朱允炆继位;到了明年,燕王朱棣便会发动“靖难之役”,争夺皇位。她记得这场战役历时四年,但它范围有多大,波及多广,她却不是很清楚。
所以这两年来,她连几十里山路外的小镇都不敢去,怕自己一旦踏入那繁华之处,但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萌动,想要去更远的地方。但这是不明智的。在这纷乱之时、多事之秋,还是躲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比较好。
而周达明选这个时候带周小琴去京城,刘青也忧虑在心。然而,她却什么都不能说。如今,她只能久久地站在路上,望着愈行愈远的轿子,在心里给予他们最真诚的祝福!
第五十一章刘家有女初长成
有了茶园的事,刘大春按照刘青的建议,把田地佃给了村里的人种,自己专心管理茶园。他还在刘青做了思想工作之后,于闲暇之余,开始学习识字和看账本。
家里有了茶园的分成,猪和鸡也给家里带了不菲的收入,刘家的经济由开始的温饱变得宽裕起来。而有了菜地里的菜,刘青也不用天天去山上采猪草了。她每日里除了坚持不懈的练功,便是做做家里的活,天气好的时候也会进山去,闲暇时练练字。她怕自己对前世的记忆慢慢变得模糊,便在练字的时候,顺便把她所记得的各种知识一一写出来,写完之后就毁去。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出现在这世上的好,太过惊世骇俗。本来放在芥子里最是安全,但有了小懒之后,刘青觉得芥子也不保险了。
只是周达明走了之后,刘青采的药没处售卖了。不过现在变成钱和以后变成钱也没多大区别,刘青便把它们存放在小木屋里,贵重地便放在了芥子里。好在小懒只对茶叶感兴趣,其余的东西它连碰得懒得碰一下,每日里除了吃就是睡,弄得刘青很无语,不知自己是养了一只松鼠,还是养了一头猪。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宁静而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要不是上个月嫂嫂给煮的红蛋,刘青都忘记她已十五岁了。
这三年来,刘青的气功及太极拳进步神速。每晚练功时,刘青觉得丹田里的那团气越来越大,稍一意识,便可游走全身,通畅无阻。待到每次练太极拳时,刘青都会感觉到气流从丹田出来,沿着手臂游走到手掌上,再隔空传到另一只手掌,沿手臂传到身体再回丹田,周而复姑,无穷无尽。
直到去年的一天,她两掌抱着越来越成形的气团,一推手,“轰”的一声,似有一股力量砸在石壁之上,石屑乱溅。
刘青大喜,更是每日里加紧练习。
太极拳以气发力、借力打力,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静制动、避实击虚、灵活圆转等特点,一年中,她尽自悟透。
刘青于武功一道,终有所成。
由内而外的,这段时间来,刘青觉得自己越来越耳聪目明:静坐在房中,远处叶落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山中远眺,山上很远的树叶也能历历在目。
这些,别人看不到。在其他人眼里,刘青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她的外貌。
刘青刚穿越来时,矮矮小小,瘦骨零丁,面有病色,头发稀稀疏疏,又枯又黄。现在的刘青,身高一米六五,亭亭玉立,身形纤柔却充满活力;脸色红润,皮肤细腻白晰,唇红齿白;再加上刘青举手抬足间,自有一番现代人自信潇洒的天然大气及隐隐一股书卷气。所以虽还是原来的清秀五官,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俨然一美人矣。
秦玉英常叹道:“果真是女大十八变啊,要不是天天看着,我都要怀疑我家小姑子换了个人呢。”
这话虽不中,却不远矣。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啊,刘青暴汗。
