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私人中医作者:肉书屋
[重生]私人中医第3部分阅读
”
“嗯,有个事我想麻烦您。”爷爷突然去世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在外多年也不知道当地有没有出名的风水大师。
“你这孩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有事你就直说。”
“我想请您打听一下我们这有名的风水师父,我想给爷爷找个好坟地。”
“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坟地的事你不用操心,你叔叔他们早就看好了。”张秀珍觉得张远这孩子真是好得没话说。
“三姨您听我说,我在接到家里通知前梦见爷爷了,他对那块坟地不满意,说以后会有个猝死的短命鬼埋在他身边,他不愿意。”张远装着一脸为难半真半假的说着。上辈子的确有个不务正业,只知道喝酒打老婆的人到他们村子里做客喝酒猝死。因为没人管,主人家出钱把他葬在了爷爷坟茔边上。
“你这孩子,还是当医生的人呢,怎么相信这些。”
“三姨,梦里爷爷穿的衣服和现在一样,而且叔叔他们也不是专业的风水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认真,且严肃的看着张秀珍。
“那好吧,我让我婆婆帮你打听打听,她就信这些。”张秀珍这回也信了七八分,于是去走廊里打电话了。
李金兰见张远回来都还没跟自己说一句话,就一直跟他三姨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心理不痛快。真是在人家住了几年,就跟自己父母都不
亲了,养不熟的白眼狼。
“小远,回来了怎么只顾和你三姨说话,也不安慰安慰你爸爸。”李金兰语气不善。
“我看爸在忙,怕打扰他。”张远也不恼,他已经习惯了。
李金兰还想说些什么,二叔他们喊的车子已经到了,准备把爷爷的遗体运回去。本来是想用他们家的拖拉机拉回去的,但李金兰觉得晦气,推说等会还要买菜和香烛拉回去。于是张远的二叔张开成叫了专门做丧葬行业的人来搬运。
大姨和二姨现在已经赶去家里的老房屋布置灵堂了,棺木是早就准备好的,但是谁也没想到事情这么突然,墓碑还没准备。于是三叔去了临县看墓碑。
这次负责指挥安排的是在生产队做过书记的大姨父。很快李金兰被安排回去请村里人帮忙,招呼来奔丧的亲戚。虽然张远的弟弟张诚和弟妹已经在家招呼了,但大姨夫觉得那两小的不顶事。张开明去买菜,张远开车载着张秀珍去买香烛。
这样的安排刚好称了张远的心思,最迟后天爷爷就会被下葬,看坟地的事他们也得抓紧时间了。
☆、011
按照小山村里的习俗,家里办红白喜事全村都会帮忙。还要请人念经,请师娘按习俗礼仪主持葬礼,关系比较亲的人还会请舞龙舞狮队表演。张远和张秀珍买了香烛元宝回到家时,家里一副忙碌的景象,村民们已经过来了,杀猪的杀猪,捡菜的捡菜。他们看到张远这个村里的第一位高材生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
张远温和有礼的叫着人,小山村就这么一点没有傲气,也不端架子。村里人更是喜欢,一点也不像他们家老三,养的向城里的小姑娘似的娇娇气气的,才上高中呢就一脸瞧不起人的样子。张远其实很喜欢这个自己长大的小山村,虽然这里总共只有30几户人家,但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距离城市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可惜自己家虽然在这里,但他却像个外人一样。
老屋内的正堂已经布置成灵堂,堂屋正中放着棺材。棺材用两条长凳悬空摆放着,头朝外脚朝内。棺盖半开着搭在棺材之上,透过缝隙可以看到棺材底上铺满了冥币。爷爷已经被打理干净,穿上寿衣平躺在棺木内,脸上盖着一块红布。
棺材前头摆放着香炉、火盆、一盏油灯,据说这盏油灯是为逝去的人指引到阴司的道路的一盏灯,灯灭了逝去的人就会找不路。每个来奔丧的至亲都会到棺材前点上三柱香向着棺材磕头,并烧一些纸钱。
张远把自己买来的含口钱递给自己的父亲,看着他和二叔掀开爷爷脸上的红布。只见爷爷的脸已经出现肿胀、出血,二叔用一块新毛巾把他的脸擦干净,把含口钱放到爷爷口中,然后合上棺材盖。
师娘检查了买回来的香烛、孝布、红线等,又列了张清单让他们备齐。张远他们又出门了,出门前刚好遇上了从学校请了假回来的张燕。她只是不咸不淡的喊了一声大哥就进去了。这时张远才想起来,自己还没见到他弟弟张诚呢。
他们按照师娘的清单买齐了物品。张秀珍接到了婆婆的电话,说风水师父已经给他们找好了,因为大师比较忙,她也是托了人才让大师先帮他们相地的。张秀珍问了大师的联系电话和地址,让张远开车去接人。
听到已经找到了可靠的风水师父,张远松了一口气。这次家里的亲戚来得比较快,听说师娘已经看好了日期,明天就要下葬了。这时李宏文也到了,张远先去接了李宏文,然后才一起去接大师。
李宏文坐在车上知道他们要去请人相地,也没在意。他觉得这是张远孝顺,老人嘛,谁不希望埋
在风水好的地方。
风水大师年龄在五十岁上下,长相很普通,是那种扔在人群众不易让人发现的那种。但他在当地小有名气,甚至还有别的地方的人慕名而来请他看风水。
回到家中,家里除了四姨以外的几位长辈都在,小辈们也差不多到齐了。他们看到张远带了个风水师父回来,倒是没有说什么。李金兰就不乐意了,坟地都看好了,干嘛又多次此一举,听说请个有名望的风水大师可是很贵的。“小远,你这不是胡闹吗?坟地不是已经选好了吗?”