而刘家这三年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手里有了积蓄,去年刘大春建起了新屋;秦玉英和刘青也有条件做两件新衣、打上一两件首饰了;刘小宝六岁了,聪明异常,也淘气异常,刘青开始抓他进行启蒙教育;而秦玉英的肚子里,又怀上了孩子。
刘大春管理着茶园,账目银两出入他的手,他手上也有了一些私房钱,便时不时地塞些钱给妹妹。他觉得现在家里能过上宽裕的生活,多亏了妹妹。而刘青觉得,“钱壮英雄胆”,所以来者不拒。她也没地方花钱,哥哥给的这些钱她都好好的存在了芥子里。再加上她现在身轻如燕,时常登到山上别人去不了的地方,采些名贵药材,刘大春出山时也会托他卖掉一些。这收入,可比刘大春给的钱多多了,刘青还是纳为了已有。所以几年下来,刘青已有十两银子的存款了。
明代的银子值钱,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也才四十五两呢,可养活他妻妾儿女丫环一大家子了。所以细细算来,再加上还没变成钱的药材,这钱刘青一个人只出不入地花上一年也不成问题,她也算是个小富婆了。
如今钱有了,但刘青一直想买的琴却还没有着落。刘青托刘大春以及村里人出山时帮买过,但大山近处的小镇,有点生活用品就不错了,琴这东西,还真没卖的。而且如果太贵,刘青也舍不得。她存点钱不容易,这种奢侈品还是等她有钱了再买吧。
夜深人静时,刘青盘算着:这功夫是有了,美貌也及格了,金钱嘛,有能力在,不怕赚不到。
嗯嗯,这要是再来个帅哥,这辈子就齐活了。
真还想什么来什么。
那天刘青从山里回到家,发现家里来客人了。
来人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媒婆廖婶。
“哟,这就是二丫姑娘吧?啧啧,嫩得像把水葱似的,长得可真水灵!”廖婶笑迷迷地上下打量着刘青,又赞道:“听说二丫姑娘可是跟周家大小姐学过字读过书的,还给你起了个大名叫刘青?今儿啊一看,果真跟一般人不一样哩,啧啧,婶子见了都舍不得眨眼了。”
刘青愣了愣,心里警铃大作。这媒婆来家,又不是她家亲戚,如果说仅是来串门,任谁都不信。
太平日子过久了,忧患意识都没有了。刘青日子过得快乐,一直都没想起,十五岁,该到古代女子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就这样结婚生子?像嫂嫂一样,一辈子都呆在这一个地方,作一个井底之蛙,再跟一个目不识丁的男子,生一大堆孩子,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为生计忙活?
不。刘青摇摇头。
上辈子,她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二十五年,临到死前,她发现自己的一生,平淡苍白得都没有什么可回味的东西。
今生,她虽然很喜欢现在的宁静生活,可如果又过得像上一世一样,大概老天都不会同意吧?否则它那么多事搞穿越干嘛?也许放弃这样的生活,她以后会面临种种困难,遭遇种种不幸,但她的一生,能如夜空中绚烂的焰火,摒发出一瞬间美丽的耀眼光彩,那也算她没白穿越这一回!
否则,前院那块大石头倒是长命千岁、亘古不变了,可蹲在那里千年万年,又有什么意思?
过尽千帆后的淡泊和一潭死水般的死寂,毕竟是两回事吧?
□□□□
呜,泠水好感动啊!昨天泠水一天收到的推荐票,比上周一个星期得的还多。亲们,抱抱!这世界还是美好滴呀!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泠水祝各位亲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心想事成、财源广进!
泠水也没别的礼物能送给大家的,今天会发一篇作品相关,以表谢意和祝福,是关于“茶与健康”的。常在电脑前工作或娱乐的亲一定要看哦!
学生下周要考茶艺证了,这两周都在强训,所以泠水这段时间从早到晚的呆在茶艺室里,时间比较紧张。如果可以,元旦那天泠水努力加更一章;到放寒假了,关于茶的一些小知识,泠水会陆续地发到作品相关里去,有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
第五十二章有人来提亲
刘青的主意是早已拿定了的。她打算走出山去,好好看一看历史书上描绘的这个时代;她想走遍大江南北,游一游名川大山,尝一尝这天下的十大名泉;她想在这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时代,让到现在还没有现世的红茶、青茶、黑茶、白茶、甚至花茶,早日吐出它们特有的清香,沁出醇甘的滋味。
如果她是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身无自保之能,那么这些愿望,也就是一个梦想。可日日威力增大的攻击力,招招反复透悟思变的太极拳,让她信心顿生。她这武功,虽不知水平如何,能胜何种敌手,可自保的能力,刘青相信她还是有的。
正沉吟间,只见嫂嫂拍着她的手臂,笑道:“二丫,怎么不跟廖婶见礼?”又对廖婶道歉,“这孩子,可是害羞了。”
“呵呵呵,姑娘家,都如此。有的腼腆的姑娘,一听有人来提亲,羞得躲在房里,任她娘叫都不开门哩。”廖婶笑道,过来拉着刘青的手,又道,“这姑娘,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的,婶子看着都喜欢。难怪你嫂嫂小叔家的牛子念念不忘呢。”
牛子?刘青又一愣。
这人刘青跟秦玉英去她娘家走亲戚时见过,是秦玉英小叔的大儿子,今年也十五了,比她小两个月,那孩子很是老实木讷。刘青今年过年去他家时,呆得无聊,一个人到屋后的林子里溜达,他被派来叫她吃饭,愣是面红耳赤半天不吭声,问他有什么事,他还反过来被吓了一跳,扭身跑了。
就这么一个呆头呆脑正值青春期的老实孩子,还准备当她丈夫?这都什么事啊,刘青哭笑不得。
秦玉英听了廖婶的话,拍手笑起来:“二丫你不知道,我上个月回娘家,牛子那小子,一直在我面前晃来晃去。那时我心里还纳闷哩,平时我回去,那孩子害羞,每次都躲得远远的,今儿怎么老在我眼前晃呢?现在想来,是看上了我家二丫了哩。”又道:“妹妹,牛子你也见过的,那可是个本份孩子,心眼又实,又是一心一意想娶你,你过了门,他一定会好好待你。这么好的人,你可别错过了。”
老牛吃嫩草,我还真没兴趣。刘青心里碎碎念。
不过,不管这次提亲嫂嫂事先知不知道,要想指望她拒绝是想都不要想——那可是她亲亲娘家人,她自然要向着的。刘青要是顾着嫂嫂的面子要再不明言反对,任凭她自说自话地做主定下这门亲,到后面只怕更糟。
当下刘青面不改色地坦言道:“嫂嫂,我不想嫁。”
秦玉英脸上一僵,随又笑道:“哪个女子年轻时都说自己不想嫁呢。”
“是啊是啊,到头来还不都嫁了?这女子啊,哪能不嫁人,在娘家呆一辈子的哟。”廖婶接过话。
“二丫啊,嫂嫂知道你舍不得哥哥嫂嫂,可今年你已及笄了,这女子大了,总要出嫁到别人家去生活。我小叔婶子可是厚道人,牛子又中意你,你嫁过去,就跟在哥哥嫂嫂家一样。”
刘青头痛地揉揉脑门:“这事,我哥怎么说?”
“你廖婶今天来,我们都不知道。不巧你哥今儿一早出山去了,要到明天才能回来。不过没关系,这事啊,只要你点头,你哥那里不会不同意的。”
刘青总觉不对。哪有这么巧,因交通不便,刘大春几个月都不出一次山。今天前脚出山,后脚媒人进门。再看这架式,这事好像还不能待议、等她哥哥回来商量,马上就要她点头“yes”摇头“no”了。她一表态说不想嫁,人家又给她归结为害羞上。如果她真是古代十五岁的小姑娘,只要说声:“这事嫂嫂做主吧。”那即便刘大春回来反对,也无效了。
所以,这事透着邪乎,隐隐有阴谋的味道。
想到这,刘青的头更痛了,不得不郑重声明:“嫂嫂,廖婶,我真不是害羞。按理说这亲事不是我姑娘家该插嘴的事,但我父母去得早,是哥哥嫂嫂把我拉扯大的。这才刚刚能帮家里干活,回报哥嫂的恩情一二,就嫁去别人家去了,我这心里会内疚一辈子。而且我嫂嫂这才又怀上了孩子,小宝也才六岁,正是淘气的时候,家里正缺人手呢。所以,这事我想过两年再提。过两年其实也不晚,我嫂嫂不也是十七岁上嫁给我哥的吗?”