大师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这人是什么意思?他可不是那些江湖骗子,这是什么态度?真是小家子气的女人,要不是自己的好友介绍来的他立即转身就走。张远看大师脸色不好,向李宏文使了个颜色。李宏文会意,领着大师到客厅喝茶去了。张远和李宏文对大师都很尊敬,也很客气,让大师的心情稍好了些。
“爷爷说他不满意”张远把之前和张秀珍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李金兰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也不阻止了。这事不论真假,作为儿女当然是希望自家老父可以葬在好位置,所以也不反对。
一旁的张燕不屑的撇撇嘴,还是医生呢,居然相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事。那是不是他在医院里还要担心撞鬼,真是笑死人了。张远没有错过张燕的表情,眉头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
“小远,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姨父的想法就和李宏文一样,他拍拍张远的肩膀,带着他、李宏文、大师一起到原先选好的坟地四周堪舆去了。
最后大师选了一个离原先选好的位置有些远的地方,大姨父看看周围的环境很是满意,当时就拍板老人家就葬在这了。大姨父在家中的地位就跟张远完全不同了,尽管他不是张家人,但他在张家有着绝对的权威。张家除了张远的父亲守在小山村,其余人都在城里生活,许多事情都得仰仗大姨父帮忙。
张远包了个大红包给大师,开车把大师送回去。到了城里张远要请大师吃饭,被大师婉拒了。大师临走之前看着张远说:“小伙子,看你的面相不好,但又被一股气生生的扭转了,真的是奇怪的命格。”
“那我这是好还是不好?”
“这我也说不上来。”大师摇摇头,这他还真看不出来。
“我知道了,谢谢大师。”
张远从中午忙到现
在还没吃饭,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他和李宏文一起在外面吃了晚饭之后才开车回家。到了家中他看到了一直未见的张诚,原来今天家里会来很多人,他去城里租行李和桌椅、碗筷去了。
这时家里和村里的磨坊都摆满了座椅,村里的磨坊不只是单纯的磨坊而已,还是村里人摆酒席的公用场地。客人们都已经入席,菜也快上完了。张远和李宏文两人现在是腹中有食,于是就去灵堂换了里面的二姨和小表妹去吃饭,换他们两人守着。
今天晚上要有人守灵,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不睡觉的思想准备了。两人默默的看着漆黑的棺木,都没有说话。李宏文想着小时候外公对自己的好,张远则想着今天凌晨做的那个梦。
晚上,张远悄悄塞给师娘一个红包,让她在办理丧事的时候用心一些。依据上一世的记忆,这个师娘还是有些门道的,她能尽心一些有利而无害。师娘笑眯眯的收下红包,现在像张远这样尊敬她们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对于张远的态度她很满意。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她不介意多提点一些。
做完这些张远才觉得轻松了不少,想着明天葬礼结束了,也可以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李宏文看到了张远的小动作,心里更是感动,真是难为远哥了,一个医生为逝去的长辈去接受这些怪力乱神的事。于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012
第二天,一早张远家就开始吹吹打打,院子内那些简易炉灶已是炊烟袅袅,去挖墓|岤的早已经出发。张远洗漱之后给爷爷磕了头,跟在长辈身后忙碌起来。家里的亲戚较多,十里八乡的舞狮、舞龙、蚌壳队都被请了来。几位阿姨、叔叔家里各请了一队,张远出钱让三姨帮忙请了一队,还有其他亲戚请的。零零总总二十多个队伍,场面非常大。