廖婶见秦玉英听了这话后,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忙笑道:“这姑娘啊,再念着亲人的恩情可不也得嫁人?早也是嫁晚也是嫁,终究得嫁。现在不是有这么个好人家看了你二丫姑娘了么?再过两年可不一定遇得上这么合适的哟。”
“廖婶我谢谢您的关心,这两年我是绝不提婚嫁的。两年后遇不上好人家,那也是我命不好,我认了。”
“你……唉,你这女娃子,怎么这么犟呢。”
廖婶正还要说,秦玉英摆摆手止住她:“廖婶,这事就算了吧。今天有劳你跑一趟,到哪天有闲我再去你家谢谢你。今儿你先回去。”
廖婶见秦玉英这样说,讪笑道:“那好吧。”
“趁着我不在家的时候给我妹妹提亲,你什么意思?”第二天晚上,刘青洗完碗出来,听到刘大春房里传来吼声。
“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我哪儿对不起你?我嫁给你八年,每天当牛做马的,给你生儿子,伺候你们一家,对你妹妹大声呵斥都没有。你摸摸良心想一想,我哪点做得不好?你要这样吼我?”秦玉英也怒道。
“你别扯那有的没的。你说说,你小叔家六个孩子,小的才五岁。牛子是老大,你想让我妹妹嫁过去服伺老的、伺候小的,那才叫当牛做马哩。”
“你……我……”
“你什么你,我什么我?你当初还不是看中我家人口简单,我又有一把子力气?你一进门就可以当家作主,又不用伺候公婆。只有一个妹妹,也是个懂事勤快的。是个人都想轻省,这我能理解。现在轮到我妹妹挑婆家了,同样作为女人,你就敢把她说给你小叔家,你还把不把这当成你家?你还把不把二丫当成你妹妹?平日里嘀嘀咕咕说我妹妹吃家里的穿家里的,采药赚了钱却作私房,又埋怨我给妹妹零用钱。我妹妹平时里里外外的做那么多事,你就不说了?她辛苦危险地上山采药,凭什么文文钱都要交给你?你知不知道,那张茶叶秘方,就是我妹妹给我的。没有她,哪有你的好日子过?哼,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秦家人的小九九?不就是看着我刘家现在有点钱了,就想来打我刘家姑娘的主意了?”
第五十三章该让他知道了
刘大春疼妹妹,也心疼妻子。平时秦玉英在他面前有时唠叨刘青的不是,他也嗯嗯啊啊不想多说。女人嘛,难免小心眼,何况她也是为他们小家计算,对刘青也还好,她的抱怨刘大春也就听听就算。可今天这事,实在让他窝火。
“什么叫打你刘家姑娘的主意?叫你这么说,所有的人都别来提亲,才叫没私心?那叫你刘家姑娘抱着钱当一辈子老姑娘去吧!”秦玉英被说得恼羞成怒了。“还有,我声明一句,上个月我回娘家,这事我爹跟我提了一提,我当时就说不合适。今天他们来提亲,我真是不知道。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刘青慢慢回到自己房里,抱膝坐在床上。
提亲这事,迟早都要来的。今天来提,倒是好事,提醒她,该为下一步的打算筹划筹划了。等到明年冬天,一切政治的尘埃落定,她就可以出去了。
现在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趁这一年半,可以好好的作些准备。银两要多备点;衣服也要准备几套——刘青决定出山时女扮男装;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小东西。看来,她得亲自去山外小镇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东西了。
要离开这里,刘青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刘大春一家。他们是这世上最疼爱她的亲人;他们的疼爱,抚慰了她初穿时的忧伤,给了她五年的温暖。刘青早已把这个家,当作了这时空的根。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儿,这里都是她的家,是她的牵挂。
既然打定主意要离开家,刘青觉得,应该到让刘大春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想法的时候了。
第二天吃早饭时,刘春看刘大春一直板着脸不说话,秦玉英也是一付气鼓鼓的样子,便对小宝笑道:“小宝,你看你爹跟你娘像什么动物?”