每个队伍都会轮流跳一段,所以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四姨在快订棺时才赶到,她悲伤的伏在棺材变,一个劲的哭泣。师娘连忙把她拉开,眼泪是不能落在棺材里的,不然死去的人就走不了了。
后面的仪式就跟张远记忆中一样,按着当地的风俗走着。等到爷爷下葬之后,张远围着这座新坟茔转了一圈,确保那突额的竹杠不在出现。孝子贤孙添土的时候,他就检查了一遍。
回去之时师娘在每个人的手腕上栓了红线,然后跟在队伍后面叫魂。这样确保大家的魂魄不会被留在这里。回到家,门口点着一盆香,还有一盆香灰水。用香灰水洗过手,夸过香灰盆才能进家门。
因为大家都要上班的关系,跨过火堆时就把孝布放到火里烧了。孝布的灰师娘会让人埋到坟茔边上。
回到家,师娘开始叫魂,她身边摆着许多鸡蛋。每个鸡蛋上都有家里直系亲属的名字。她把鸡蛋放在桌上,撒了一把米,然后挨个给大家叫魂。要是魂叫回来了,鸡蛋就会自己站起来。
大家的都很顺利,轮到张远时那鸡蛋就是立不起来。喊了半天也没反映,师娘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最后是用红线绑在鸡蛋上,又撒了一把米不知念着什么,鸡蛋终于站起来她才松了一口气。
张远虽然对于这些玄学之事抱着敬畏的心态,但也不盲从。上辈子的太多巧合让他对这些更是多了一种谨慎。
葬礼很顺利的结束了,送走了奔丧的亲友,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把家里收拾干净。又累又困的在家里的客房歇息了一晚,这一夜他睡的很沉,感觉身上轻松了不少。
醒来之后更是神清气爽,他打算吃完早餐就回去。张诚的媳妇给大家下了面条,配着咸菜。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张远好久没有吃到家里腌的老酸菜了,扒了一些伴在面条里,很是开胃。
“爸、妈,等会我就准备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
“嗯,你回去的时候先把你妹妹送到学校去。”
“知道了,爸。”
张诚媳妇抱着自己小儿子给他喂面条,听见张远这就要走了开口挽留。“大哥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干脆多住两天呗。”
“是啊,大哥你就多留两天,我给你弄些野味。”张诚对于自己大哥还是很感激的。要是没有大哥,他也娶不上媳妇,儿子说不定也没了。
“谢谢,医院比较忙,等有时间再回来,到时候你可得多给我弄些野味。”张远笑笑,看着自己的小侄子窝在他妈妈的怀里睁着一双黝黑的眼睛,滴溜溜的瞅着他。见到张远看着他,咧嘴笑了。
小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就更他爸爸小时候一样。张诚皮肤很白,属于晒不黑那种。所以从小就白白净净的比较讨喜。他儿子也是如此。对于这个可爱的小侄子,张远还是比较喜欢的。
上辈子张诚是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他媳妇是城郊农村的,长得微胖,皮肤也很黑。张诚的儿子长得像他妈妈多一些,脾气不好哭起来没完没了,而且还有些呆木木的,他不是很喜欢。
“大哥,你开来的那车是你买的吗?”张燕看着自己大哥开回来的车想着一定很贵吧,村里还没有哪家有车呢。城里一般的家庭也买不起车,看来他大哥还是有些钱的。
“嗯。”对于这个妹妹张远的心情很复杂。
“哼,有钱买车,却没钱给你妹妹上学,你这哥哥怎么当的?”李金兰一听不高兴了,自己跟他要钱的时候他还说没有。
“车子是一年前就买的。”
张开明也不赞同的看了一眼张远,沉声说:“小远,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你要学会勤俭,不要学着那些城里人乱花钱,你花那么多钱买辆车在那里用处又不大,这不是糟蹋钱吗?”
“我知道了。”张远觉得眼前的面条没有刚才好吃了,即使放再多开胃的腌菜他也食不下咽。
“说不定是大哥工作需要。”张诚听着不对味,帮着说了句话。虽然他没什么出息,现在的美满生活也全靠大哥,他用了大哥的钱还不起,但为大哥说句话还是可以的。
“算了不说这些了,他爹这次花了多少钱?”李金兰打断话题。
张开明算了算说:“用了三万多吧。”
“怎么那么多?棺材那些不都是提前就买好的吗?”李金兰错愕,她这里总共收到了近两万的礼金,本
想着赚了谁知道花出去的更多。
“医院的急救费,医疗费就差不多花了一万。墓碑也是挑好的买,那个就花了六千八,还有买菜的、请人的零零碎碎就花了这么多了。”
按他们这的习惯,继承家业的人要负责抚养老人,安葬也是要由继承家业的人负责。张远冷眼看着,这次虽然花了不少钱,但亲友们也给了不少礼金。张远想起李宏文悄悄跟他说的,三姨他们每家就给他妈两千。还有其他亲友虽然给的不如自己直系亲友那么多,少说也是几千块钱。
还有自己回来时带了五千,也全部用出去了,请人的钱可全是他给的。按照他妈的性子这是又想从他这里要钱了吧?还真把他当成摇钱树了。
“妈,那我的补课费和学费怎么办?”张燕一听家里花了这么多钱心里也急了,她可是马上就要高考了。
“小远那你可得帮帮你妹妹啊,都是我和你爹没用。”李金兰一脸难过又自责的看着张远。
果然不出张远所料,这是找着名目从自己这要钱呢。“妈,我最近真的没钱。”
“车都开得起,还骗人说没钱。”李金兰生气的大声质问。
“不管怎么说,我现在是真的没钱。你不信我也没有办法,在说高考不是还有两个月吗?”张远按耐住性子,他现在很想转身就走。
张诚拉着自己媳妇和儿子悄悄回房了,这些事不是他能管的。虽然他不赞同李金兰的做法,但跟父母住在一起的他也不会去忤逆父母。
☆、013
张开明一声不吭,默默的坐在一旁,蹙着眉头吧嗒吧嗒的抽着烟筒。张燕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张口想说什么,话在舌尖转了几转又咽了下去。
“你妹妹的补习费还没着落呢?这可叫我怎么办。燕子啊!都是你爹妈没用,没钱给你上学啊。”李金兰带着哭腔,拉着小女儿的手。
“妈,你别难过,我会努力念书的,但是我想上医大。”张燕说着,眼睛不停的往张远身上瞟去,眼底闪过一丝怒意。大哥这么有钱,难道就不能拿出一些来给她上学吗?看看他给二哥的那些,又是礼金,又是敏学的医药费。那些怎么说都比她的学费还多吧,怎么到她这里就没钱了。
张远无声的叹息一声,果然是上辈子欠她们的,这辈子是来还债的。但是就这样轻易妥协了,以后说不定会变本加利。“妈,你不是收了不少礼金吗?你用那些先给燕子交补习费。等她考完试了,学费我在想想办法跟朋友借点。”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良心的,现在就算计着我和你爹的养老钱了。”李金兰不乐意了,她就是不想动那些钱,他们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总得留一些傍身。
“妈,您这话我可担待不起,用您钱的是燕子可不是我,怎么能说是我算计呢?”张远深深的觉得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无力感。“况且,只是让您暂时拿出来救急。”
“哥,你这是什么意思?”张燕生气了,现在是说她算计爸妈的钱吗?父母供自己的女儿上学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意思。”张远觉得自己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厌烦过这个妹妹。张诚用了他的钱,最起码还知道心存感激。而她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像自己欠她的一样。
“小远,你少说两句。你是家中长子,是大哥有什么你也要多担待些。”张开明重重放下手中的烟筒,瞪了张远一眼,认为他的话有些过了。李金兰就算说的有些过了,但她毕竟也是他们的妈。“这件事,就按小远说的办吧。”说完他起身站起来,回房去了。
“可是——”李金兰还想说什么,张开明摆摆手关上房门。
留下三人默默相对,张远看着自己碗里还剩一半的面条,也没了胃口。他先到车上去等着,张燕上车后把她送回学校,两人一路无话,比陌生人还要疏离。接着张远去了李宏文家中。
“远哥,我还以为你是不是不来了呢。”李宏文热情的把他迎了进去
。
“三姨和三姨父在吗?”
“他们去上班了,我也定了下午的机票准备走了。这次来的匆忙,什么也没带来,过几天还会去找你的。”李宏文给张远泡了杯茶,又殷勤的给他削苹果。
“你别忙了,我也准备走了。过来就是想和你爸妈道个别。”
“刚从山上开车下来吧,你就坐下休息会,等会你还要开三个多小时的车呢。”
“你知不知道家里是谁当上市长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听我妈说是你二舅母家的大儿子,是你妈那边的亲戚。就是小时候和你关系还不错的水生哥,但他只是副市长。”
张远有印象了,那是他妈妈那边的亲戚。他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会经常跟在他身后转悠,水生哥和他们年龄悬殊比较大,对他们很照顾。没想到现在居然能有这样的成就,对于农村出来的孩子,已经是很不容易了。