小宝抬起大眼睛,看看刘大春,又看看秦玉英,然后拍着小手道:“爹爹像一只正打架的公鸡,娘像一只青蛙。”
刘大春瞪了小宝一眼:“你屁股痒了?”
小宝摸了摸屁股,很老实地摇头答道:“没有。”
秦玉英“噗哧”一声笑了。
刘青挟了一筷子菜给小宝,忍着笑道:“哥,你就别生气了。说亲那事,又不是嫂嫂的主意。亲家母、亲家公要她帮忙说话,嫂嫂也为难不是?再说了,有人来给你妹妹提亲,说明咱们刘家和你刘大春的妹妹很不错,这是多长面子的事,哥哥你该高兴才是。”
刘大春说:“面子不面子的,哥哥不在乎。唉,其实这几年,也有不少人来找我打探口风,想跟我们家结亲。要不是妹妹你还小,想提亲的人恐怕还要多哩。嘿嘿,谁也不是瞎子,看看我妹妹,又漂亮又能干,还识文断字,咱家也不穷,多好的条件。不过,这些人我都仔细瞅过,不是贪图咱家富裕,就是那些小子我瞧不上眼。还别说,,这十里八村的,能配得上我妹妹的,还真没有。不过妹妹你放心,你也才及笄,咱不急,哥哥一定给你挑个好人家。”又瞪了秦玉英一眼:“就是没想到,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差点给你秦家人钻了空子。还不给妹妹道歉?”
秦玉英看刘大春瞪她,赶紧低着头道:“妹妹,对不起啊。我爹和我娘叫我帮我小叔家说话,我却不过情面。后来你说要给我和你哥哥多帮上两年忙,嫂嫂我心里感动,觉得好羞愧啊。”过来拉着刘青的手,又道:“好妹妹,你放心,嫂嫂以后比你哥哥还疼你,一定给你找个好人家。”
刘青笑道:“嫂嫂,我真没生气,一家人再别说两家话了,什么道歉不道歉的。”又正色道:“不过,哥哥、嫂嫂,以后我的亲事,我想自己做主。”
刘大春知道妹妹是个极有主意、有见识的,不同于一般女子,甚至比一般乡下男人都强。所以听刘青这样说,倒也不意外,点点头:“提亲的人哥哥先给你把关,别什么歪瓜劣枣的都到妹妹跟前凑。至于最后答不答应,由你说了算。”
“不,哥哥,我昨天也跟嫂嫂说了,这两年内,我不谈亲事,任他是谁也不谈。”
秦玉英听两兄妹说话,一直没插嘴。她对刘大春,那是死心塌地的,她的男人,做事有决断、有担当,是个真男人;刘青也很好,懂事乖巧,勤快能干,也从不多言多语。对于这个小姑子,秦玉英很矛盾——她其实也很喜欢刘青这性格,就是对刘大春特别疼爱妹妹这事,她心里总酸酸的,不是滋味——她可是刘大春一辈子的枕边人,为什么在刘大春的心里,妹妹是第一位的,她秦玉英要排第二?她秦玉英可以受委曲,他妹妹却不行?
所以昨天她小叔家来提亲的事,她虽不赞成,却也不反对——她想早点把刘青嫁出去,省得看着心烦;再说,她娘老子说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刘大春要给他妹妹陪上丰厚的嫁妆,这钱本来是她家的,现在要白给别人,那还不如给她娘家呢。
哪知道昨晚刘大春回来发那么大火,全然不顾她肚子怀着他的孩子。平时刘大春也对她疼爱有加,但遇上他妹妹的事就这个样子。秦玉英心里又委曲又幽怨,可理亏在先,她也不敢再闹。
唉,算了算了,他妹妹的事,就由她兄妹俩自己折腾吧,她以后不插手了,免得落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